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於惠如,編輯:羅麗娟,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李想:2023年,理想汽車將挑戰30萬元到50萬元價格區間全部豪華SUV市場20%的市場份額。
造車新勢力中的新“老大”理想,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的業績單。
去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車實現營收176.5億元,同比增長66.2%,季度交付量達到46319輛,同比增長31.5%。
過去一年,理想汽車全年實現營收452.9億元,同比增長67.7%;全年交付約13.3萬輛,同比增長47.2%。單純從車輛銷售出發,2022年,理想汽車的收入為441.1億元,同比增加68.8%。
本月初,理想正式釋出L7。據此次財報電話會透露,這款新車型將在今年4月或5月實現整月交付。
“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理想汽車連續推出理想L9、理想L8、理想L7三款車型,產品矩陣實現了對30萬元至50萬元家庭SUV市場的全面覆蓋。”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介紹。
鑑於此,他在電話會議上對理想汽車提出新目標:2023年,理想汽車將挑戰30萬元到50萬元價格區間全部豪華SUV市場20%的市場份額。
理想對新一年的發展信心滿滿,這在其給自己定的2023年第一季度展望指引中便能知曉:預計實現交付量52000至55000輛,同比增長64.0%至73.4%;收入總額預計為174.5億元至184.5億元,同比增長82.5%至93.0%。創歷史新高。
對於最近科技圈爆火的ChatGPT,李想表示,相關技術可以應用在視覺解決方案上。“我們對於AI技術的投資已經做了很久,對於ChatGPT相關的技術,我們也在密切關注。”
兔年的第一封內部信中,李想對公司進行了新的願景展望:站在“汽車+AI”的前列,“2030年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企業”。
01 激進or保守?單純從財報資料來看,去年第四季度的扭虧為盈,結束了理想此前連續三個季度的虧損趨勢。
另外,452.9億元的全年營收也創下理想營收的歷史最高紀錄。這主要源於去年Q4理想汽車的交付量大增。去年12月,理想的交付量超過2萬,創理想汽車和中國造車新勢力的歷史新高。
理想汽車2月27日晚間在港交所公告,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預計車輛交付量為5.2萬至5.5萬輛,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長64.0%至73.4%。也超過市場預期的4.7萬。
但理想承認,這種過於激進的交付計劃,對供應鏈產生了非常大壓力。“去年從賣單一車型到賣多款車型,從計劃、生產、銷售到交付,都給員工和供應商帶來新的挑戰。”
交付量的帶動直接反應在了理想的毛利率中。去年第四季度,理想毛利率達到20.2%,全年毛利率達19.4%。略少於前一年21.3%的毛利率。而2022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的毛利率僅為12%。
對於全年毛利的減少,理想解釋稱:2022年與理想ONE有關的存貨撥備及購買承諾損失,被2022年第三季度起開始交付的理想L系列較高的車輛毛利率部分相抵銷所致。
在新造車領域中,毛利率是比較重要的衡量指標,它代表著車企對資金的利用效率,更進一步體現了車企的賺錢能力。除此以外,汽車銷售毛利率也是能直觀反映車企賺錢能力的指標。此前,李想曾表態,希望將毛利率控制在25%水平。
不過,這份財報也並非令理想“高枕無憂”,根據財報資料,理想在2022年的經營虧損達到36.5億元,同比增加近2.6倍。
這其中涵蓋多方面的因素:去年電池等方面成本費用大漲,友商降價潮的突襲,公司新品動力配置提高售價變化不大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電池價格正在迴歸理性。“動力電池價格迴歸理性是大勢所趨。”財報電話會上,理想汽車高管表示,這也將帶動單車毛利率的迴歸。
理想還是一如既往地“摳門”。
2022年,理想交付13.32萬輛,同比增長47.2%,儘管超過了老對手蔚來和小鵬,但它仍然沒能跑贏大盤,也沒能完成自己的KPI。
有員工在脈脈爆料,因為“銷量沒有達標”,2022年理想員工的年終獎打了折,多個部門員工因不滿年終獎打折而選擇離職。
