艱難達成脫歐協議還不滿一年,因為北愛爾蘭邊界問題,英歐談判再一次在最後期限倒計時階段瀕臨破裂。“非典型政客”約翰遜9月12日在推特上寫道:“讓歐盟把他們的威脅從談判桌上拿走。”此前兩天,英歐第八輪未來關係談判在倫敦結束,儘管談判並未完全破裂,但歐盟稱雙方互信“已嚴重受損”,正“加緊準備為英國脫離歐盟畫上一個混亂的句號”。
矛盾升溫源自約翰遜不久前提出的一份試圖“改寫”英國脫歐協議的提案。英國政府9月9日公佈的這份“內部市場法案”,推翻了今年1月對歐盟許下的部分承諾,要求英國在脫離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聯盟後,擁有撤銷或修改出口報關和其他出口貨物相關程式的權利,以及北愛爾蘭地區商品繼續不受限制地進出包括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在內的英國國內市場,進而對內收束國內四地的貿易政策權力。
“內部市場法案”引發來自歐盟和愛爾蘭等多方面的強烈反對。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指出,新法案中涉及貨物出口申報和政府援助的部分內容,明顯有悖於約翰遜政府為履行脫歐協議在5月20日公佈的《北愛爾蘭議定書》。根據《議定書》的規定,北愛爾蘭將與英國其他地區一道脫離歐盟關稅同盟,但北愛爾蘭仍需繼續遵守歐盟有關農業和其他產品的規則。這意味著,無論英國與歐盟能否在年底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北愛爾蘭都將留在歐盟單一市場中,從而避免讓英國的北愛爾蘭與歐盟的愛爾蘭共和國之間長達500公里的邊界線變成“歐盟與非歐盟地區”的陸上“硬邊界”。但是,一旦“內部市場法案”生效,英國法院將優先遵循新法律,而非脫歐協議。
約翰遜政府此舉違背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協議,被認為將極大損害英國的聲譽和全球地位。英國《衛報》引述多位法律界人士的話暗示,約翰遜政府在出臺“內部市場法案”的過程中並沒有向法律界尋求相關意見。
“主權和領土完整”是約翰遜手中最大的砝碼。在法案公佈當天的議會辯論中,他一直強調“內部市場法案”將為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之間的自由貿易提供“法律上的確定性”,“是英國經濟政治完整性的基本保證”。正是因為這個立場在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正確”,英國下議院9月14日進行激烈辯論後,最終還是以340票比263票的結果二讀通過了該法案。
約翰遜用此舉刺激歐盟神經,並不完全是臨時起意。尚未完全控制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由此引發的經濟和就業危機,正在持續吞噬保守黨作為執政黨岌岌可危的聲望。約翰遜本人在感染新冠病毒病癒後,同時承受著來自工黨和獨立意願強烈的蘇格蘭民族黨的雙重夾擊。一直希望在各方施壓中尋找到折中方案的英國,沒能在“後脫歐”時期贏得自己所期望的話語權,不僅在公平競爭環境、英國水域捕魚准入、北愛邊界、未來協議規則框架四大對歐談判核心問題上未見任何進展,在中美摩擦等更廣泛國際背景下,也日益喪失戰略自主的主動權。綜合以上因素,約翰遜在此時大力鼓吹“拿回主權”的概念,既有挽救執政基礎之意,也有轉移國內民眾注意力之嫌。加之英國在9月11日宣佈與日本原則上達成《英日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在一定程度上,英國希望此舉成為後續貿易談判的推動力。據瞭解,除了日本和歐盟,英國目前還在與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多國同時展開貿易談判。英日自貿協定的原則達成,也為英國鎖定了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入場券,讓約翰遜在作出其他決定時更多了一份底氣。
分析普遍認為,凌駕於脫歐協議之上的“內部市場法案”想要順利闖關英國議會上議院,進而獲得最終透過,阻力非常大。在英國國內,包括前保守黨黨魁邁克爾·霍華德在內的多位上議院議員已明確表態反對,另有5名前首相公開就法案內容提出質疑。分別來自保守黨和工黨的兩位前首相梅傑和布萊爾在9月13日出版的《星期日泰晤士報》上聯合撰文稱,約翰遜領導的政府行為“不負責任,在原則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中也是危險的”。另一位前首相卡梅倫表示,英國政府目前“更宏大的前景”應該是努力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盡力保持脫歐協議的完整性。英國之外的反對聲音更加強烈。歐盟警告稱,如果約翰遜在9月底之前不放棄相關主張,歐盟將採取法律行動。
觀察人士認為,考慮到當前的世界局勢,約翰遜此次類似於“毀約”的舉動,至少觸動了國際社會的兩條敏感神經:一是英國此舉被視為隨意破壞國際規則;二是解決分歧應努力維繫談判氛圍而非強行“脫鉤”。更何況,即使英國脫歐已成定局,但各方普遍認同英歐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絡,英國自己也無法否認自己永遠是歐洲的一部分。因此,連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日前也警告稱,若約翰遜政府故意違反脫歐協議,美國國會將不會批准本就進展緩慢的英美貿易協議,因為英國未來會因此陷入更大的不確定性之中。英國《金融時報》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吉丁·拉克曼日前批評說,“倫敦的政治氣氛歇斯底里,與世隔絕。”
如果英歐不能在今年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結束前達成包括貿易協議在內的未來關係協議,雙方將回到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重新實施邊檢和關稅,貿易成本將大幅增加。考慮到需要為英歐雙方議會進行固定流程留出時間,約翰遜強調,若不能在10月15日前達成協議,英國將接受“無協議脫歐”,這對於英國來說是一個“好結果”。《紐約時報》評論指出,約翰遜現在的表態與他本人去年年底極力推崇“無協議脫歐”時一樣缺乏根據。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事件走向更多地取決於英國。面對歐盟在幾大核心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以及希望進一步就標準和規範問題與英國進行協調的訴求,約翰遜想要真正達到止損目標,需要作出比“內部市場法案”提出前更大的妥協。不過,英國廣播公司政治編輯勞拉·昆斯伯格直言,約翰遜政府讓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雙方達成交易的機會空間在逐漸變小。
但這並不意味著英歐貿易協議談判破裂已成定局。約翰遜不會沒有注意到,在“內部市場法案”提出後近一週內,英鎊已有貶值至與歐元平價之下的趨勢。另有英媒報道,約翰遜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話時解釋稱,變化是“有限的”和技術性的,這被解讀為約翰遜在最後關頭對歐盟的技術型施壓。目前,英國首席談判代表弗羅斯特與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已確認雙方新一輪會面和談判將在下週繼續進行。“外界都期待著他們願意各退一步。”《紐約時報》評論說,否則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局面走向“大爆炸”,而那必將是雙方都不願看到的。(馬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