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系統較成熟 底盤可以再最佳化 比亞迪宋PLUS試駕測評
9月份比亞迪推出了全新的緊湊型SUV——宋PLUS,這臺車在外型和內飾方面都有全面的進步,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其寬體低趴造型,與當前自主SUV普通走加高的路數顯著不同,不僅看起來更穩重也更有運動氣質。而對於消費者最大吸引力恐怕要數品質感很高的車廂佈置,尤其是獨一無二的漸變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宋PLUS上市後取得了預期中的好評和不俗的訂單量,成為比亞迪整個家族銷量中的中流砥柱。其實,這臺車“三大件”也有了本質的變化,其中動力系統採用全新1.5T驍雲發動機和全新7速雙離合,底盤在調校上也有全新的氣象。近日我們對宋PLUS 2020款1.5T自動旗艦PLUS版(以下簡稱宋PLUS)進行了試駕,一起來看看它的動態表現。
外型設計——寬體低趴造型既穩重又運動 細節裝飾精緻
外型採用“Dragon Face 3.0”設計語言,採用寬體和低趴的車身比例營造運動感。隨著車身寬度增加,前臉六邊形中網也隨之加寬,兩側開角角度更大,看起來更大氣些。內部格柵也變為陣列式雙層短鍍鉻條,設計創意來自兵馬俑的鎧甲,體現出對於中國文化的尊重。
外型採用“Dragon Face 3.0”設計語言,採用寬體和低趴的車身比例營造運動感。隨著車身寬度增加,前臉六邊形中網也隨之加寬,兩側開角角度更大,看起來更大氣些。內部格柵也變為陣列式雙層短鍍鉻條,設計創意來自兵馬俑的鎧甲,體現出對於中國文化的尊重。
“龍爪”造型大燈內部依次排列近遠光燈組,全部是LED光源,LED日行燈佈置在下緣。每個龍爪燈帶發出藍光,流露出神秘感。
“龍爪”造型大燈內部依次排列近遠光燈組,全部是LED光源,LED日行燈佈置在下緣。每個龍爪燈帶發出藍光,流露出神秘感。
宋PLUS採用寬體低趴車身姿態,側面看底盤高度正常,但車身高度相對較低,顯得很乾練。車頂採用下壓的姿態,車窗較為狹長。腰線也很有特點,由於機艙蓋向兩側延伸較多,艙蓋與翼子板間的縫隙融入腰線,線條稜角分明,在尾部還有一定的起伏,對於鈑金的衝壓有更精確的要求。
宋PLUS採用寬體低趴車身姿態,側面看底盤高度正常,但車身高度相對較低,顯得很乾練。車頂採用下壓的姿態,車窗較為狹長。腰線也很有特點,由於機艙蓋向兩側延伸較多,艙蓋與翼子板間的縫隙融入腰線,線條稜角分明,在尾部還有一定的起伏,對於鈑金的衝壓有更精確的要求。
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705/1890/1680mm,軸距為2765mm。相比宋Pro軸距加長了53mm,車身長度增加了55mm、寬度增加了30mm,高低卻降低了20mm。由於加寬車體降低車高,宋PLUS的高寬比做到了0.89,而同級SUV基本都在0.9以上,這讓它打破傳統SUV的設計慣例,顯得格外獨特。而低重心寬車身對於行車穩定性也有提升,當然也對車廂佈局提出更高要求。相比同級其他品牌的主要對手,外廓尺寸與軸距的優勢同樣明顯。
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705/1890/1680mm,軸距為2765mm。相比宋Pro軸距加長了53mm,車身長度增加了55mm、寬度增加了30mm,高低卻降低了20mm。由於加寬車體降低車高,宋PLUS的高寬比做到了0.89,而同級SUV基本都在0.9以上,這讓它打破傳統SUV的設計慣例,顯得格外獨特。而低重心寬車身對於行車穩定性也有提升,當然也對車廂佈局提出更高要求。相比同級其他品牌的主要對手,外廓尺寸與軸距的優勢同樣明顯。
