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新能源頻道原創]
2020年註定是要被銘記的一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小的衝擊,汽車行業也是如此,不但有些新車跳票,已經發布的車型也可能會延期交車,所以大家對2021年更加期待和憧憬。作為走在風口浪尖的新能源車型,他們在2021年將會為消費者們帶來哪些產品?今天編輯就為大家帶來6款我們最為期待的新能源車型。
在新能源車領域,自主品牌的表現一直比較搶眼,在這次我們期待的6款新能源車型中,其中不乏傳統車企比亞迪帶來的秦PLUS;另外還有新勢力造車零跑帶來的C11;領克在燃油車方面的做得風生水起,這次推出的ZERO車型則是他們首次試水純電動車領域,亮點頗多,令人期待。特斯拉Model 3的持續熱銷,也帶熱了Model Y車型,正式公佈售價後,頗具價效比;ID.4作為大眾首款國產MEB平臺的電動車,偏愛合資品牌的消費者不容錯過;最後則是本田CR-V的插電混動版,雖說是混動車型,但在技術成熟度方面值得肯定,對於有旅程焦慮的朋友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車型名稱:特斯拉Model Y
期待理由:加大版本的Model 3,空間更實用,乘坐更舒適。
Model Y是特斯拉國產的第二款車型,定位於中型SUV,它和Model 3共用平臺,兩者的零部件通用率高達75%,從外觀上也不難看出兩車之間的相似之處,兩者的設計風格也趨於類似。不過作為一款SUV車型,Model Y特別提高了車身高度,尤其是尾部,可以看到Model Y整體加高了很多,能夠提供更加充裕的行李廂空間。
Model Y是特斯拉推出的首款中型純電動SUV車型,其外觀設計延續了Model 3的設計語言,如果只看前臉,你甚至很難一眼分辨出它和Model 3的差異。
Model Y採用封閉式的進氣格柵,這也是電動車慣用的設計方法。相比Model 3,Model Y的車頭會顯得更高,所以看起來更加威武。
車燈結構看起來和Model 3如出一轍,燈源方面將會使用LED燈組。
車身側面,Model Y作為一款SUV的特徵更加明顯,它的長寬高分別為4750/1921/1624mm,軸距為2890mm,這個資料相比自家的Model 3要大,和賓士GLC轎跑SUV更加接近。
特斯拉Model Y車身尺寸對比 | |||
特斯拉Model Y | 特斯拉Model 3 | 賓士GLC轎跑SUV | |
長 | 4750mm | 4694mm | 4731mm |
寬 | 1921mm | 1850mm | 1890mm |
高 | 1624mm | 1443mm | 1606mm |
軸距 | 2890mm | 2875mm | 2873mm |
行李廂空間 | 1919L(後排放倒) | 425L | - |
來到車尾,Model Y作為運動型SUV,它的設計基本上就是Model 3的加高加厚版,線條基本一致,但Model Y的尾部會更高一些,這也會帶來更好的實用性,尤其是在行李廂方面。
Model Y的內飾與Model 3一脈相承,採用了顛覆傳統的無儀表盤設計。傳統車企正在比拼誰的螢幕多,特斯拉卻返璞歸真,全車只使用一塊15英寸的中控屏。
配色方面,目前根據官方網站來看,只有一種黑色可選,但整體配置還是讓人滿意的,尤其是對於北方消費者,標配前後排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等。
雖說內飾設計非常簡潔,但15英寸的中控螢幕可視效果還是非常出色的,同時車輛功能的設定也融入其中。當然在必要時它可以充當為一個瀏覽器,方便車主在車內上網檢視資訊。
和Model 3一樣,Model Y也配備了全景玻璃天窗,頭部空間會更充裕,視野也會更開闊。
