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發展至今已經算是一個十分成熟且龐大的體系,各種派系百花齊放,產品亮點層出不窮;不過汽車的和核心競爭力歸根到底還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的三大件表現。
但隨著汽車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產品選擇日漸豐富,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為了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有些車企卻腦洞大開喜歡在一些稀奇古怪的點子上做文章,很多配置看上去不僅更加高階而且還非常有科技感,但實際用起來真的實用且便捷嗎?
隨著汽車開始步入科技化和智慧化時代,無論是車輛功能上還是設計上都多多少少會向科技感看齊,而最能突顯科技感的設計,就是車內螢幕。自從特斯拉開啟了中控大屏的時代後,越來越多車型都加入到了這場“螢幕競賽”裡,拼的就是誰的螢幕大;如今在不少車型的宣傳中都能看到關於螢幕以及全液晶儀表的尺寸就是最好的證明。
除了螢幕大外,螢幕數量的多少也是車型之間比拼的專案,從最開始的中控屏,到全液晶儀表,再到後來的空調觸控面板、副駕駛螢幕、後排顯示屏,各種花樣層出不窮,但在突顯車輛高階感和科技感的同時,這些螢幕也帶來了許多用車方面的問題。
首先在螢幕的使用上,由於市面上大多數車型都採用了觸控屏的設計,因此在多次操作後必然會留下難看的指紋,而且息屏情況下指紋問題尤為明顯,不僅不美觀,還需要經常保養擦拭。
而且車輛本質上還是一種出行工具,車內螢幕更多還是充當豐富其功能性的作用,例如全液晶儀表能夠與中控屏實現聯動顯示導航與自動駕駛資訊的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像集成了空調功能調節的螢幕在駕駛途中並不利於駕駛員盲操,並且不少車主也反饋過關於車輛螢幕反應遲鈍、觸控不靈敏等缺點,而且一旦出現螢幕故障或失靈導致一些車輛功能無法調節的問題出現也會影響行車安全。
隨著變速箱的逐漸發展與進步,變速箱在檔位上也開始逐漸往高處走,以AT變速箱為例,早些年不少車型還在使用4AT和6AT,而現在市場上AT變速箱的選擇越來越豐富,有6AT、8AT、9AT甚至是10AT。
變速箱檔位數越多,意味著換擋時候動力銜接也就越平順,其帶來的頓挫感就更小,而且由於其動力銜接更為平順的特性,也能夠保持發動機的轉速區間更為穩定,因此帶來更好的油耗表現。現在市面上搭載10AT變速箱的車型不在少數,凱迪拉克CT5、福特探險者、雷克薩斯LS等,而搭載8AT和9AT的車型更是不少,像奔騰T99、長安CS75 PLUS等15萬左右的國產車型,也已經匹配了8AT變速箱。
但對於一款家用車而言,真的需要這麼多檔位數的變速箱嗎?檔位越高確實能夠帶來更好的平順性以及燃油經濟性,但這也意味著變速箱的體積更大且生產成本更高,更復雜的結構也意味著後期更容易出現問題以及維護成本更高。並且變速箱的實際表現也與後期調校脫不了關係,一些技術儲備並不豐富的車企對於變速箱的調校上甚至還有所欠缺,也容易導致車輛在使用上變速箱響應和換擋速度慢的問題。
其實就現階段的汽車產品來說,一般的A級車甚至是更低端的產品6AT變速箱完全能夠滿足使用需求,像B級等更高階的產品型別也大多在採用8AT和9AT,而更高的10AT變速箱現階段大多鋪設在豪車領域。對於AT變速箱的選擇上,有條件的話儘量考慮搭載愛信、採埃孚、通用系的變速箱產品,而相對而言CVT變速箱雖然承受的扭矩有限,但本身有著技術成熟和省油的優點,也沒太大調校難度,因此除了AT變速箱外,CVT變速箱也深受國產和合資品牌的青睞。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點外,現在不少車型也喜歡在一些功能性配置上做文章,並且透過這些配置想辦法給產品增加一些賣點。例如像小鵬G3車頂攝像頭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但同時也不排除一些車型宣傳的亮點配置十分雞肋的存在。例如哪吒U車型上就搭載了號稱“透明”A柱的設計,透過在A柱上植入OLED柔性屏,配合上哪吒汽車的AR-View系統,能夠解決A柱視覺盲區的問題。但以日常駕駛而言,A柱對駕駛者的視線阻擋微乎其微;並且這項系統也不排除會有顯示延遲的可能性,過分依賴“透明”A柱也容易導致誤判。就本質上而言,這項技術的噱頭遠大於實用性。
而早前比亞迪也有購買宋Pro等車型時,廠家還會免費贈送一個麥克風,滿足駕乘人員隨時隨地K歌的需求,同樣屬於噱頭大於作用的產品。
從本質上來說,汽車在國內大多還是被視為代步工具,那些花裡胡哨的配置雖然乍一看非常吸引人也很有新鮮感,但隨著新鮮感過去也就成為了一種可有可無的配置。買車時比起去關注這些功能性配置,倒不如關注一下車輛的安全性、穩定性、動力表現、油耗水準等方面。
而站在廠商的角度,比起在一些小地方下功夫,倒不如在三大件質量、車機系統人機互動表現上做文章,尤其是對於起步較晚的國產車企而言,在缺少口碑和技術儲備的情況下,更應該在核心技術等方面拿出成果。
就上面說到的幾項中,像用螢幕堆科技感、採購更高檔位且更高定位的變速箱產品,以及一些花裡胡哨的車輛配置,都能在如今的國產車型中找到。以目前的國產汽車領域來看,三大件的技術積累也僅在發動機領域小有成就,變速箱、底盤等方面仍存在空白,比起追求技術上的突破,反倒將研發成本投入在所謂的高科技配置上,難免顯得有些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