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斯托爾滕貝格(右三)在特魯多(左三)等人陪同下,參觀位於加拿大劍橋灣的北部預警系統雷達站。
隨著氣候變暖以及全球競爭加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準備開闢新“戰場”,加大在北極地區軍事存在。近期,北約國家透過多種舉措在北極地區“刷存在感”,引發俄羅斯等國警覺和不滿。在此背景下,極地戰略博弈或將進一步加劇。
北約高調進軍北極
綜合外媒相關報道,北約國家近期主要從兩個方面在北極地區“刷存在感”。
北約秘書長首訪極地。當地時間8月25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等人陪同下,訪問該國努納武特地區劍橋灣。北約網站刊文稱,這是北約秘書長首次訪問加拿大北極地區。斯托爾滕貝格聲稱,北極地區是俄羅斯導彈攻擊美國的最快路徑,對於保障北約集體安全至關重要。他在加拿大《環球郵報》撰文稱,“俄羅斯導彈或轟炸機通往北美的最短路徑就是北極上空”,這使得北美防空司令部對北美和北約至關重要。他表示,近年來,一些國家對北極地區的關注度不斷增加,比如,俄羅斯大幅加強相關軍事活動。
美國政府首設北極大使。8月26日,美國宣佈計劃設立北極大使一職,取代此前的北極事務協調員。這一計劃如落實,則標誌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俄羅斯、瑞典、美國8個北極國家,均在北極設有大使。據悉,北極大使將負責在北極地區推廣美國政策,與其他國家以及當地原住民溝通,並與美國機構、企業、政府部門等保持密切合作。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帕特爾表示,設立北極大使將提升此前北極事務協調員一職地位,推進美國在北極地區的政策,加強與其他北極地區國家、原住民及利益相關者的交往。“一個和平、穩定、繁榮和合作的北極地區,對美國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是國務卿布林肯的優先事項之一。”
外界反應不一致
對於北約近期持續在北極“刷存在”的行為,外界反應較為迥異。
北約國家“秀團結”。對於斯托爾滕貝格訪問加拿大北極地區,加拿大通訊社評論稱,渥太華長期以來對北約過多介入其北極事務的“牴觸”態度似乎有所鬆動,即便加拿大沒有完全敞開大門。加拿大曼尼託巴大學北美安全問題專家查倫認為,斯托爾滕貝格訪問北極地區,更多是北約內部團結的象徵,而不是實際訊號。加拿大廣播公司稱,據專家分析,加拿大過去之所以在北極事務上與北約合作意願不高,是因為不想激怒俄羅斯,同時也有保護國家主權的考量。
俄羅斯發聲譴責。針對斯托爾滕貝格“因俄在北方的軍事能力對北約構成戰略性挑戰,北約欲擴大在北極部署”的言論,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將北約有關言論視為北約與俄羅斯在北極地區對立的意願。總體而言,俄方對斯托爾滕貝格的言論持負面態度,將以適當方式保護自身利益。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表示,斯托爾滕貝格的相關言論,是對莫斯科利益的威脅。科薩切夫指出,過去5年,北約在北極地區的軍事活動增加了1倍多。可以說,正是向北極地區進軍的北約,威脅了該地區的安全。
極地博弈或加劇
總的來看,北約近期在北極地區的諸多舉措,主要是著眼極地重大戰略價值,試圖將其變成北約價值觀和利益區域。斯托爾滕貝格坦言,氣候變化增加了北極的重要性,隨著海冰融化、更多水域露出,經濟和軍事活動的可行性都將增加。未來,伴隨北約介入力度持續加大,北極地區的戰略博弈或將更加激烈。
戰略圍堵或加劇。外界評論認為,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北約國家以及歐盟,均已提出各自北極戰略。這些國家大多將俄羅斯作為一個既要接觸又要防範的物件。目前,在北極理事會8個成員國中,只有芬蘭、瑞典和俄羅斯不是北約成員國。下一步,芬蘭、瑞典“入約”將加強北約在北極地區的影響力。屆時,俄羅斯將在北冰洋被北約國家“包圍”。伴隨著北約持續加強在北極地區軍事存在,北極地區正在成為俄與北約新的對峙場所。
軍事對抗或升級。值得注意的是,相關國家對北極地區的爭奪,正在從資源競爭轉變為軍事博弈。美國國防部發布的新版《國防戰略》將北極作為“國防要務”,強調其對美國國家安全十分重要。今年6月,美國陸軍組建新的空降師——駐紮在阿拉斯加的第11空降師,專門從事北極作戰。當地時間8月10日,俄羅斯北方艦隊宣佈將在北極地區進行軍事訓練。正如俄羅斯非常任大使、俄羅斯北極理事會高階官員科爾丘諾夫所言,北極地區正在變為軍事行動的“國際舞臺”。未來,美俄在該地區的軍事衝突烈度或將進一步提升,有關動向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