配置方面,Model Y擁有4個USB介面,方便為車上的每位乘客的電子裝置進行充電,當然手機無線充電也是不可缺少的。音響方面Model Y也沒有疏忽,Model Y的高階音響系統擁有14個揚聲器、1個低音炮以及2個功放,想必音響效果也是非常出色的。在空調方面,Model Y配備了高效微粒過濾器(HEPA)和生物武器防禦模式。駕乘人員在車內時,HEPA空氣過濾系統能有效阻止空氣中的花粉、細菌及其他汙染源進入車內。
空間方面,Model Y在尺寸方面佔有明顯優勢,所以整體的空間表現相比Model 3更出色,尤其是在後排的舒適性方面,不僅座椅靠背角度可以調節,同時地板空間也進行了最佳化。
圖中體驗者184cm,將座椅調至最低後,頭部還有一拳空間的距離。
相同體驗者來到後排,保持前排座椅不變,此時後排的頭部有4指的空間,腿部為一拳空間,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的乘坐需求。
值得關注的還有後排地板的設計,整個非常平整,同時為了讓中間乘客乘坐得更為舒適,腳部進行了最佳化,空間更大,放下44碼的鞋子依舊有很大的餘量。
後排座椅的靠背也能進行一定角度的調節,進一步提高後排乘客的舒適性。
作為一款SUV,Model Y在行李廂方面有著天生的優勢,官方給出的資料為1919L。後排座椅支援4/2/4比例放倒,在運載較長的物品時,例如魚竿或滑雪板時,只需要把中間座椅摺疊即可,兩側依舊可以座人,實用性更佳。
Model Y還配備了電動尾門,關閉更方便,適合個子不高的消費者,動作也會變得更加優雅。
行李廂側面還有一鍵放倒座椅的快捷鍵,這樣在我們搬運大件物品時,就不再需要再去後排摺疊座椅了,非常方便。
與Model 3一樣,Model Y在車頭的位置同樣提供一個行李廂空間,內部有部分配件,目測放下一個登機箱沒有問題。
動力方面,國產Model Y將搭載兩臺驅動電機,位於前軸的感應非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137kW(186馬力),位於後軸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180kW(244馬力)。
長續航版百公里加速時間為5.1s,Performance高效能版則僅需3.7s。電池組方面將配備容量為77kWh的三元鋰電池組,電池能量密度為161Wh/kg。
續航方面,國產Model Y提供兩種續航里程版本,其中長續航版續航里程為594km,Performance高效能版的續航里程可達480km。
自動輔助駕駛方面,Model Y標配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如果想選擇完全自動駕駛選裝包,則需要多花費6.4萬元進行選裝。
車型小結:Model Y更像是Model 3的加大號版本,在技術和效能上方面沒有質的突破,但增加的體積讓它在舒適性和實用性方面都提升了不少。值得關注的還有自家的Model 3,在特斯拉公佈Model Y售價的同時,Model 3高效能版的價格也進行了調整,33.99萬元的價格與入門的Model Y完全相同,那麼您會怎麼選呢?是要效能還是實用性?
比Model 3更實用:特斯拉Model Y
車型名稱:比亞迪秦PLUS
期待理由:DM-i超級混動技術,滿電滿油狀態下可行駛超過1000km。
作為比亞迪首款超級混動轎車——秦PLUS,它被寄予厚望的,肩負著實現銷量再增長與擴大品牌力的重任。為此它採用了最新的家族式Dragon Face設計語言,同時在動力方面搭載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壓縮比高達15.5,熱效率高達43%,百公里油耗低至3.8L,滿電滿油狀態下可行駛超過一千公里的里程,這樣的成績大家覺得對得起它“超級混動”的稱號嗎?
