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4種“親子關係”害苦孩子,很多父母后悔太晚看到!
很多父母最喜歡在子女面前唸叨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然而,孩子長成什麼樣,和父母在家的表現是分不開的。
與其成天在孩子面前意有所指:“你看看某某家的某某……”,不如反過來回答一個問題:
“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
要知道,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一生的學校。
你是怎樣的父母,對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
以下四種做法,看看你有沒有中?
聽朋友說過一件小事:
朋友有個關係不錯的同事,什麼都好,就是對孩子太嬌縱。
孩子想要什麼,只要開了口,沒有不給的。
慢慢地,小孩連“我要”也不說了,碰見想要的,直接上手就拿,而家裡人仍然滿足他的一切要求。
只拿自家的倒也罷了,可這小孩習慣了“我要什麼就有什麼”的思路,漸漸開始對別人也這樣做。
在學校看見同學好看的文具,往往不問自取,別人不給,就把人家的書桌課本畫花。
還有出門逛個商場,看見什麼感興趣的,也是直接自顧自拆包裝,留下父母在後面一邊道歉一邊付款。
但他還是習慣於搶別人的,其實並不是真的需要,只是因為被父母慣出了索取欲,也失去了什麼該取、什麼不該取的分寸。
什麼都給的父母,他們錯在把“滿足慾望”等同於愛的表達。
然而,慾望不可能有止境。要什麼就給什麼,其實是給孩子灌輸了無止境索取和不勞而得的觀念。
這種做法養出的孩子,要麼是白眼狼,要麼是永遠無法獨立生存的巨嬰。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需要正確的教育來引導。
理智的父母懂得什麼該給、什麼不該給,也會讓孩子明白什麼該得、什麼不該得。
畢竟,孩子最後總是要靠自己的翅膀飛翔。
總是強調自己的犧牲
有這樣的家長,總是把“要不是為了你”放在嘴邊,十句不離自己的犧牲。
可曾想過,孩子甚至並不能自己選擇,卻被動地成為了一個虧欠者,在每一句“我為你做了這麼多”裡,被羞慚和內疚深深折磨。
羅素在《幸福之路》中談到:
做父母的不是應該儘可能地為孩子多做些事情,凡是自我犧牲的父母,往往對孩子極端自私,會從感情上掌握住孩子,過分的牽掛往往是佔有慾的偽裝。
單元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第三個故事《茉莉的最後一天》,講述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女孩茉莉,有一天突然跳下陽臺,永遠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高學歷的媽媽一直為了當年沒有繼續深造的事情耿耿於懷,她拼命給孩子們施加壓力;
甚至用監控器監視孩子的行為,還總是強調“如果我沒有生你的話,我現在早就是教授了。”
茉莉考了好成績,她要攬去所有功勞:
“要不是我這樣盯,你以為你可以考第一名?”
連孩子上學時給車費,也要說一句:
“你的這些計程車費都是我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好好唸書,不然就不孝啊!”
而在這種聲音下,被吞噬了性格、喜好和自我的茉莉,一點一點滑進深淵,承受著痛苦與絕望的煎熬。
早在跳樓之前,她就不止一次地拿起刀去割自己的手腕。
豆瓣上有篇評論說:
茉莉是內向的、敏感的,她把一切都埋在心底。
但她不能報復為自己付出了一切的母親,所以只好在自己的手腕上割下一刀又一刀。
愛,從來不是犧牲,而是本能。
父母過分強調自己的犧牲,會讓孩子喘不過氣來。
忽視情感上的陪伴
認識一位單親媽媽,早年遇人不淑,離婚以後帶著女兒獨自打拼,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無疑,這位媽媽是非常優秀的,但此前婚姻的不幸,使她變得異常缺乏安全感;
總是希望靠自己給女兒最好的一切,於是全身心投入事業,經常整日地奔波,總是在拼命賺錢。
小女孩哭過鬧過,最後只能慢慢習慣,也漸漸知道了:
媽媽不會出現在我的家長會上,媽媽會忘記我還沒有吃晚飯,媽媽會不記得我的生日……
這位媽媽欣慰於孩子的懂事,卻在後來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起,孩子和自己漸漸疏遠了。
當自己提出給她補一份生日禮物時,孩子想了半天,最後卻小心翼翼地說,媽媽工作很辛苦了,我不要禮物也可以。
缺愛的孩子長大了,往往在友情和愛情中更加被動,甚至習慣於討好。
因為“需要先付出、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得到關心”的想法,已經深植於ta的心中。
做父母的,一定要好好將自己的愛傳達給孩子,不僅在生活中不要缺位,情感上也不要缺席。
要知道,情感富足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愛自己。
家長教會孩子什麼是愛,其實就是給了孩子一筆珍貴的財富。
一個懂愛的孩子,往往溫柔而強大。
愛貶低和否定孩子
蔡康永曾經說過:
“批評的目的在於打動對方,使得對方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回到正確的軌道上,而不是貶低對方。”
在生活中,我們都討厭那些口無遮攔、對他人總是否定的人。
無他,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太累,也太消耗自己了。
可是很多父母,在外懂得照顧他人的感受,回到家裡卻張口就數落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確做錯時,適當批評無妨。
但永遠只有否定,一開口就是貶低的話語,給孩子心裡帶來的打擊是不可想象的。
言語傷人,甚於刀戟,有些話說出就忘記了,可是傷害不會消失。
就像釘滿釘子的木板,即使拔去釘子,也會留下無法消去的傷口,和經年難褪的痛楚。
孩子對父母有著天然的信任和依賴,沒有人一開始就是自卑的,但父母的反覆否定,會在孩子心中深深烙下“我很差勁”的認知。
這種原生自卑,會將來自童年的陰影帶往一生。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孩子尤其希望得到來自父母的認可。
與其用冰冷的否定摧毀孩子的期待,不如用溫和的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變成越來越璀璨的自己。
真正智慧的父母,懂得在該嚴厲的時候嚴厲,該溫柔的時候溫柔,畢竟我們都在成長的過程中。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家是成長的課堂,也是溫暖的港灣。
孩子在跟你相處時,應該是最放鬆和快樂的,而不是痛苦不堪的。
在教養孩子這件事上,物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都在日常相處中。
家長縱容孩子無止境地索取,孩子就永遠學不會自食其力;
家長總是對孩子強調自己的犧牲,孩子的整個童年都揹負著內疚和負罪感;
家長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以後也不知道如何去愛別人和愛自己;
家長讓孩子天天聽著貶低和否定,孩子一生都活在“我很差勁”的陰影裡。
愛不可過度,也不可缺位。
希望看到這裡的你,能夠做一位亦嚴亦慈的家長,多些理解和陪伴,多些寬容和鼓勵。
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