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雅婧
一個好的科技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是什麼樣的,目前我們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強化和完善,如何理解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圍繞相關問題,5月20日,記者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石長慧進行了採訪。
問:人才評價是人才資源開發管理和使用的前提。近年來,我國一直在不斷完善科技人才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在您看來,一個好的科技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是什麼樣的?目前我們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強化和完善?
石長慧:我認為好的激勵機制,簡單來說就是要能增加令人滿意的因素,包括提高工資收入、保障工作自主性等;同時減少令人不滿意的因素,包括減少不必要的工作負擔、消除不和諧的人際關係等。近些年來科技領域持續推進的“放管服”改革,在這兩個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前者包括加大對承擔國家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科研人員的薪酬激勵、賦予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策權、賦予科研單位科研專案經費管理使用自主權等;後者包括科技部等部門在全國範圍開展的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比如減表、解決“報銷繁”等。
從我們調研瞭解的情況來看,中央出臺的這些好政策在一些地方目前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未來最需要做的是監督評估,確保政策能夠得到落實,同時根據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斷加以改革完善。
問:“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全方位為科研人員鬆綁,拓展科研管理“綠色通道”。請您談談這項政策的意義,這對科研人員有怎樣的幫助?
石長慧: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最佳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和中科院所屬科研院所中選擇部分創新能力和潛力突出、創新績效顯著、科研誠信狀況良好的單位開展支援力度更大的“綠色通道”改革試點。從我們對部分試點單位調研瞭解到的情況看,改革給科研人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比如允許試點單位從基本科研業務費等穩定支援科研經費中提取不超過20%作為獎勵經費。如此能夠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調動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科學成就離不開人才支撐,可以預期,在“十四五”期間,將會有更多諸如此類能夠增加科研人員“獲得感”、減少科研人員負擔的利好訊息出臺。
問:“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如何理解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石長慧: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包括愛國、創新、求實、奉獻等鮮明稟賦,它既是對老一代科學家優良傳統和寶貴精神的傳承與昇華,也是對時代需求的回應。舉個例子來說,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老一代科學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較短的時間內獨立自主地研製出了“兩彈一星”,靠的就是一股精氣神。當前,我國面臨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出口管制,有諸多核心技術亟待攻克,這就要求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繼承和發揚這種艱苦奮鬥、科學報國的精神,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問:新發展階段,我國新技術、新業態的技術型人才尤為短缺。在這方面,您有何建議?
石長慧:要解決新技術、新業態方面技術型人才短缺問題,一是要加大科技人才的培養力度,本科和高職院校應根據科技和產業的發展趨勢,及時調整學科設定和專業設定,大力培養市場緊缺的科技人才。二是要改進培養模式,深化科教融合和產教融合育人模式,針對企業用人需求,引導企業和高校共同實施“訂單式”培養模式;打破組織間壁壘,學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建合作平臺,為學生提供深入實踐的機會。三是要加大科技人才的引進力度,不僅要透過各類人才計劃引進海外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而且要透過加快出臺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建立健全技術移民制度等方式,透過簽證等手段引進科技企業亟需的技術開發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四是要更好發揮政府在促進行業發展中的作用,制定和完善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政策,維護市場有序競爭格局,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人才集聚的作用,推動科技企業建成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