雙色拼接的外後視鏡造型圓滑流暢,配置了修長的LED側轉燈,還有側置攝像頭,支援電動調節、電動摺疊、加熱和鎖車自動摺疊,功能很齊全。另外,比亞迪很獨特的NFC功能模組也位於此處,我們專門嘗試了將手機關機後貼近,依然可以實現解鎖和落鎖,完全可以放心。
雙色拼接的外後視鏡造型圓滑流暢,配置了修長的LED側轉燈,還有側置攝像頭,支援電動調節、電動摺疊、加熱和鎖車自動摺疊,功能很齊全。另外,比亞迪很獨特的NFC功能模組也位於此處,我們專門嘗試了將手機關機後貼近,依然可以實現解鎖和落鎖,完全可以放心。
門把手與車身同色,頂部增加了大面積鍍鉻裝飾提升檔次,前排都配備了無鑰匙進入。
門把手與車身同色,頂部增加了大面積鍍鉻裝飾提升檔次,前排都配備了無鑰匙進入。
頂配車型配置了20寸輪轂,其餘為19或18寸。前後輪規格均為245/45 R20,旋風造型雙色輪轂頗有動感,匹配馬牌ContiCrossContact UHP系列輪胎,抓地性和靜音性表現都不錯。還配備了紅色的剎車卡鉗來提升視覺衝擊力。
頂配車型配置了20寸輪轂,其餘為19或18寸。前後輪規格均為245/45 R20,旋風造型雙色輪轂頗有動感,匹配馬牌ContiCrossContact UHP系列輪胎,抓地性和靜音性表現都不錯。還配備了紅色的剎車卡鉗來提升視覺衝擊力。
尾部造型看上去寬大飽滿,層次感清晰,上窄下寬的體型帶來十足的穩重感。尾窗部分傾斜度較大,而且從頂部到車肩內收的幅度也格外大,頂部增加尾翼降低風阻,高聳的尾部腰線再次起到尾翼的效果。底部採用隱藏式排氣管佈局,搭配大尺寸銀色下護板造型,看起來也很精緻。保險槓兩側採用導風口造型,提升運動感。
尾部造型看上去寬大飽滿,層次感清晰,上窄下寬的體型帶來十足的穩重感。尾窗部分傾斜度較大,而且從頂部到車肩內收的幅度也格外大,頂部增加尾翼降低風阻,高聳的尾部腰線再次起到尾翼的效果。底部採用隱藏式排氣管佈局,搭配大尺寸銀色下護板造型,看起來也很精緻。保險槓兩側採用導風口造型,提升運動感。
貫穿式尾燈也是“龍爪”造型,LED轉向燈採用流水式動態點亮效果。
貫穿式尾燈也是“龍爪”造型,LED轉向燈採用流水式動態點亮效果。
車廂佈置——漸變色帶來豐富視覺享受 做工精良空間夠大
由於車體加寬,車廂的橫向空間也格外寬敞,設計師充分利用寬度打造出翼展狀的中控臺,與兩側門板也有順滑的銜接,整體感很出色。中控臺層次清晰、色彩也很豐富,尤其讓我們驚喜的是車廂材料格外用心,大面積烤漆、拉絲鋁面板和翻毛皮使得檔次感凸顯,座椅和方向盤皮質採用漸變色則帶來豐富的視覺感受。
由於車體加寬,車廂的橫向空間也格外寬敞,設計師充分利用寬度打造出翼展狀的中控臺,與兩側門板也有順滑的銜接,整體感很出色。中控臺層次清晰、色彩也很豐富,尤其讓我們驚喜的是車廂材料格外用心,大面積烤漆、拉絲鋁面板和翻毛皮使得檔次感凸顯,座椅和方向盤皮質採用漸變色則帶來豐富的視覺感受。
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採用黑棕漸變的皮質包裹,不僅看上去很精緻,握感也飽滿舒適。橫輻上設有自適應巡航、多媒體系統的快捷按鍵,採用中文標識,體現對於中國使用者的關照,按鍵與滾輪的操控也非常順手。
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採用黑棕漸變的皮質包裹,不僅看上去很精緻,握感也飽滿舒適。橫輻上設有自適應巡航、多媒體系統的快捷按鍵,採用中文標識,體現對於中國使用者的關照,按鍵與滾輪的操控也非常順手。
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採用全新的UI介面,中央為車輛狀態,兩側圓形錶盤自然延伸到中央,增強立體感,各種資訊的區域劃分清晰,簡單易讀。在運動模式和ECO模式會有不同的主題顏色。
