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試圖透過近日的亞洲之行向日韓兜售“印太經濟框架”,打造“反華陣線”。正值美國推進“印太戰略”之際,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從5月26日開啟為期10天的外訪,前往斐濟等南太島國和東南亞國家東帝汶,而這次出訪也引起了外界極大關注。
在5月24日的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宣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將於5月26日至6月4日應邀對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薩摩亞、斐濟、湯加、萬那杜、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等八國進行正式訪問,對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進行“雲訪問”,同庫克群島總理兼外長、紐埃總理兼外長舉行影片會晤,並在斐濟主持召開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
去年,首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以影片方式舉行,並同意將這一會議機制化。今年,第二次外長會如約而至,預計將為地區合作打造更多新亮點。
中國長期以來將發展中國家作為外交的基礎,並在新形勢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其要義在於堅持普惠包容,關注發展中國家特殊需求,尤其是困難特別大的脆弱國家,而東帝汶以及不少太平洋島國恰屬這類群體。
眼下新冠疫情仍在肆虐,俄烏衝突、全球通脹、產業鏈斷裂、美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等為世界經濟增添不確定性。因此,疫後復甦、防災減災、加強產業合作等內容可能仍是王毅此行的重要話題。
王毅外長此行將繼續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與南太島國“藍色太平洋”發展計劃對接,增進政治互信,一方面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注入新動力,一方面提升南太島國自主發展能力。
而王毅外長此次出訪,正值拜登推進“印太戰略”之際,且美日印澳剛舉行完“四國峰會”,而此次峰會,雖沒有明確提及對於中國的針對性,但處處顯示出“遏制中國”的野心。基於這樣的背景下,太平洋島國以其特殊的海域位置和地緣意義,成為美國拉攏的物件,更被澳大利亞視為“後院”,一度無人問津的太平洋島國似乎正成為西方爭搶的“香餑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王毅外長出訪的當天,澳大利亞新任外長黃英賢訪問斐濟。這將是黃英賢擔任外長後的首次單獨出訪,而黃英賢此次出訪也被一些媒體解讀為澳大利亞新政府有意與中國“爭奪影響力”。
此前,在今年的4月19日,經中所兩國政府批准,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和索羅門群島外長馬內萊已分別代表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了中所政府間安全合作框架協議。而西方媒體還藉此渲染聲稱,繼中所安全協議後,中國外長此行可能宣佈與吉里巴斯或其他南太國家簽署又一項安全協議。
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正常合作出言指責、干擾破壞,無非是出於地緣政治私利,希望將南太島國綁上大國競爭戰車,是典型的以“太平洋家庭”之名,行“門羅主義”之實。
何況拜登政府都能組團美日印澳四國來亞洲耀武揚威,那中國去南太平洋島國跟10個國家開個會怎麼了?這點很明確,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勢,拜登想盡辦法想要遏制中國的發展,對此,我們一定要早做打算,中國的影響力是一定要走出去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積極的走出去,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外交,這樣我們的朋友才會多,敵人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