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1年,我們能夠買到多少新能源車?

由 卯秀珍 釋出於 綜合

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而言,2020是充滿艱辛卻又不甘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新冠突發,新能源汽車銷量幾經腰斬;同在這一年合資新能源發力、造車新勢力在資本市場收穫頗豐,傳統自主新能源車企則在危與機中紛紛謀變求生。

而在今年全球唯二的北京車展以及廣州車展上,也紛紛亮相了不少新車,這些車也將在2021年與我們見面。那麼在這些新能源車中,有哪些值得關注?

廣汽埃安Aion Y

作為獨立品牌的首款新車,自然看點頗多。Aion Y是繼埃安系列車型以後所推出的第四款車型,和Aion V同樣定位於緊湊型SUV,採用了最新“超次元”的設計理念,外形設計有些傾向於未來汽車。無格柵設計、天使之翼LED前大燈、五角星輪轂,定製原廠配飾,整個外形很有新潮科幻感。

新車基於GEP2.0 純電專屬平臺打造,雖然定義為A級SUV,但軸距達到2.75米,整體空間表現媲美中大型SUV。

同時還搭載了5G V2X車載智慧通訊系統、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據說已經達L3級別)、全場景一鍵遙控泊車等頗具競爭力的ICV科技。據悉該車還將有最新一代電池技術,可以實現不著火,長續航和長壽命。

比亞迪秦Plus

當前汽車市場正處於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化的時期,比亞迪則屬於一家“夾在中間”的車企,既有不錯的燃油車造詣,在新能源領域也算是巨頭級別,這導致它催生出了一個全新物種,那就是秦Plus。

與同樣在廣州車展出鏡的漢不同, 秦Plus與以往的比亞迪新能源車完全不同,雖然仍然是插電混動車,但它對於電的依賴非常非常小。它採用了類似兩田的E-CVT動力分流機構,這對自主品牌來說也算是頭一遭,本身還有HEV模式,可以自行發電“造血”。

新車在饋電狀態下的油耗只有3.8L/100km,比目前市面上的所有燃油車都省油,而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它可以高水平行駛超過1000km。

大眾ID.4

作為大眾首款MEB平臺純電動車,大眾ID.4也將投產在中國的兩大合資車企,分別命名為上汽大眾光荷 4X和一汽-大眾ID.4 CROZZ。兩款新車已分別在佛山和安亭工廠啟動生產,並將於2021年初上市。同時,佛山和安亭工廠總年產能可達60萬輛。

依託MEB平臺所提供的創新技術,ID.4使用了全新的E3電子架構。E3電子架構可為智慧線上服務和駕駛輔助系統提供更強大的計算能力,該項先進技術將確保更安全、更方便且更舒適的出行體驗:如包括觸控及自然語音控制、AR 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等功能在內的直觀人機互動介面,以及IQ.Drive L2+級駕駛輔助。此外,ID.4還將支援遠端OTA功能。

MEB平臺還可充分發掘純電動汽車的優勢,ID.4因此具備強勁高效的電驅系統,寬敞的內部空間和靈活的直流或交流充電方案。置於車輛底部的可擴充套件電池可以提供最高超過550km的續航里程。

特斯拉Model Y

目前特斯拉在國內的國產版車型只有Model 3一款車型,本屆廣州車展特斯拉也將帶來第二款國產版本車型Model Y,該車與特斯拉Model 3採用相同平臺打造,同時該車也是繼特斯拉Model 3後特斯拉推出的第五款量產車型。

從車身定位來看,其實我們可以將Model Y看作一個"大一號"的Model 3,Model Y的官方定位是中型SUV,在動力效能層面上,特斯拉Model Y則保持了一貫的優勢。最大功率達到258kW,最高車速達到217km/h,0-100km/h加速只需5.1秒。

日產Ariya

在早些年日產汽車曾經推出過一些電動汽車,但是由於時代與市場的變化導致日產品牌戰略調整。作為日產重回新能源賽道的全新日產Ariya,此前已經在北京車展以及廣州車展上兩度亮相。該車定位為一款純電驅動的SUV汽車,預計將於2021年正式上市。

新車基於2019年日產在東京車展上展出的概念車原型打造,採用“永恆的日式未來主義”的設計理念,並搭載了日產智行的最新技術成果,進一步的豐富和優化了日產的產品陣容。

作為技術日產的標誌性產品,自然在智慧科技方面也有著相當大的進步。據瞭解,新車將搭載日產最新的ProPILOT 2.0智控技術、ProPILOT遠端泊車系統和e-Pedal一體化踏板等最新的智慧系統。

而在動力上,Ariya將提供單電機前驅動力系統和e-4ORCE雙電機全輪控制技術四驅系統雙版本。其中高配車型是搭載四驅動力版本,最大功率為290kW,峰值扭矩為600N·m,WLTC工況下續航里程最高可達610km。

俗話說:“好飯不怕晚”,這兩年在新能源市場,傳統車企一直被造車新勢力搶去了風頭,不過從以上這些車型來看,當傳統車企開始認真轉型電動化後,其實力絕對不容小覷,這些新車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市場上的極具競爭力的代表車型。隨著疫情的控制,車市也開始迴歸正軌,更多的新車也將湧入市場,“E車匯”也更加期待各大車企在明年還能持續釋出新能源新車,提供給消費者更加多元化的產品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