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子倩)“經濟和社會政策的制定,不僅僅取決於經濟規律和社會規範,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制定及執行這些政策的重要人物。這些人物的出現和作為,既帶有歷史的必然性,也創造了歷史的偶然性。這是我們理解經濟社會發展程序不可或缺的一個研究角度。”在譯著《漢斯·蒂特邁爾:構建德國和歐洲經濟秩序的一生》中文版前言中,中國歐洲學會榮譽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學部主任周弘寫道,“在德國當代經濟史中,漢斯·蒂特邁爾就是這樣一個對歷史程序產生影響的人物。”
由中國歐洲學會經濟研究分會、社科院國際學部和歐洲研究所登峰計劃“歐洲經濟”重點學科主辦,社科院歐洲研究所、中德合作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承辦的《漢斯·蒂特邁爾:構建德國和歐洲經濟秩序的一生》新書釋出暨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北京舉行。該書作者約阿辛姆·阿爾格米森和譯者代表、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胡琨與會,介紹該書及翻譯出版情況。
漢斯·蒂特邁爾(Hans Tietmeyer,1931年8月18日-2016年12月27日),是德國著名經濟學家和經濟界、政界的重要人物,曾在聯邦經濟部任副處長、分管司司長、經濟政策司司長、聯邦財政部常務副部長、德國聯邦銀行副行長和行長。蒂特邁爾被視為德國市場經濟復興的核心人物,在德國經濟政策20世紀70年代的轉向、80年代的結構性改革、兩德貨幣聯盟和歐元區建立等過程中,他都發揮了關鍵作用。
1970年代,德國全面調控過度,凱恩斯主義惡果逐漸顯現,滯漲問題突出,蒂特邁爾是德國經濟政策從凱恩斯主義轉向供給導向、重新迴歸市場經濟的重要檔案“拉姆斯多爾夫檔案”的實際起草人。“拉姆斯多爾夫檔案”在聯邦德國經濟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至今仍被視為德國經濟政策的準繩。
作為聯邦財政部常務副部長,蒂特邁爾是1980年代德國財政整頓和減稅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實際操盤手。擔任聯邦銀行副行長和行長後,他又在兩德統一和歐洲貨幣聯盟的秩序政策架構中留下深刻的印記。社會市場經濟這一年輕的經濟模式最終能在今天的德國落地生根,蒂特邁爾功不可沒。歐洲央行前行長讓-克勞德·特里謝說:“蒂特邁爾運作德國聯邦銀行的方法影響了歐洲中央銀行的模式,德國和歐洲有很多要感謝他的地方。”
《漢斯·蒂特邁爾:構建德國和歐洲經濟秩序的一生》一書細緻地梳理了的一生。每一項經濟政策出臺之前的基本形勢如何,他如何評估、如何實踐,實踐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他如何思考與應對,形勢如何發展,結果如何……該書也被視作一部德國過去近百年的經濟史。
“翻譯這本書並非易事。”中國歐洲學會會長、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仲平在該書釋出會上表示,需要對德國曆史、歐洲歷史有很深的瞭解,才能體會、領悟蒂特邁爾的真實想法。周弘則在該書中文版前言中說,對各種歷史資料、對歷史學和經濟學方法的嚴謹、靈活運用,是這部傳記的一大特徵。但這部傳記的更顯著特徵是,作者將傳記主人公的故事融入歐洲和德國的時代變遷之中,展示個人的態度與作為,並反襯重大歷史事件。在入微描述和侃侃而談中,傳記主人公的遠見卓識躍然紙上;而能夠洞察他人遠見的人,自身也必有遠見。
在經濟學家吳敬璉看來,“這本書無疑值得所有關注中國經濟如何克服障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人們認真閱讀,從他山之石中得到有益於自己的啟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