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消防衛士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姚雨璘、謝昊、吳文詡)故宮太和殿前開闊的廣場上,消防員全副武裝,手中的水槍筆直地射向天空。降下的水霧遠遠避開宮殿的紅牆黃瓦、飛簷翹角,像是存在一層無形的“金鐘罩”。

紫禁城的消防衛士

  11月5日,故宮特勤消防站的消防員在故宮內負重訓練。 新華社記者張晨霖 攝

  26歲的北京市天安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故宮特勤站消防員鄭浩介紹,為了防止水流壓力突破建築承重極限,同時避免打落琉璃瓦等文物,故宮的消防演習格外“溫柔”,往往需要經過多次精確的事前測量和踩點。

  “紫禁城已經跨過600年曆史,就像人的身體,隨著年齡增長,機能不可避免地降低,因此需要我們好好保護。”鄭浩說。

  故宮建成於1420年,曾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1987年,故宮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各國遊客所仰慕神往。

紫禁城的消防衛士

  11月5日,故宮特勤消防站的消防員在故宮內訓練。 新華社記者張晨霖 攝

  這座人類文化遺產同時也是巨大的可燃物,歷史上曾多次發生令人扼腕嘆息的火災。原位於延禧宮內的靈沼軒,曾是故宮唯一一處西洋建築,在清朝一次火災中被燒燬,現僅存部分遺蹟。

  “‘賊偷一次不窮,火燒一把精光’,故宮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故宮特勤消防站政治指導員蔡瑞說,以前出火警時最大的追求是快速地把火滅了,在故宮則需要把所有工作做在前面,防患於未然。

  故宮大小宮殿數十座,房屋數千間。早在明清時期,宮內就有“春除草、夏注水、秋清葉、冬鑿冰”的防火傳統。如今這套承載古代智慧的消防體系仍為消防員們所用。

  春秋兩季,消防員會對各宮殿屋頂及院落的雜草、落葉及時進行溼化和清理;夏季,未開放區域的防火缸內注滿了水,是撲救火災的“第一桶水”;冬季,金水河結冰後,每隔數米鑿出冰窟窿,確保危急時刻可以就近取水。

  “明清兩朝防火意識還是非常高的,但當時的防護措施大多是風水學寓意上的防火,沒有真正的效用。”鄭浩介紹,“比如文淵閣以黑色瓦片覆蓋建築,是因為在五行當中黑色對應水。還有過去避雷靠屋簷上的一對脊獸,因為它們取形於雷震子。”

紫禁城的消防衛士

  11月5日,故宮特勤消防站的消防員夜間在故宮內巡邏。 新華社記者張晨霖 攝

  如今,藉助煙感攝像頭、紅外攝像頭以及避雷針等自動監測裝置和技術,故宮博物院已形成一套可供日常監測的大資料系統,針對雷雨天氣等可能導致火情的隱患有針對性地提前準備、實時監控,防火效率有了質的提升。

  為了不漏死角,消防員還進一步將故宮細分為10個區域、55個單體,每天分割槽域檢查消防設施,記錄漏水、生鏽等情況。每位消防員對故宮的建築佈局和行車路線更是如數家珍,透過每天的例行訓練,確保能夠在揹負消防水帶、空氣呼吸器等裝置的情況下,以最快速度跑步前往失火地點。

  一年到頭,消防員們24小時駐勤備戰,與故宮朝夕相伴,即使請假外出也必須在宮門關閉之前歸隊。在後廚,炊事班禁用明火做飯,只允許使用電熱鍋,處處為這座古老文化寶庫的安全著想。

  基於這樣的嚴格管理,消防站入駐故宮50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努力確保故宮消防安全萬無一失。

  “我們的50年在故宮600年的歷史長河中實在短暫,我們都始終保持對它的新鮮感和敬畏感。”蔡瑞說,“透過我們的工作讓它在歷史的一瞬中不受傷害,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和成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69 字。

轉載請註明: 紫禁城的消防衛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