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好訊息,你第一個想告訴誰?
大人的選擇很多,愛人、朋友、父母……
可孩子有好訊息時,第一個想要告訴的,
一定是父母!
因為你是他心裡最重要的人。
——凱叔
文 | 夏天
江蘇,連雲港,一名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男孩考了97分,他激動地跑到家裡的監控面前向媽媽報喜。
可惜,媽媽沒有及時回應他。
小男孩的開心和快樂,瞬間消失不見。
原來,媽媽當時手機沒電了,錯過孩子這次「報喜」,她也萬分自責。
心理學者李雪說:「語言是很奇妙的東西,父母的回應反映了教育方式的選擇,更反映了親子關係的質量。」
小男孩想用自己的好成績獲得媽媽的肯定、讚許、和鼓勵。
而媽媽也希望自己積極的回應,能夠給予孩子愛的確認和滋養。
然而,很多父母恰恰忽略了這一點。
當孩子興高采烈地想要告訴你一件學校發生的趣事,你低著頭處理工作,隨口附和:「知道了,寶貝,媽媽正在忙,你先去自己玩會兒好嗎?」
當孩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為你準備了一份禮物,你隨便瞄了兩眼,放在了一邊。
你以為這是小事,你不在乎,孩子也不會在乎。
殊不知,父母在孩子心裡的地位是最重要的。
而父母的回應,就像是一道光,可以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忽視孩子的內心,是對孩子的傷害一位心理諮詢師曾講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7歲的小女孩,膽子很小,對什麼事情都沒有熱情。
她在學校的時候,神情木訥,還經常被別的小朋友欺負。
女孩的媽媽很苦惱,她對女兒也盡心盡力,但真的不知道女兒為什麼會這樣。
然而,心理諮詢師卻在女孩的一篇日誌中找到了答案。
有一天,女孩跟媽媽說:「我不想練琴。」
媽媽說:「你要是不練琴,就不是我的孩子。」
心理諮詢師告訴媽媽,孩子不想練琴,其實只是一種情緒,媽媽卻忽視了孩子內心這種情緒,還用語言逼迫孩子。
久而久之,在女兒看來,「媽媽只關心練琴,根本不關心我。」
記得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經對1511名兒童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
在身體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視這四大暴力行為中,「忽視」導致兒童抑鬱焦慮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父母忽視孩子的感受,只以自我為中心評判孩子。
那麼,孩子為了迎合父母,就只能壓抑自我。
而壓抑自我的結果,就是傷害自信,進一步打擊主動性,讓孩子失去興趣。
孩子,永遠把父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他們的每一種情緒,每一個問題,每一次叛逆,都是在試探,在渴望父母的回應。
好的回應,是對孩子內心的滋養心理學教授雪莉·蓋博在研究家庭關係中總結出了4種常見的回應方式,結果發現:
不同的回應方式帶來不同的關係質量,有的回應方式會破壞關係,有的則能大大提升質量。
前幾天,去閨蜜家做客。
傍晚的時候,閨蜜的兒子從幼兒園回來了。
他一進家門,就飛奔過去,掛在閨蜜身上,嘰嘰喳喳地跟閨蜜說話。
從他今天吃了什麼,上了什麼課,學到了什麼東西,一直講到班裡的誰和誰打架了,誰和誰和好了……
閨蜜認真地聽著兒子小嘴吧吧嗒,不時親親他的小臉。
看著此情此景,我很是感慨。
以前女兒回家也會對我講她今天學會了什麼,而我十年如一日的回答都是「你真棒」。
可是閨蜜卻會對孩子說:「這個你都學會了,真厲害,講給媽媽聽一聽好不好?」
我用三個字就結束的聊天,閨蜜卻別出心裁地幫孩子複習,啟發他的思考,並讓他在愉快的交流中得到了更多自信和動力。
以前女兒也會告訴我,班裡的誰誰誰闖禍了,我只會立刻很警戒地告訴女兒:「你可不能這樣,知道嗎?」
可是閨蜜卻會很詳細地問孩子:「為什麼呀,你怎麼看?」
閨蜜把整件事的主動權和判斷權都交給了孩子,她認真地聽孩子的分析,用旁觀者的身份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表達觀點:「寶貝,你說的是對的,媽媽相信你。」
看著閨蜜和兒子甜蜜的互動,想想我與女兒漸漸冷卻的關係,我終於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就像張德芬所說得那樣:
孩子天生就是最敏感的小雷達,
父母表面上怎麼說、怎麼做,
都不如讓他們在能量層面、心理層面,
感受到的東西來得有說服力。
給孩子生命最好的滋養,是確認他的感受。
與孩子共振,與孩子共鳴,讓孩子有十足的存在感,這才是好的回應。
而好的回應,會滋養孩子的內心,讓孩子的內心生出一股源源不斷的暖流。
這股暖流是自信、是勇敢、是快樂、是一顆陽光向上的堅韌的心。
父母的回應,影響孩子的一生弗洛伊德和羅傑斯,他們是心理學兩大流派的領軍人物。
他們有很多截然相反的觀點,卻有一個觀點不謀而合:一個人早年與父母的互動,對其心理成長至關重要。
董卿小時候最怕的就是吃飯,因為父親總是會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她想考藝校,父親強烈反對,甚至用言語挖苦她:「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
父親總是帶著挑剔的眼光看待她,這讓董卿很受傷。
她說:「我就像輪子上的倉鼠,總是忙於滿足父親的各種決定,也總是無法達成父親的各種期待。」
父親的冷酷和嚴厲,讓董卿從小到大都沒有安全感。
這種不安全感讓她總是苛求自己,生怕哪裡做得不好。即便現在功成名就,她每每談起童年都會忍不住紅了眼眶。
教育學家張文質曾經在《奶蜜鹽》中提及:
每一個孩子的一生,都需要奶、蜜、鹽這三種營養。
奶,是父母充分的愛,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永遠不缺乏安全感。
蜜,以鼓勵和讚賞為主,讓孩子肯定自我的價值,奠定一生的自信。
鹽,幫助孩子在鍛鍊中去決策,去承擔,去把控自己的生命節奏。
李佳琦從小喜歡打扮,因此被同學排擠。
可父親從來沒有批評他,讓他像男孩子一樣,而是鼓勵他,全力支援他勇敢做自己。
楊迪考上大學後,和朋友錄影片做網紅,別人說他不務正業,父母卻尊重他,支援他。
楊迪在《中國達人秀》中因為誇張的表情一夜爆紅,卻在一次頒獎典禮上因為「顏值」而不能上臺領獎。
面對楊迪的失落,母親堅定地告訴楊迪:「你很好,你很棒。」
如今,李佳琦因為父母的支援和鼓勵,成為「帶貨一哥」。
楊迪因為父母的回應和肯定,在娛樂圈有了一席之地。
父母當初的尊重、支援和鼓勵,都是對孩子最好的回應。
它雖然只是普通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擁抱,但它卻給了孩子堅持下去的力量,衝破阻礙的勇氣,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堅韌。
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既然溫風可解愁眉結,何不給孩子一個好的、積極的、向上的、溫暖的回應,讓孩子變得更好、更自信。
作者:夏天,新手寶媽。懷著一顆對文字敬畏的心,寫讓你我舒服的文。做個優秀的斜槓青年。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