秦PLUS採用八面龍吟前臉設計,以超大尺寸的進氣格柵營造出氣吞山河的磅礴氣勢,這帶來不俗的視覺張力與衝擊感。不難看出,秦PLUS在漢DM身上汲取了不少設計元素,帶來更高階的視覺效果。
秦PLUS前進氣格柵設計樣式與漢DM基本保持一致,點陣式裝飾、亮黑色包圍裝飾件以及上方粗壯鍍鉻格柵鑲嵌車型標識等,都如出一轍。
以“箭羽”為設計靈感,刻畫出如箭羽般凌厲之態勢。在燈光方面,秦PLUS採用了LED作為燈源。
值得一提的是,秦PLUS配備了手機NFC車鑰匙,將手機貼近主駕駛位外後視鏡附近即可解鎖車輛,省去了鑰匙解鎖的繁瑣步驟,實現現代智慧科技下的便利出行體驗。
明顯的折角腰線塑造出靈動的車身姿態,透過型面設計帶來更出彩的光影效果,整體呈現出年輕動感的視覺感。車身尺寸方面,目前尚未披露,但官方將它定位在“A+級”,以填補秦Pro和漢車型之間的市場空缺。
車尾以平直線條勾勒出層次分明的造型設計,強化了橫向視覺寬度,行李廂蓋上的小鴨尾式設計也帶來了幾分運動觀感。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樣式的貫穿式LED尾燈採用龍爪設計元素,帶來不俗的視覺效果,也與前大燈形成呼應。
多輻式鋁合金輪圈造型精緻且動感,呈現出不錯的設計美感。與輪圈相匹配的是規格為235/45 R18的馬牌EcoContact 6系列輪胎,主打經濟性與靜謐性。
秦PLUS運用橫向寬抱式內飾設計,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以“藍天映照流水”為靈感設計而成的水天一線中控臺裝飾條不僅讓內飾更顯立體,同時也帶來了橫向視覺的延伸感。同時,秦PLUS還提供了行雲藍、流水棕兩種內飾配給消費者選擇。
秦PLUS的皮質方向盤手感厚實,在材質用料上也頗顯誠意,皮質手感細膩,同時八字縫合法的工藝使用也讓皮質包裹更為平整。金屬裝飾件也採用了紋路設計,體現了秦PLUS的高階感。此外,多功能按鍵的功能區分也十分清晰明瞭,左邊主要是駕駛輔助功能,右邊則是車機功能的控制按鍵。
秦PLUS搭載12.8英寸懸浮旋轉中控屏,顯示效果與頁面UI都值得稱道。內建DiLink 3.0智慧網聯絡統,這套系統大家也比較熟悉了,影音娛樂功能可謂是應有盡有,還支援負一屏與分屏顯示,人性化與便利性十足。語音控制模組來自科大訊飛,支援模糊語義、童聲識別及多人互動等功能,識別率高,響應速度也足夠快,使用體驗還是相當不錯的 。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為180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將座椅調整到適合坐姿後,頭部擁有四指的空間餘量。
同一體驗者坐進後排,並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變,頭部擁有一指的餘量,而腿部則擁有兩拳左右的空間餘量。
行李廂內部較為規整,儲物能力表現可圈可點,行李廂右側還設有網兜,方便放置一些較為細碎的物品。後排座椅支援按比例放倒,能夠提供更為出色的儲物能力。
眾所周知,比亞迪對DM混合動力技術進行了戰略細分,DM-p主打效能,而DM-i超級混動技術則是主打“超低油耗”。秦PLUS作為DM-i超級混動技術下的首款車型,百公里油耗低至3.8L,滿電滿油狀態下可行駛超過一千公里的里程,它所交出的答卷似乎沒什麼好挑剔的。
秦PLUS搭載的是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它也是DM-i超級混動技術的核心部件之一,具備阿特金森迴圈、15.5高壓縮比、EGR廢氣再迴圈系統以及分體冷卻技術等,熱效率高達43%。
車型小結:外形方面,秦PLUS除了延續了比亞迪家族的設計元素,還進行細節差異化設計與最佳化處理,傳承了家族特質形成品牌辨識度的同時,也讓自己更迎合市場潮流的趨勢。動力方面,秦PLUS搭載的全新DM-i超級混動技術是最大亮點所在,百公里油耗低至3.8L確實是讓人非常的驚喜。以比亞迪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強大口碑作為背書,我們非常期待秦PLUS的市場表現。
超級混動轎車:比亞迪秦PLUS
車型名稱:零跑C11
期待理由:不足20萬,擁有600km續航+四驅+28個感測器 。
