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的他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11月26日,遼寧大連

36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即將回歸正常生活

然而就在同一天

大連康復中心醫療保障組副組長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副院長沙琳

因過度勞累,導致心源性猝死

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7歲

47歲的他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

沙琳(左一)與同事討論籌備大連康復中心建設事宜

連續14天堅守在抗疫一線

全力協調籌集醫療物資

他留下手機裡每天近200條

通話和微信溝通記錄

留下筆記本中密密麻麻的

工作要點和思路

留下院區內忙碌奔走的足跡……

翻看沙琳的微信朋友圈

最後的一條是11月24日

他轉發了一條醫護返程的影片並配文

“聞道凱旋乘騎入

看君走馬見芳菲”

47歲的他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

“我記得非常清楚

11月13日,是個週六

我們正吃飯的時候

他突然接到工作電話

扔下飯碗,拿起外套就跑出去了”

沙琳妻子郭然回憶說

11月15日,經國家專家組論證

附屬第三醫院被緊急徵用

作為大連康復中心收治康復期人員

“從此我就沒怎麼在家見到他這個人”

47歲的他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

沙琳(右)與同事籌備大連康復中心建設

11月17號,沙琳回來很晚

疲憊中透著興奮地告訴妻子

終於配齊了一個病區的醫療物資

可以收患者了

那天晚上,沙琳高興得不得了

還掏出手機給郭然看

一天就在病房樓裡走了兩萬一千步

同事回憶,沙琳常對團隊講

“病毒不會休息

疫情不會給我們喘息的機會”

他帶領團隊在短短3天時間內

緊急籌集各類物資200餘種

短時間內迅速建立起相關管理制度

到11月26日

大連康復中心開放4個病區

接收了135名新冠出院康復人員

47歲的他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

大連康復中心工作人員迎接第一位康復人員入院(左四為沙琳)

11月25日

是沙琳近20天回家最早的一天

“他晚上7點多到家

可剛進門電話就響了

工作到晚上10點多

他說實在堅持不住了

和女兒說了會兒話後

沒洗漱便倒在床上睡著了”

這是沙琳這些天來

唯一一次與家人好好說的幾句話

第二天早上7點,沙琳前往工作地點

當天下午,同事怎麼也聯絡不上他

最後,醫院司機在停車場找到了人

“我開啟他的車門

他側躺在駕駛座上

怎麼呼叫都沒反應

手機就掉在副駕駛座位上”

隨後10個多小時的搶救

奇蹟沒有出現

47歲的他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

2020年1月27日,沙琳所在放射科黨支部黨員簽署抗疫請戰書

工作23年,入黨17年

沙琳醫德醫風高尚,業務出眾

卻鮮有榮譽稱號

原來,每次評優時

他總是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總推說“下一次、下一次”

大家也以為還有很多機會

沒想到永遠沒有“下一次”了

“我這幾天收拾他的衣服

好幾件衣服上都彆著黨員徽章

作為一名黨員,他十分自豪”

妻子郭然說

2010年開始,沙琳被聘為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碩士研究生導師

他的學生呂建波說

“沙老師像老師又像父親

三年來,沒發過一次火”

就在去世前一天

沙琳還為呂建波指導了論文寫作

“儘管他很疲憊,但看我遇到了困難

還是關切地安撫我的情緒

最後一通電話,還是我在麻煩他”

47歲的他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

沙琳與學生親切交流

在妻子郭然的手機裡

存著很多一家三口的日常照片

每一張都笑得眼眉彎彎

11月27日凌晨5時11分

從殯儀館回來後

沙琳的女兒給父親的微信留了言

雖然明知道再也收不到父親的回覆

她還是給父親的手機發出了訊息

17歲的女兒彷彿一夜長大

開始為母親遮風擋雨

47歲的他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

女兒給沙琳的微信留言

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辛苦

都是為了換回這歲月靜好

斯人已去,英名長留

我們會記住沙琳

記住他的不懈追求和赤膽忠心

去延續、去發揚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38 字。

轉載請註明: 47歲的他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