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10月11日電題:(十九大代表風采)“知心法官”黃志麗:將法律化成有溫度的關懷
記者 張金川
“在辦案的過程中,儘量去解開當事人的心結,解完心結解法結,最後達到人和的這種階段,修復那些受損的社會關係。”十九大代表黃志麗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辦案中特別注重一個案件背後那種糾葛的情感因素。
圖為十九大代表黃志麗接受記者採訪。 張金川 攝
現任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巷口人民法庭庭長黃志麗紮根基層審判一線15年,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法律變為溫暖的關懷,將小事化解在萌芽狀態。一件件公正的判決、一次次成功的調解,彰顯了一名基層法官的擔當。
初見黃志麗,身材不高,齊耳短髮,正在辦公室內忙碌著,翻閱案卷,處理內務,一刻都沒閒著。
圖為黃志麗正在辦公室內忙碌著,翻閱案卷,處理內務,一刻都沒閒著。 張金川 攝
在同事眼中,黃志麗是一名“辦案能手”,而在群眾的口中,她是有口皆碑的“知心法官”。這源自她獨特的“剝洋蔥”辦案法:遇到矛盾糾紛,耐心釋法析理,慢慢解開當事人的法結和心結。
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矛盾糾紛多發、易發,人民群眾對法官的要求和期待越來越高。黃志麗在辦案中既當裁判員,又當宣傳員;既解“法結”,又解“心結”:在審理民間借貸案件中,提醒當事人誠實守信;在審理相鄰糾紛案件中,倡導和睦相處;在審理贍養撫養案件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黃志麗告訴記者,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查清案件事實真相,妥善修復受損關係,才是群眾需要的公正。
“法律是我們腳下法官腳下的大地,情跟理是我們的左右腳。”黃志麗說,你左右腳要怎麼走,不管你怎麼走,你都得踩在法律這個堅實的大地上,不然你準摔。
黃志麗坦言,所有一切的基礎必須是以法律的判決結果為一個標杆,然後在這個標杆的左和右,用情和法,情和理去協調它,達到一個平衡。
“群眾是最親的人,法官的根在群眾,心在百姓。”這是黃志麗常說的一句話。對待群眾,黃志麗總是一張笑臉相迎,一句好話問候,一杯熱茶暖心,一份真情解惑,真正做到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在行動上換位思考,在心理上消除顧慮。
一起因外婆阻止生父探望外孫引發的探視權糾紛,65歲的阿婆前後六次找黃志麗,欲求讓孩子生父敗訴。黃志麗總是耐心接待,細心解釋,對老人講探視權法律規定,講孩子成長中父母之愛缺一不可,講不要因大人的恩怨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老人記性不好,反覆詢問,黃志麗就一遍又一遍地解釋;老人焦慮不安,怕輸官司,她就情理交融竭力安撫;老人腿腳不便,走路費力,她就親自攙扶迎進送出……最終,阿婆在黃志麗熱情耐心勸導下解開了心結。
記者採訪中得知,在不少人眼中,黃志麗經常巡迴辦案、走街串巷,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切。
圖為十九大代表黃志麗接受記者採訪。 吳晟煒 攝
目前,薌城區已經有5個“黃志麗法官工作室”,年均調解群眾糾紛近千件。黃志麗在這裡開展巡迴辦案、訴前調解、法律諮詢,方便了群眾。
“這些法官工作室在每週的良性執行中,大量化解了一些處在萌芽狀態的矛盾糾紛,讓矛盾不出社群,矛盾不出村。”黃志麗說,我們會把案件帶到村子裡面、小區裡面、社群裡面去開庭,“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審理一件,教化一片,達到那樣的效果。”
從事民事審判工作15年來,黃志麗辦理的5000多件案件,90%調解撤訴,70%以上自動履行。黃志麗笑稱,“基層法官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大。”但是在她看來,法官這份職業帶給她的是滿滿的榮譽感和幸福感。
黃志麗認為,因為你在一個案件中,付出了什麼樣的心血,你收穫了當事人那種如釋重負的笑容的時候,你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職業尊榮感,很有獲得感的一份職業。
黃志麗表示,當選十九大黨代表,對一名基層黨員來說是最大的肯定與殊榮,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平臺,將最大範圍地向基層黨員和百姓收集更多的民情民意,同時,把黨的好政策,把中央對百姓的關心與愛護之情帶到群眾中去,履行好一名黨代表的職責,盡好一名黨代表應盡的義務,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