零跑C11首次亮相於去年的廣州車展,是一款定位於中型的純電SUV,補貼後售價為15.98萬-19.98萬元,NEDC工況下續航里程分別對應為600km、550km以及480km,並有單電機和雙電機兩個版本。同時零跑C11還標配28個感測器和兩顆凌芯01智慧駕駛晶片,價效比可以說是非常出眾。
零跑C11採用電動車慣用的封閉式進氣格柵,但前臉設計並不單調,得益於翻折的型面和貫穿式燈帶,刻畫出豐富的層次感,整體給人較強的科技感和辨識度。前包圍位置為進風口,沒有誇張的造型,保留了功能性和實用性。
矩陣式前大燈由三條LED光源組成,內部結構精緻,上下分成兩層光源,視覺效果豐富。大燈之間還有一條貫穿式燈帶,點亮後非常引人注目,辨識度很高。
側面設計比較圓潤,這種飽滿的線條使車輛看上去更有親和力,上揚的腰線則增添了幾分運動感。零跑C11的長寬高分別為4750/1905/1650mm,前後懸較短,軸距達到了2930mm,優勢比較明顯,所以我們對內部空間的表現非常期待。
零跑C11雖然取消了概念車上對開式車門的設計,但卻擁有無框式車門,這在轎跑和獵裝車上比較常見,但在SUV車型中還是非常另類的。
車尾圓潤的造型與整車風格相呼應。貫穿式尾燈是整個尾部的亮點所在,尾燈也保持了圓潤的造型,圓角矩形形狀的尾燈搭配筆直的貫穿燈帶,營造出更具活力的風格,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審美。需要注意的還有後車窗雨刮,它隱藏在上方擾流板內,這沒有破壞尾部的整體感。
零跑C11採用了20英寸多輻式運動輪圈,輪胎則使用了馬牌UltraContact UC6 SUV,規格為255/45 R20 V,輪胎效能較為均衡,側重安全和舒適,應對城市工況比較得心應手。
內飾方面,無論是用料還是做工都較前兩臺車有了不小進步。中控臺使用大量軟性材料,以提升了車內的質感,儀表、中控、副駕娛樂屏三塊大屏增加了內飾的科技感,鍍鉻件以及木紋飾板的應用增強了細節處的精緻感,整體上呈現的視覺效果相當不錯。
零跑C11的三連屏由儀表盤、中控臺和副駕駛前方的三塊螢幕組成,尺寸分別為10.25英寸、12.8英寸和10.25英寸。其中中控臺和副駕駛螢幕支援獨立的藍芽和語音控制,因此前排乘客可以在互不干擾的情況下欣賞娛樂節目。
動力方面,豪華版和尊享版採用電機後置後驅佈局,最大功率200kW(272馬力),最大扭矩360Nm,百公里加速7.9秒。其中豪華版電池容量76.6kWh,NEDC續航480km;尊享版電池容量90kWh,NEDC續航600km。四驅版總功率400kW(544馬力),總扭矩720Nm,百公里加速4.8秒,使用90kWh電池,NEDC續航里程550km。
零跑C11配備兩顆凌芯01智慧駕駛晶片,標配28個感測器,其中有10個車身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和一個人臉識別攝像頭。值得一提的還有零跑C11將搭載Leap Pilot智慧駕駛輔助系統,目前已經具備了L3級的智慧駕駛的硬體基礎,後續透過OTA升級可到L4級別。
車型小結:在經過前兩款車型試水後,零跑C11的表現可以說是更加成熟。外觀設計延續了概念車的造型,在動力和續航方面達到了同級車型中的中上等表現,同時輔助駕駛能力也是目前主流水平,總的來看是一款頗具實力的產品。
20萬元最具價效比:零跑C11
車型名稱:領克ZERO
期待理由:續航將突破700km,百公里加速時間將小於4秒,配備空氣懸掛
作為領克汽車釋出的首款純電動汽車——領克ZERO concept定位於純電豪華轎跑車,基於SEA浩瀚架構打造(不知道SEA浩瀚架構?點選下圖瞭解),所以在誕生之初它就有著很多先天優勢,例如以電池為中心,有著50:50 重量分配,採用專屬的高效能純電底盤,續航將突破700km,百公里加速時間小於4s,同時還配有空氣懸掛。
外觀方面,領克ZERO concept採用了非常有辨識度的家族設計語言。細節能看到,新車前臉採用了分體式大燈,前包圍造型非常動感,並且還設計了通風孔,提升了前臉的運動氣息。
在外觀設計方面,領克ZERO concept採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雖說算不上驚豔,但整體視覺效果依然富有新潮、時尚氣息,並且有著很高的辨識度,一眼就能讓人知道是領克家族車型。前臉部分比較搶眼的是誇張的下包圍造型,不僅營造出了濃郁的運動氛圍,並且經過空氣動力學設計,能夠帶來一定的“破風”效果。配合著機蓋上隆起的線條,使前臉看上去更具運動感和肌肉感。
