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心態未平復,信心沒恢復,最好的應對之策是儘量減少操作。股市在7月中旬進入反彈,市場或急或緩會邁入結構性調整期,這樣可以充分消化前期反彈的獲利盤,也有利於市場資金選擇下一階段的主攻方向。
昨天,滬深兩市大幅低開後一度小幅上揚,下午則是持續跳水,滬指連續跌破整數關口,收盤大跌8.48%,創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兩市近1800只股票跌停,再迎跌停潮。前期受資金關照的權重股昨天也未能倖免,中石化、中國中車、中國人壽、中國神華、中國重工等均跌停。
昨天股市大跌,與一些利空訊息多少有些關係。上週末的訊息顯示,美聯儲加息意願強烈,這加強了美元走強的預期,更讓市場擔憂新興市場可能出現資本外流。近期,豬肉價格漲至3年來新高,新鮮蔬菜價格也大幅上漲,農副產品漲價將拉高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市場因此擔憂我國貨幣政策難有繼續放鬆的空間,而這顯然不利股市。另外,中國7月財新制造業PMI值創新低,顯示經濟形勢仍處於“榮枯分水嶺”下方,中國經濟下行風險猶存。
然而,這些利空訊息並無突發性,且性質也不是十分嚴重,股市受訊息影響出現下跌是正常的,但出現如此巨幅的下挫,令許多投資者難以理解且措手不及。昨天,上千只股票跌停的“奇觀”再次出現,自6月中下旬本輪股市大幅回撥以來,滬深兩市出現千股跌停情形的交易日,至少已有9次,最慘烈一日兩市共2300只股票跌停。而讓廣大股民大開眼界的另一“奇觀”就是千股漲停,自7月9日反彈以來,兩市也曾數度千股漲停。如此“奇觀變常態”的市場,不禁讓人感慨,這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神經市”。
管理層維穩股市的政策取向目前沒有任何改變,同時,市場上流傳的所謂利空,也不足以造成股市的重挫。投資者脆弱的心理,應該是股市昨天大跌最重要的成因。自6月開始的本輪調整,以一種極其罕見的凌厲方式展開,這波下跌重創了許多投資者的市值,讓他們多年積累的財富化為烏有,下跌同時更重創了眾多投資者的信心。近期隨著股市展開強勁反彈,許多股民賬戶市值有所恢復,但昨天市場中“奪路而逃”的場景再現,這表明股民信心的恢復顯然遠落後於市值的恢復。信心比黃金重要,信心對股市這類虛擬經濟的重要性更是如此。“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一場大跌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深遠,而大跌後股民的信心恢復也有待時日。
暴漲暴跌、頻繁跳水,如此“神經市”反映出市場反彈的基礎仍不穩固,目前市場還處在震盪調整期。面對這樣的市況,投資者心態未平復,信心沒恢復,最好的應對之策就是儘量減少操作。大跌之後,股市在7月中旬進入反彈,即使沒有訊息面的影響,反彈一段時間後,市場也會或急或緩地邁入結構性調整期,這樣既可以充分消化前期反彈的獲利盤,也有利於市場資金選擇下一階段的主攻方向。在劇烈震盪行情中,有經驗、善短線的投資者,“火中取栗”尚有幾分盈利可能,但對於缺乏經驗者而言,耐心等待趨勢明朗無疑是最佳選擇。
近日有資料顯示,隨著股市反彈,融資買入創下近六週新高,也就是說一些投資者重新愛上槓杆,又開始借錢炒股了。融資買入快速增長,說明市場信心有所恢復,但在目前的震盪市中,這種操作極可能再次成為重傷股民的大殺器,用者切記要慎之又慎。本輪調整給投資者造成了重大損失,近期一些人不惜借錢融資殺回市場企圖翻本,如此“賭博”風險巨大。
市場如此激盪,人心又如此浮躁,股民如果視股市如賭場,這個市場給予的回報只能是“十賭九輸”。提請所有以搏殺心態買入股票的人,在憧憬盈利之前,先冷靜地想想可能虧損多少。
券商股受“多重傷害”
“今天基本上所有板塊都在跌,不是說只有券商這一塊。”說道券商股今天幾乎“全軍覆沒”,多數市場人士認為券商受大盤拖累。
國盛證券分析師賈菲認為,整個市場都在跌,不光是券商。她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上週五證監會例行釋出會,持續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對今天的大盤變化有所影響。
實際上,比起其他板塊,券商股似乎還未從大跌中緩過勁來。資料顯示,在經歷了7月9日的大奇蹟日至今,滬指的最高漲幅達近13%,深成指、創業板指數最高漲幅則均超過20%,但在幾大股指出現上漲之時,券商指數最大漲幅卻只有不足3%,大幅跑輸大盤,尤其7月13日之後,各大股指震盪上躥,但是券商指數卻不斷下跌,與大盤的強勢表現截然相反。
“市場這一波調整下來,券商無論是交易量還是資本中介業務都受到了一個很大的衝擊。銷量下降和兩融業務縮量直接會影響到下半年和明年券商的盈利預期。所以最近一路下跌也是非常符合邏輯的。”一券商人士如是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
在賣方機構眼中,和券商指數走勢相一致的是券商股對機構的吸引力。“大跌後兩融大量收縮,從2萬億到目前的1.4萬億,對券商來說算得上雙殺。”上海磐安投資董事長邱曉剛認為,作為牛市品種,兩融的縮量讓券商股失去了亮點,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業績預期都將降低。