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採用全新的UI介面,中央為車輛狀態,兩側圓形錶盤自然延伸到中央,增強立體感,各種資訊的區域劃分清晰,簡單易讀。在運動模式和ECO模式會有不同的主題顏色。
中控屏配備12.8英寸可自適應旋轉螢幕,車機搭載DiLink3.0系統,內建8核處理器,執行速度流暢、反應靈敏,語音識別的準確度也相當高,UI介面也很大氣。360度全景影像除了支援2D和3D切換,還增加了透明底盤功能,提升了安全性。透過螢幕可以調節車輛的諸多硬體,包含多色氛圍燈顏色,還有DiPilot子系統功能。
中控屏配備12.8英寸可自適應旋轉螢幕,車機搭載DiLink3.0系統,內建8核處理器,執行速度流暢、反應靈敏,語音識別的準確度也相當高,UI介面也很大氣。360度全景影像除了支援2D和3D切換,還增加了透明底盤功能,提升了安全性。透過螢幕可以調節車輛的諸多硬體,包含多色氛圍燈顏色,還有DiPilot子系統功能。
擋杆臺做得很有檔次感,兩側採用大面積麂皮包裹,增加雙紅色縫線點綴,加上中央的鋼琴漆面板和銀色裝飾,無論觀感還是觸感,都很舒服。扁平的小尺寸擋杆居中佈置,造型與漢上的一致,啟動按鍵位於正後方。後方佈置了各種車輛輔助按鍵及駕駛模式(運動、經濟和舒適)功能。前方是帶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儲物格,取放手機略有些不便。
擋杆臺做得很有檔次感,兩側採用大面積麂皮包裹,增加雙紅色縫線點綴,加上中央的鋼琴漆面板和銀色裝飾,無論觀感還是觸感,都很舒服。扁平的小尺寸擋杆居中佈置,造型與漢上的一致,啟動按鍵位於正後方。後方佈置了各種車輛輔助按鍵及駕駛模式(運動、經濟和舒適)功能。前方是帶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儲物格,取放手機略有些不便。
中央扶手內部空間方正,配置了可移動的杯架和托架,空間利用更靈活。內部有專用的麥克風插口,隨車附帶有專用麥。前排兩個USB插口位於擋杆臺下方通道,還有Type-C介面和12V電源。
中央扶手內部空間方正,配置了可移動的杯架和托架,空間利用更靈活。內部有專用的麥克風插口,隨車附帶有專用麥。前排兩個USB插口位於擋杆臺下方通道,還有Type-C介面和12V電源。
副駕駛前臺部分的用料與配色都很豐富,有棕色皮質、銀色金屬飾條、搪塑軟膠、鋼琴烤漆飾板,還有麂皮面料,各種材質和配色在這裡組合顯得自然而融洽。副駕駛前方面板可主動發光,能根據氛圍燈改變色彩,還能夠實現副駕駛安全帶維繫提醒、開門預警、音樂播放、快速除霾功能的動態表達,還支援字幕的自定義設定,成為車廂人機互動很有趣的一個亮點。
副駕駛前臺部分的用料與配色都很豐富,有棕色皮質、銀色金屬飾條、搪塑軟膠、鋼琴烤漆飾板,還有麂皮面料,各種材質和配色在這裡組合顯得自然而融洽。副駕駛前方面板可主動發光,能根據氛圍燈改變色彩,還能夠實現副駕駛安全帶維繫提醒、開門預警、音樂播放、快速除霾功能的動態表達,還支援字幕的自定義設定,成為車廂人機互動很有趣的一個亮點。
前排採用一體式運動風格座椅,坐墊和靠背採用黑棕漸變的皮質包裹,與方向盤、門板扶手部分風格相同,座椅的造型也很好看,靠背側翼有肩部支撐,包裹感良好。皮面軟硬合適,內部的填充物也有適當的形變數,坐墊的承託性充足,整體的舒適度和人體工程都令人滿意。
前排採用一體式運動風格座椅,坐墊和靠背採用黑棕漸變的皮質包裹,與方向盤、門板扶手部分風格相同,座椅的造型也很好看,靠背側翼有肩部支撐,包裹感良好。皮面軟硬合適,內部的填充物也有適當的形變數,坐墊的承託性充足,整體的舒適度和人體工程都令人滿意。