側面來看,新車整體造型同樣動感十足,充電口被設計在翼子板上,此外還配備了隱藏式門把手和造型動感的旋風式輪圈。
車身側面造型比例協調,將近3m的軸距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車內空間表現,同時也讓車側看上去更加修長和動感。車門處透過巧妙運用線條和曲面,營造了更加富有立體感和力量感的視覺效果。車身尺寸方面,領克ZERO concept長寬高分別為4850/1980/1530mm,軸距達到2999mm。相比於前臉造型,領克ZERO concept的車尾設計更加新穎,和家族其它車型區別更加明顯。車尾整體看上去飽滿而不臃腫,配合著後擾流板以及行李廂蓋的造型,營造出了濃郁的轎跑視覺效果,當然也更加迎合當下大多數年輕消費者的審美喜好。
尾燈組採用了貫穿式設計,實際點亮效果非常漂亮和細膩,另外車尾中央的“LYNK&CO”Logo同樣可以點亮,相互配合之下,使車尾的整體視覺效果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領克ZERO concept的四個門把手均為隱藏式設計,能夠在起到降低風阻的同時,看上去也更加豪華和富有科技感。根據之前公佈的新聞,領克ZERO concept量產車的風阻值僅為0.23,常見的轎車空氣阻力系數在0.3左右,雖然數值的絕對差值並不高,但實驗資料表明,空氣阻力每降低10%(即0.0幾個點),能耗將降低7%。
在底盤懸掛方面,領克ZERO concept將配備全自動空氣懸掛,可將離地間隙在150-220mm範圍內全自動調節,從而能夠針對於不同的駕駛環境和路況,讓車輛在駕乘舒適性以及操控感受方面得到一定的兼顧。
而基於浩瀚架構“不做無聊的智慧電動車”理念,領克ZERO concept量產版已經在中汽中心鹽城汽車試驗場完成了動態測試。據官方稱,在麋鹿測試中,領克ZERO concept量產版展現出精準的轉向,整個過程車輛的指向性、循跡效能表現優異,透過麋鹿測試的最高時速大於80km/h,已達到了高效能跑車的水準。在加速測試中,領克ZERO concept量產版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將小於4秒。
領克ZERO concept具備了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可提供全場景、全週期FOTA;全新搭載的AI夥伴功能,還會讓旅途充滿智慧互動的樂趣。
車型小結:SEA浩瀚架構的釋出,對於吉利來說,無疑是又一次創新與變革能力的展示,對於使用者來說,也將為大家的未來出行,帶來更加智慧和便捷的體驗。領克ZERO concept作為浩瀚架構下打造的第一款作品,在空間、三電、智慧、自動駕駛、安全、效能六大領域都有著全新突破,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領克ZERO concept將延續領克品牌一貫的叫好又叫座表現。
能否叫好又叫座:領克ZERO
車型名稱:一汽大眾ID.4 CROZZ
期待理由:大眾品牌良好口碑,預計售價25萬以內,續航里程555km
說到大眾,大家肯定會想到它深耕中國市場多年來建立的良好口碑,但在電動車領域大眾卻一直沒有拿出像樣的車型,這一局面或許會隨著ID.4的問世而改變。ID.4源於大眾MEB電動平臺打造,完全不是之前的“油改電”車型,所以無論是在設計還是續航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國產後的ID.4依舊採用了雙車戰略,命名分別為一汽大眾的ID.4 CROZZ和上汽大眾的ID.4 X,目前上汽大眾透露的該車起售價有望在25萬元內,考慮到一汽大眾的ID.4 CROZZ更遵從於海外版的設計,我們今天就著重聊聊它的表現。
大眾ID.4 CROZZ繼承了海外版ID.4的整體設計,只是在細節處(例如牌照框、飾條)進行了些許調整。ID.4 CROZZ取消了傳統的進氣格柵設計,但保留了一條黑色高光飾板,平衡了未來感與傳統使用者的接受度。比起上汽大眾兄弟車型,來自一汽-大眾的ID.4 CROZZ顯得更加原汁原味。
ID.4 CROZZ配有IQ.Light矩陣式LED大燈,燈組由11顆LED組成,每顆LED可單獨關閉或調暗。在智慧控制系統的支援下,LED矩陣大燈可實現更為完善的自適應遠近光功能,動態照明效果進一步提升。
