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汽車爆炸事故,真相,遠超出你的想象
新能源汽車創業風已經颳了好些年,這個賽道里的公司也是群星閃耀:外有特斯拉、內有蔚來、理想、小鵬……不過,反觀新能源汽車這些年的急速發展,有些問題還是很凸顯的。就在10月27日晚,北京某地就發生一起新能源電動車自燃爆炸事件。
事件主角:威馬EX5
,從現場拍攝的圖片看,車體被炸得七零八落,著實可怖。
事情一出,輿論譁然,威馬再一次登上了熱搜。
到了下午,威馬發出宣告,決定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產的1282輛電芯型號為ZNP3914895A-75A的車型。
從這份宣告中可以看出來,威馬把此次事故歸因在了電池上:"
由於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產生異常析鋰,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電芯短路引發起火風險。"
又是電池!每次都是電池?事實果真如此嗎?
一、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爆炸?
在威馬的召回公告顯示,電芯型號為ZNP3914895A-75A的動力電池生產商是高能技術。在威馬做出聲明當天,高能技術立即表示強烈反對。高能技術回應稱,此次北京自然爆炸事故中的車輛,搭載的並非高能技術的電池。高能技術也與威馬汽車進行了溝通,全力配合威馬汽車及國家各級質監部門調查。
截至目前,具體起火原因仍在調查中。
待召回車輛搭載的是高能的電池,
但玄妙的是,威馬並沒有披露此次北京涉事車輛搭載的電池型號。
更玄妙的是,從10月27日開始,網上就有一股論調統一發聲:這次車輛爆炸的罪魁禍首是高能技術生產的電池。
為何事件原因尚在調查之中,就有人直接將"鍋"甩給高能技術呢?
回過頭來仔細看一下,反觀車身殘骸,這次爆炸事故是否為電池引起,都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有專業人士分析,爆炸原因可能是
因車主的改裝導致
——媒體致電威馬汽車經銷商,得到的訊息同樣如此:
27日北京爆炸的威馬汽車,車主私自改裝了"油加溫"裝置。
甚至,有威馬的工作人員匿名透露:
從經驗判斷,輪胎完好、後排和後門損傷不大,所以和電池包起火關聯不大。
而據威馬官方介紹,威馬汽車電池熱管理2.0系統,在原來的基礎上,就增加了柴油加溫系統。該套系統選裝價格9800元,可將續航里程從400公里提升至520公里。
當然,
一切都應以事實為依據
——畢竟,爆炸原因仍在調查當中。
現階段出現的某些蓋棺定論,背後究竟有何意圖?不得不令人懷疑。
二、一次事件暴露出更多問題
算上這一次事故,短短一個月內,威馬汽車就已經自燃了四次:
9月23日,溫州一輛威馬EX5自燃;10月5日,福建邵武市一輛停放在路邊的威馬EX5自燃;10月13日凌晨,一輛威馬EX5在充電時發生自燃。
按照高能技術的說法,威馬汽車之前的兩輛自燃車,確實搭載了高能技術的電池,但北京爆炸汽車搭載的是其他供應商的電池,高能技術與此次爆炸事件沒有任何關係。如果說法屬實,就意味著:
威馬一月內連續四輛車自燃,除了兩輛搭載高能技術電池外,還有兩輛搭載的是其他電池。
而威馬此次宣告中,卻僅僅召回了部分搭載高能技術電池的車輛。進一步查了一下資料:高能技術的裝機數量是2257輛,而此次僅召回1282輛。
那麼,
召回的標準是什麼呢?
此外,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威馬目前年銷量規模僅為2萬輛,可電池的供應商卻有多家——除了最大供應商寧德時代之外,力神電池、宇量電池、高能技術、塔菲爾新能源也在威馬的採購名單之中。進一步說,為何搭載多家電池、不同批次的威馬汽車,先後都出現了自燃事故,這是否也說明:
是不是威馬整車設計出現了嚴重問題,而非單純的電池問題?
實際上,早在2018年,成都威馬汽車研究院內的威馬EX5,就發生了自燃——而威馬官方表示是經過多次破壞性試驗、已經進入報廢階段、等待拆解的早期試裝,後來則不了了之。
但截止目前,
種種疑團,除了一紙簡短宣告,威馬沒有給出更多解釋。
三、出了問題該怎麼辦?
雖然此次威馬汽車爆炸事件,疑點重重,但事實已經發生,影響不可避免。
伴隨著接二連三的事故,輿論上,已經出現不少對威馬汽車質疑的聲音——畢竟,
誰都沒有辦法接受一家新能源車企,一月內出現四次嚴重的質量事故。
值得關注的是,威馬汽車剛剛完成百億融資,2021年登陸A股科創板的目標,近在咫尺,但車輛問題頻發,輿論壓力驟增,一次宣告和召回,不能輕易平復資本與市場的情緒。
一家企業的成功,不單靠融資額、靠上市、靠市值,更依賴其社會責任與擔當。
反觀威馬汽車此次的表現:
在事件尚未完全調查清楚之前,就有急於向上遊供應商甩鍋的意圖,這很難算是成熟行為。
是否該仔細反思:在質量、設計、監管等等方面有沒有出現紕漏?
用嚴謹態度和切實行動,確保質量,才是對消費者最好的"宣告"。
當然,這件事件的反思,也絕不僅於此。比如,此前福建發生的兩起威馬汽車自燃事件,相關車輛都是運營車輛,而非私家車,那麼,福建相關運營公司,對車輛使用上,是否存在一些不規範行為?展開來說,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現階段的規範性是否足夠?是否需要加強相關規範制定,來確保車主的使用安全?再比如,近兩年來,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事件已經屢見不鮮,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這一點上來說,光靠車企們自覺是遠遠不夠的——加強質量監管,規範行業標準,也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