成本管理方面,理想也將“摳門”表現的淋漓盡致。2022年四季度,理想的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為16.3億元,季度費用佔比為9.2%。
不過,在研發層面,理想汽車正在一改“摳門”的風格。
2022年第四季度,理想研發費用為20.7億元,費用佔比為11.7%。2022全年,理想的研發費用為67.8億元,全年費用佔比15.0%,較2021年研發投入費用翻倍,同比增長106.3%。
產品走向“家族化”的理想仍有“成長的煩惱”。在實現千億收入的過程中,理想會在產品矩陣等方面繼續變道。今年,除了將推出現有序列新車之外,理想還會推出第一款純電動車。
此前有媒體披露,2023年,理想的銷售目標是:“保25萬輛,爭30萬輛”。這意味著,理想要在今年銷量的基礎上至少翻一倍才能完成目標。
02 淘汰賽怎麼打?2023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新能源市場仍然會快速增長,但很難維持過去兩年的增速。
乘聯會官方預測,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可達850萬輛,滲透率將繼續提升達36%,市場增速為23.42%。
不過,並不是所有車企都能從中分一杯羹,伴隨市場需求增長的,是車企之間更加激烈和殘酷的競爭。
“我們預計,2023年新能源車市的份額之爭將顯著升級。”在國信證券看來,市場份額或將是2023年主流車企最為看重的指標之一,新能源車行業的競爭將日趨白熱化。
“2023年到2025年是極為殘酷的淘汰賽。”不久前,李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
要在這場殘酷的淘汰賽中勝出,理想不僅要推動組織進化,提升運營效率,更要修煉持續打造爆品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已在組織進化方面有所作為。
“我們全面升級公司的業務流程和組織架構,為公司從1到10的規模擴張做好準備。”李想在財報電話會中表示。
去年12月,理想迎來了有史以來最深刻的一次組織架構變革。在新的組織下,CEO李想、總裁馬東輝、CTO謝炎、CFO李鐵組成了公司目前的核心團隊。其中,李想統管“產品與商業群組”;馬東輝整體負責“研發與供應群組”;謝炎負責“系統與計算群組”;李鐵主要負責“組織與財經群組”。
在發給全員的內部信中,李想還宣佈將公司的管理模式從“垂直職能組織”升級為“矩陣型組織”。根據其解釋,後者最大的特點是確保全流程的管理質量,橫向團隊規劃路、修路、運營路,縱向團隊造車、開車、運營車,高質量的道路配合高水平的車隊,產生良性迴圈。
“新鮮血液”的補充也在組織升級後被提上日程。2月22日,李想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承認,原華為全球HRBP管理部部長李文智加盟理想汽車,擔任CFO辦公室負責人一職,負責流程、組織、財經變革等方面的工作,向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CFO李鐵彙報。
理想也在拓展服務網路佈局。截至2023年1月31日,理想在全國有296家零售中心,覆蓋123個城市;售後維修中心及授權鈑噴中心320家,覆蓋222個城市。
想要在淘汰賽中獲得實質增量,下沉市場是不能忽略的領地。
理想沒有在財報電話會上公佈2023年服務網路佈局的具體拓展計劃,但根據理想銷售副總裁劉傑此前的公開發言,理想計劃在2023年增加覆蓋50個城市、150家店。新增的150家店將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對三線城市‘全面覆蓋’,並下沉到頭部的四線城市。”
依靠增程式,理想汽車實現了新能源市場上半場的突圍,保持了相對穩定的銷量。進入淘汰賽,理想需要新故事。而這個新故事是純電與AI。
“要透過持續不斷的努力,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行業淘汰賽,在2030年成為全球人工智慧行業的領導者。”李想在1月28日的開工信中明確提出。
按照計劃,理想將於今年9月推出首款純電車型。對於純電產品,李想在財報電話中透露:“針對純電車型,我們也會推出類似L系列的產品,產品價格覆蓋範圍是20萬到50萬之間。”
從“成為全球第一的智慧電動車企”到“成為全球領先的AI企業”,理想願景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家公司的增長焦慮。
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理想汽車現金儲備達584.5億元。手握數百億現金及等價物的理想,能否順利在淘汰賽中完成車型矩陣擴充、純電車型及相關配套快速鋪開,並在AI領域領先?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