ID.4 CROZZ定位於緊湊型SUV,長/寬/高分別為4592/1852/1629mm,軸距為2765mm。MEB平臺帶來了車輪四角化設計,車輛前懸更短,可以在同軸距的情況下帶來更大的乘員艙空間。經過一系列設計最佳化,ID.4 CROZZ的風阻係數僅為0.28Cd,在SUV領域極為出色。
ID.4 CROZZ的尾部與一般的SUV沒有太大不同,寬大敦實是視覺上的主旋律。尾部最引人矚目的地方就在於其貫穿式尾燈和發光Logo,利用燈光營造出強烈的科技感和高階感。
尾燈與頭燈相呼應,前後燈組帶有動態迎賓效果。ID.4 CROZZ採用3D LED尾燈的車型,矩陣單元可依次點亮。並且還採用了發光車標,前車標為白色背光,後車標為紅色背光。由於法規限制,德國版本的ID.4並沒有發光車標,而國產後的ID.4 CROZZ解鎖了這項配置。
ID.4的內飾完全不同於大眾以往的燃油車型,中控屏位於中控臺頂部並採用懸浮式設計,科技感較強。同時中控臺向駕駛位傾斜,便於行駛中操作。此外,新車還大幅縮減了物理按鍵數量,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觸控按鍵。
方向盤採用全新一代設計語言,多功能按鍵採用觸控設計,觸控時方向盤會有震動反饋。5.3英寸的液晶儀表盤與方向盤連為一體,能夠避免調整方向盤高度的過程中被擋住。
ID.4 CROZZ採用電子換擋機構,換擋手柄位於儀表盤右側,可透過旋轉的方式進行選擋操作。操作方式與一般的懷擋也有較大差別,上方為D擋/B擋,下方為R擋,初次上手需要適應一下。
ID.4 CROZZ的中控屏尺寸達到了12英寸,在大眾家族中遙遙領先。設計師取消了大部分物理按鍵,僅在下方保留了空調、音量、主選單、駕駛輔助和駕駛模式選擇等觸控式按鍵。車機UI清晰直觀,與蘋果的CarPlay介面類似。
車內的燈光系統被大眾稱為ID.Light,可以根據不同場景與人員進行互動,例如在使用語音助手時,車內燈光即可作出響應。車內燈光預置5種主題,還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自定義。根據照明區域不同,主氛圍燈和副氛圍燈顏色可分別調節,形成多種組合。
ID.4 CROZZ的前排座椅採用8向電動調節,並帶有4向電動腰託、2組位置記憶和按摩功能。座椅皮質較為柔軟,填充物比較厚實,包裹性和支撐性也令人滿意。
將前排座椅調至最低位置後,身高182cm的體驗者擁有兩拳左右的頭部空間。坐姿調節範圍很大,與方向盤的相對位置合理,人機工程學設計出色。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變,同一體驗者落座後排時,腿部空間餘量為一拳,頭部空間則為一拳兩指。得益於MEB平臺的正向研發,後排空間表現不錯,並且坐姿較為舒適,地臺高度較低,靠背角度也很合適。
行李廂標準容積為512L,後排座椅支援4/6比例放倒,放倒後可以提供超過1800L的空間,不過放倒後留有一個小臺階,無法形成全平空間,實用性受到了些許影響。
初期上市的ID.4 CROZZ搭載大眾自產的後電機,最大功率為150kW(204馬力),最大扭矩為310Nm,但是極速被限制到160km/h,大眾表示ID.4定位於家用,以舒適性配置為主,不會過多追求效能。後續,最大功率225kW(306馬力)的四驅版本也有望加入到ID.4 CROZZ的產品序列中。
目前公佈的ID.4 CROZZ採用了容量為84.8kWh的三元鋰電池,電芯採購於寧德時代,NEDC續航里程達到555km。明年大眾還會推出55kWh、62kWh的新車型,屆時價格有望進一步下探。
得益於大眾最新的E3電子電氣架構,ID.4 CROZZ能夠實現L2+級別的智慧輔助駕駛,其中包含與駕駛、泊車及改善整車安全性相關的大部分技術。系統可實現0-160km/h範圍內的全速域覆蓋、60秒內自動前車跟隨,配合Pre-crash、Side Assist、360°全景泊車等輔助系統,應該會帶來不同以往的智慧駕駛體驗。
ID.4 CROZZ還配備有AR-HUD系統,這套增強現實型抬頭顯示系統可實現10米的駕駛輔助資訊(轉向指示、車道偏離、碰撞預警、跟車距離、行人提示),以及2.5米的車輛指示資訊(車速、導航資訊、交通標誌、行車資訊)。
車型小結:ID.4外觀設計更加精緻新穎,內飾也一改燃油車的老氣,變得更加有科技感,同時555km的NEDC續航也基本達到了目前主流的水平。考慮到大眾品牌在中國一貫不錯的市場口碑,ID.4這款電動車或許比新勢力造車更容易讓人信賴。