後排座椅材質和配色與前排相同,靠背的角度可手動調節,適應不同坐姿。靠背有一定的側向支撐,坐墊的腿部支撐也比較充分。空間方面,侃哥身高172cm,腿部三拳多,頭頂空間一拳半,在車廂高度有所控制的前提下,能夠獲得良好的頭頂空間,說明比亞迪在車內空間利用率上做得越來越成熟。至於橫向空間,即使三個體型魁梧的人乘坐也沒有問題,寬體的優勢在這裡得到體現。配置了帶兩個水杯架的翻折扶手和三個獨立頭枕。
後排座椅材質和配色與前排相同,靠背的角度可手動調節,適應不同坐姿。靠背有一定的側向支撐,坐墊的腿部支撐也比較充分。空間方面,侃哥身高172cm,腿部三拳多,頭頂空間一拳半,在車廂高度有所控制的前提下,能夠獲得良好的頭頂空間,說明比亞迪在車內空間利用率上做得越來越成熟。至於橫向空間,即使三個體型魁梧的人乘坐也沒有問題,寬體的優勢在這裡得到體現。配置了帶兩個水杯架的翻折扶手和三個獨立頭枕。
配備了地臺式空調出風口,出風口造型與前排一致,下方設有兩個USB介面。地臺完全平整,對於後排乘客的腿部活動沒有任何影響。
配備了地臺式空調出風口,出風口造型與前排一致,下方設有兩個USB介面。地臺完全平整,對於後排乘客的腿部活動沒有任何影響。
車頂配置了全景天窗,採光與開啟面積都很大,內部遮陽墊為深色,遮光效果良好。
車頂配置了全景天窗,採光與開啟面積都很大,內部遮陽墊為深色,遮光效果良好。
尾箱空間縱深足夠,橫向將兩側輪拱凸起做了圓滑過渡,由於車身夠寬後端的橫向距離很充分,因為後風擋傾斜度較大,因此後端高度被佔用不少,呈現內高外低的狀態。常規狀態下容積為574L,足夠5個人長途旅行所需。後排支援4:6比例放倒,而且基本平整,最大容積可拓展至1477L。地板下方配置有非全尺寸備胎和換胎工具。這臺車還配置了電動尾門,只是尾門開啟角度不算大,侃哥站在尾門下方時已經接近觸頂。
尾箱空間縱深足夠,橫向將兩側輪拱凸起做了圓滑過渡,由於車身夠寬後端的橫向距離很充分,因為後風擋傾斜度較大,因此後端高度被佔用不少,呈現內高外低的狀態。常規狀態下容積為574L,足夠5個人長途旅行所需。後排支援4:6比例放倒,而且基本平整,最大容積可拓展至1477L。地板下方配置有非全尺寸備胎和換胎工具。這臺車還配置了電動尾門,只是尾門開啟角度不算大,侃哥站在尾門下方時已經接近觸頂。
駕駛與操控——動力足夠所需 底盤傳遞路感很豐富
動力方面,宋PLUS搭載了比亞迪全新的驍雲1.5T渦輪增壓發動機,這臺發動機採用全鋁缸體,技術方面採用輕米勒迴圈和350bar高壓直噴系統,還有高滾流進氣道和智慧熱管理系統,熱效率達到38%。最大功率為136kW(185Ps)/5500rpm,最大扭矩288Nm/1500-3700rpm,相比上代1.5T發動機提升約20%的動力效能。傳動方面,換裝了全新的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器,重點提升低速時頻繁換擋的平順性。
動力方面,宋PLUS搭載了比亞迪全新的驍雲1.5T渦輪增壓發動機,這臺發動機採用全鋁缸體,技術方面採用輕米勒迴圈和350bar高壓直噴系統,還有高滾流進氣道和智慧熱管理系統,熱效率達到38%。最大功率為136kW(185Ps)/5500rpm,最大扭矩288Nm/1500-3700rpm,相比上代1.5T發動機提升約20%的動力效能。傳動方面,換裝了全新的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器,重點提升低速時頻繁換擋的平順性。
怠速狀態下,發動機運轉的平順性還不錯,震動與噪音控制的還算得體。正常含油起步,發動機的轉速會提升到1200rpm上下,此時雖然還未到峰值扭矩平臺,但能感受到渦輪已經建立正向壓力,能夠輸出較為結實的扭力,推動車身顯得輕鬆自如。保持住油門,轉速在達到1500rpm時扭力更加充沛,隨後加速感覺就是一路上揚,完全能滿足日常駕駛的動力需求。如果想要獲得更爽快的加速,可以用加深油門,轉速會迅速爬升到3000rpm,此時扭力有爆發感,發動機的聲音會提高腔調,提速能夠獲得一些快感。
