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城市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概念,但對於很多小島嶼國家而言,它們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打造這樣一個海上漂浮城市。”近日,小島嶼國家聯盟(Alliance of Small Island States,AOSIS)主席、安地卡及巴布達常駐聯合國代表沃爾頓·韋伯森(Walton A Webson)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為應對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南亞島國馬爾地夫正在建造一座海上漂浮城市,建成後可容納20000人居住。與此同時,韓國港口城市釜山也正在建造漂浮城市,這也是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永續人工浮島的首個試驗地點。
對於島嶼國家和低窪海岸線國家而言,海平面上升是關乎生死存亡的一個問題。聯合國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是每年3.6毫米,比上個世紀快了兩倍多。若是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強勁增長,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能超過1米。
“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對許多小島嶼國家構成了生存威脅,它們面臨著被海洋吞沒的風險。”韋伯森表示,面對這一嚴峻挑戰,許多小島嶼國家卻嚴重缺乏緩解和適應挑戰的能力,其中資金缺乏尤為明顯。
對此,國際社會加大對小島嶼國家的氣候適應援助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國際社會攜手努力,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以內。“要實現這一點,光靠語言和承諾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行動、行動、行動!”韋伯森強調。
小島嶼國家聯盟(AOSIS)成立於1990年,是一個低海岸國家與小島嶼國家政府間組織,其宗旨是加強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聲音。目前,AOSIS共有39個成員國,包括馬爾地夫、斐濟、湯加、古巴、海地等。
小島嶼國家聯盟主席、安地卡及巴布達常駐聯合國代表沃爾頓·韋伯森。受訪者供圖
應對海平面上升,將升溫控制在1.5℃至關重要
新京報:報告顯示,20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了大約20釐米,目前仍以每年3.6毫米的速度加速上升著。海平面上升如何影響著小島嶼國家?
沃爾頓·韋伯森: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對許多小島嶼國家構成了生存威脅,它們面臨著被海洋吞沒的風險。
過去這些年來,我們看到很多島嶼的土地被淹沒、海岸被侵蝕,還有風暴對基礎設施和海洋生態系統的災難性影響。如果任其發展而不採取有效行動,未來30至50年內,很多島嶼可能會徹底被吞沒,不復存在。這是我們最大的擔憂。
新京報:作為小島嶼國家的主要“發言人”,AOSIS在幫助應對氣候變化這個問題上做了哪些工作?
沃爾頓·韋伯森:自1990年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在不懈地發出警報,強調氣候變化對小島嶼國家和低海岸國家的破壞性影響。在UNFCCC(《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框架內,我們致力於為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公民在我們這個地球上維持其生存的權利而戰。
AOSIS是“1.5℃ To Stay Alive”(讓1.5℃的可能性活下來)的首批倡導者之一,在推動國際社會關於全球升溫目標談判方面有重要影響力,尤其是在推動達成《巴黎協定》方面。當然,旅程還遠未結束。
在去年的COP26上,我們看到許多國家最終承認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內至關重要,但是仍有許多遺憾,尤其是在建立專門的“損失與損害資金機制” (Loss and Damage Facility)方面未取得具體進展。因為我們必須做出一些妥協,才能正式透過《格拉斯哥氣候協議》。
但是,需要明確的是,將升溫控制在1.5℃不是勝利,即使是保持在這個升溫幅度,我們也將持續遭受損失,有的甚至是災難性的。對於我們小島嶼國家來說,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太高了,我們是這場並非我們造成的危機的主要受害者。這就是為什麼AOSIS致力於為我們這些島嶼國家的生存而戰,並追究歷史主要排放大國責任的原因。
新京報: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對於小島嶼國家為何尤為重要?
沃爾頓·韋伯森:研究表明,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1.5°C和2°C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大不相同。
若是超過1.5℃達到2℃,這意味著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將再上升10釐米。與此同時,極端熱浪持續的時間會更長,幾乎所有熱帶珊瑚礁都將處於危險之中。
而海平面持續上升將意味著我們這些島嶼國家的生命和生計遭到破壞,特別是太平洋島國和其他依賴旅遊業的島國經濟體。它也將意味著淡水資源的枯竭,並嚴重影響到農作物產量。
氣候變化是最大挑戰,資金問題是大難題
新京報:對於小島嶼國家而言,氣候變化是目前其面臨的最大威脅嗎?
沃爾頓·韋伯森:毫無疑問,是的。21世紀的世介面臨著很多危機,氣候危機無疑是最顯著的危機之一。而在這方面,小島嶼國家將成為主要的受害者。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小島嶼國家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依賴程度最高,排放量最少,但我們卻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氣候變化可能讓我們失去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傳統,甚至我們的生命。
新京報:在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時,小島嶼國家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沃爾頓·韋伯森: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我們正在努力應對,但我們的國家規模小、地理位置特殊、資源非常有限。簡言之,我們嚴重缺乏緩解和適應挑戰的能力。
最大的困難還是資金問題。防災減災的成本非常高,不管是建造海堤,還是建立新的基礎設施以阻擋海水侵蝕,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
從內部來說,每年因為熱帶氣旋造成的GDP損失佔到3.7%,這種無限的迴圈消耗了我們開展適應工作所需的資源。從外部來說,我們難以獲得貸款,且相比之下,為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批准的綠色氣候基金(GCF)資金最少,僅佔到總資金的4%。此外,發達國家承諾的每年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也一直未能實現。
目前我們正在聯合國系統內努力建立一個財政資助體系,讓國際金融機構和其他合作伙伴能夠幫助我們解決資金問題,以有效應對和緩解氣候變化給小島嶼國家及其人民帶來的影響。
面對全球氣候危機,需要加大行動力度
新京報:國際社會應該做些什麼來幫助那些面臨著生死存亡威脅的小島嶼國家?
沃爾頓·韋伯森:我們其實已經提出一系列國際社會應該共同合作的領域。首先,在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中,我們已達成一致,努力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內,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其次,自2009年以來我們已一再呼籲發達經濟體增加對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技術支援,以幫助它們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當時提出的目標是每年1000億美元,但實際上一直沒有達到,而目前我們需要的資金會更多。
第三,我們一直呼籲國際社會淘汰化石燃料補貼,尤其是G20、G7國家,從而推動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對大氣的汙染。
此外,我們希望國際社會能回應我們關於建立“損失與損害資金機制”的呼籲,推動那些應當承擔溫室氣體歷史排放主要責任的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小島嶼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提供應對損失與損害的資金。
新京報:自去年COP26以來,你認為全球氣候行動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嗎?在今年即將在埃及舉辦的COP27上,AOSIS的焦點會是什麼?
沃爾頓·韋伯森:我相信我們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認識到了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但是,最重要的仍然是行動。正確的認識讓我們走在正確的軌道上,但行動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目前來看,國際社會的行動顯然還是不夠的。
我們認為,在今年的COP27之前,所有國家都必須提出更具雄心的NDCs(國家自主貢獻)減排目標,因為我們必須努力實現到2030年將碳排放量減半的目標,才能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內。
在今年的COP27上,我們將繼續推動建立“損失與損害資金機制”,呼籲發達經濟體實現其每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的承諾。此外,我們將聚焦在去年格拉斯哥COP26會議上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如化石燃料補貼等相關問題。
對於氣候變化這個全球性危機,我們必須意識到,空洞的語言和承諾正在扼殺我們的現在和未來,唯一的出路在於強有力的氣候行動和氣候正義的實現。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