兩融收縮券商股未來承壓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融資融券規模飆漲至2萬多億元。隨後大跌兩融槓桿資金走向崩潰,從高點一路跌至1.4萬億,跌幅近四成,至今也難上1.5萬億。兩融的收縮,被業內看做未來券商股承壓的一個重要原因。
“沒槓桿,哪來的金融。槓桿作為雙刃劍,一旦沒人用了,券商麻煩就大了。”一熟悉券商業務的投資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一方面券商這兩年的收入主要來源是融資業務,A股兩融縮量,券商突然就少了一大塊收入;另一方面很多券商這兩年為拓展業務,借了很多債,這些都是剛性成本。
“券商這次都很難緩過來,未來盈利能力下降是明確預期。”該人士認為。
不得不說,隨著本輪牛市券商業務模式的變化,傳統高彈性的經紀業務佣金收入佔比明顯降低,而以融資融券業務規模驅動的利息收入和信用交易佣金收入的佔比則迅速提升。
來自證券業協會的資料顯示,2014年共有87家券商披露了兩融業務利息收入,其中榜單中中位數為18806萬元,不低於中位數的為排名前44位的公司;而在2013年,僅有41家券商披露兩融業務收入,整體業務利息收入不足今年的二分之一。
招商證券分析師洪錦屏分析,兩融收縮對於券商股更多的影響是預期。“因為兩融代表著券商未來資本中介業務發展最重要的一個方向,這塊業務的需求會對未來創新業務的發展的預期有一個比較大的落差。”
他認為,三季度之內,券商股或都將保持一個疲軟的走勢。洪錦屏稱:“因為要緩解盈利下降的壓力,可能大家覺得對行業的判斷達到一個差預期之後,會有反彈的機會。”
邱曉剛則指出,目前市場慎用槓桿,短期內兩融規模都難以得到大規模恢復,這確實大幅降低了券商股的業績預期。“除非出現整體性看多機會,否則券商股跌到什麼時候目前還不清楚。”
投資者心態未平復,信心沒恢復,最好的應對之策是儘量減少操作。股市在7月中旬進入反彈,市場或急或緩會邁入結構性調整期,這樣可以充分消化前期反彈的獲利盤,也有利於市場資金選擇下一階段的主攻方向。
昨天,滬深兩市大幅低開後一度小幅上揚,下午則是持續跳水,滬指連續跌破整數關口,收盤大跌8.48%,創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兩市近1800只股票跌停,再迎跌停潮。前期受資金關照的權重股昨天也未能倖免,中石化、中國中車、中國人壽、中國神華、中國重工等均跌停。
昨天股市大跌,與一些利空訊息多少有些關係。上週末的訊息顯示,美聯儲加息意願強烈,這加強了美元走強的預期,更讓市場擔憂新興市場可能出現資本外流。近期,豬肉價格漲至3年來新高,新鮮蔬菜價格也大幅上漲,農副產品漲價將拉高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市場因此擔憂我國貨幣政策難有繼續放鬆的空間,而這顯然不利股市。另外,中國7月財新制造業PMI值創新低,顯示經濟形勢仍處於“榮枯分水嶺”下方,中國經濟下行風險猶存。
然而,這些利空訊息並無突發性,且性質也不是十分嚴重,股市受訊息影響出現下跌是正常的,但出現如此巨幅的下挫,令許多投資者難以理解且措手不及。昨天,上千只股票跌停的“奇觀”再次出現,自6月中下旬本輪股市大幅回撥以來,滬深兩市出現千股跌停情形的交易日,至少已有9次,最慘烈一日兩市共2300只股票跌停。而讓廣大股民大開眼界的另一“奇觀”就是千股漲停,自7月9日反彈以來,兩市也曾數度千股漲停。如此“奇觀變常態”的市場,不禁讓人感慨,這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神經市”。
管理層維穩股市的政策取向目前沒有任何改變,同時,市場上流傳的所謂利空,也不足以造成股市的重挫。投資者脆弱的心理,應該是股市昨天大跌最重要的成因。自6月開始的本輪調整,以一種極其罕見的凌厲方式展開,這波下跌重創了許多投資者的市值,讓他們多年積累的財富化為烏有,下跌同時更重創了眾多投資者的信心。近期隨著股市展開強勁反彈,許多股民賬戶市值有所恢復,但昨天市場中“奪路而逃”的場景再現,這表明股民信心的恢復顯然遠落後於市值的恢復。信心比黃金重要,信心對股市這類虛擬經濟的重要性更是如此。“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一場大跌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深遠,而大跌後股民的信心恢復也有待時日。
暴漲暴跌、頻繁跳水,如此“神經市”反映出市場反彈的基礎仍不穩固,目前市場還處在震盪調整期。面對這樣的市況,投資者心態未平復,信心沒恢復,最好的應對之策就是儘量減少操作。大跌之後,股市在7月中旬進入反彈,即使沒有訊息面的影響,反彈一段時間後,市場也會或急或緩地邁入結構性調整期,這樣既可以充分消化前期反彈的獲利盤,也有利於市場資金選擇下一階段的主攻方向。在劇烈震盪行情中,有經驗、善短線的投資者,“火中取栗”尚有幾分盈利可能,但對於缺乏經驗者而言,耐心等待趨勢明朗無疑是最佳選擇。
近日有資料顯示,隨著股市反彈,融資買入創下近六週新高,也就是說一些投資者重新愛上槓杆,又開始借錢炒股了。融資買入快速增長,說明市場信心有所恢復,但在目前的震盪市中,這種操作極可能再次成為重傷股民的大殺器,用者切記要慎之又慎。本輪調整給投資者造成了重大損失,近期一些人不惜借錢融資殺回市場企圖翻本,如此“賭博”風險巨大。
市場如此激盪,人心又如此浮躁,股民如果視股市如賭場,這個市場給予的回報只能是“十賭九輸”。提請所有以搏殺心態買入股票的人,在憧憬盈利之前,先冷靜地想想可能虧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