怠速狀態下,發動機運轉的平順性還不錯,震動與噪音控制的還算得體。正常含油起步,發動機的轉速會提升到1200rpm上下,此時雖然還未到峰值扭矩平臺,但能感受到渦輪已經建立正向壓力,能夠輸出較為結實的扭力,推動車身顯得輕鬆自如。保持住油門,轉速在達到1500rpm時扭力更加充沛,隨後加速感覺就是一路上揚,完全能滿足日常駕駛的動力需求。如果想要獲得更爽快的加速,可以用加深油門,轉速會迅速爬升到3000rpm,此時扭力有爆發感,發動機的聲音會提高腔調,提速能夠獲得一些快感。
這次試駕行駛的道路大多數是高速和鄉道,並沒有遇到擁堵狀態,因此我們並沒有體驗到反覆起步過程中雙離合變速器是否會出現邏輯問題。正常行駛,除了1擋與2擋之間銜接能感受到頓挫,其餘的擋位轉換都比較平順,在100km/h巡航時7擋轉速在1700rpm較低轉速,帶來更經濟的油耗。不過變速器的降擋動作設定的較為保守,即使深踩油門,也要停頓一下才會執行,彷彿在跟駕駛者確認——你是要提速對吧?這樣的體驗會帶來一些隔閡感。不過一旦開始執行降擋,它的擋位選擇還是很痛快,可以直降3擋把轉速拉到4000rpm以上,也可以順序降擋,這取決你瞬間踩油門的深度。
這次試駕行駛的道路大多數是高速和鄉道,並沒有遇到擁堵狀態,因此我們並沒有體驗到反覆起步過程中雙離合變速器是否會出現邏輯問題。正常行駛,除了1擋與2擋之間銜接能感受到頓挫,其餘的擋位轉換都比較平順,在100km/h巡航時7擋轉速在1700rpm較低轉速,帶來更經濟的油耗。不過變速器的降擋動作設定的較為保守,即使深踩油門,也要停頓一下才會執行,彷彿在跟駕駛者確認——你是要提速對吧?這樣的體驗會帶來一些隔閡感。不過一旦開始執行降擋,它的擋位選擇還是很痛快,可以直降3擋把轉速拉到4000rpm以上,也可以順序降擋,這取決你瞬間踩油門的深度。
底盤採用前麥弗遜獨立式+後多連桿獨立式組成的懸掛組合,但是在調校上顯得很“歐系”,選擇了豐富的路感模式,在平直道路上也能傳遞較多的震動到車廂,這點讓我們感覺有些奇怪,畢竟這臺車的動力輸出並不暴力,這樣的設定給人感覺是動力與底盤有些分裂,而且我們認為大多數目標使用者對於舒適性的需求會更多,幸好這臺車座椅真的很舒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適感。當然,這樣的懸掛設定在山路中顯現出一定的優勢,在頻繁的左右轉彎中,車身側傾抑制到位,而且低重心寬車身帶來的穩定性尤其高,根本不像在駕駛SUV,反而有轎車的味道。還有,方向盤的轉向手感也不錯,指向準度高,助力設定合理,有一定的可玩性,如果動力的響應再積極些,車輛在彎道中的操控樂趣可以更多些。
底盤採用前麥弗遜獨立式+後多連桿獨立式組成的懸掛組合,但是在調校上顯得很“歐系”,選擇了豐富的路感模式,在平直道路上也能傳遞較多的震動到車廂,這點讓我們感覺有些奇怪,畢竟這臺車的動力輸出並不暴力,這樣的設定給人感覺是動力與底盤有些分裂,而且我們認為大多數目標使用者對於舒適性的需求會更多,幸好這臺車座椅真的很舒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適感。當然,這樣的懸掛設定在山路中顯現出一定的優勢,在頻繁的左右轉彎中,車身側傾抑制到位,而且低重心寬車身帶來的穩定性尤其高,根本不像在駕駛SUV,反而有轎車的味道。還有,方向盤的轉向手感也不錯,指向準度高,助力設定合理,有一定的可玩性,如果動力的響應再積極些,車輛在彎道中的操控樂趣可以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