國產首款MEB平臺作品:大眾ID.4
車型名稱:東風本田CR-V插混版/廣汽本田皓影插混版
期待理由:更為過硬的混動技術,百公里油耗為1.1L。
如果你想買一輛混動車型,肯定繞不過豐田的雙擎系統,除此之外,豐田在中國也佈局了插電式混動以及純電車型,相比之下同為日本品牌的本田,表現就略顯單一了,雖說它的混動車型表現也非常不錯,但如果你想買一輛插混車型,本田還暫時沒有,不過隨著CR-V SPORT HYBRID e+(以下簡稱CR-V插混版)的問世,消費者以後可以多一種選擇了。
外觀方面,CR-V插混版與普通CR-V最大區別來自於前臉部分,插混版使用了更多的橫條狀鍍鉻飾條,並貫穿車頭並兩側大燈相連,視覺上起到了拉寬車頭的效果。
保險槓在細節方面進行了一些修改,底部梯形格柵周圍加入了貫穿的鍍鉻飾條,讓整體看起來更加精緻。
車燈線條方面沒有改變,燈光方面預計將使用LED燈源。
車尾方面,CR-V插混版在尾燈中間加入了更多的鍍鉻飾條進行相連,和前臉進行了很好的呼應。保險槓造型相比汽油版取消了排氣管的設計,同時增加了PHEV的尾標,進一步突顯了插混版的動力屬性。
動力上,CR-V插混版搭載了本田獨有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該系統以高效雙電機 i- MMD混合動力系統為基礎,由2.0L發動機+電機組成。透過電池的高容量、高功率化以及轉換器的高輸出化,大幅提升了續航里程和系統效率。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145馬力,電動機額定功率為67.5kW,新車油耗申報值為1.1L/100km。
目前對於這套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公佈的資訊比較有限,但從之前公佈的資料來看,CR-V插混版的電池容量相比混動版會進行增加,IPU動力單元更加薄型扁平化,這有利於提高空間的利用率,此外獨特的封裝佈局結合水冷系統,確保了電池的效能和耐久性。據悉CR-V插混版的純電續航里程有望達到80km以上,以滿足更多的日常使用場景。
此外作為CR-V的兄弟車型——廣汽本田皓影,它的插混版預計也會在今年上半年上市發售。皓影插混版同樣將搭載本田SPORT HYBRID e+插混系統,使用2.0L發動機搭配電機組,純電模式下續航里程80km,百公里綜合油耗1.3L。
在設計方面,皓影插混版與燃油版車型基本保持了一致,只是在造型細節部分有所不同,例如尾部採用的e+ PHEV標識,以彰顯它與眾不同的身份。不過在排氣佈局上,根據之前曝光的圖片來看,皓影插混版採用了雙邊共兩出的排氣設計,這點相比CR-V插混版顯得更加運動。內飾方面,皓影插混版預計和混動車型沒有太大差異。
車型小結:在我看來,插電式混動技術更像是燃油車向電動車過度的產物。相比電動車,它可以緩解消費者的里程焦慮;相比燃油車,它的油耗更低。CR-V插混版的問世將進一步填補本田在這一細分市場的表現,同時對於某些限購的城市來說,CR-V插混版也讓他們多了一種選擇。
全文總結:之前說到新能源車,大家往往是談虎色變,但近兩年無論是基礎實施的建設,還是技術的發展,新能源車的表現已經越來越靠譜,未來預期也越來越被大家所看好,所以在車型方面也越來越豐富。個人比較期待的是領克ZERO concept,它的效能亮點頗多,外形也十分新穎。零跑C11也很有自己的特點,例如它的四驅、無框車門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價效比。而隨著特斯拉Model 3的持續熱銷,Model Y的上市想必也會受到關注,對空間有要求的消費者,選它應該不會錯。ID.4能否續寫大眾品牌的出色口碑現在還不好下結論,但後期大眾肯定會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電動車型。而對於有里程焦慮的朋友來說,比亞迪秦PLUS和本田CR-V插混版,則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車型。
精彩內容回顧:
三缸也能讓你躁 技術解析豐田GR Yaris
特斯拉熱銷終結者 解析豐田e-TNGA架構
從iPhone12攝像系統說起 談車載LiDAR
消費者新選擇:本田CR-V插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