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道歉了又沒道歉
沒想到,保時捷以一封致車主信打開了五一假期。
保時捷因“減配”道歉了
4月30日,保時捷(中國)釋出了致車主的一封信,提及到了“電動轉向柱將改為手動調節轉向柱”事件,可以說是保時捷官方首次確認“減配”,將車企與客戶之間的矛盾擺在了明面上。
車企與消費者之間即便不是魚和水的關係,至少也不會是針鋒相對,兵戎相見。保時捷品牌與車主之間關於“轉向柱”配置問題,已經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局面。事件的起因是,保時捷官方對轉向柱的減配行為。
據瞭解,保時捷標配的電動轉向柱這一配置,因“缺芯”更換為手動調節轉向柱,保時捷官方原本承諾後續將免費為車主升級“電動轉向柱”,但今年2、3月份,由於晶片問題遲遲不能解決,保時捷宣佈取消後期恢復更換計劃,並補償消費者2300元售後代金券。
面對缺芯等關鍵零部件短缺,以及疊加疫情影響,不少車企選擇推出了“先交付,後補裝”的銷售策略,如小鵬汽車因毫米波雷達供應商晶片減產,小鵬汽車採取了先交付缺少毫米波雷達的車型,後續到貨了再進行補裝。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理想等品牌都是跟進了這一銷售形式。奧迪則是在兩把鑰匙上做文章,僅提供一把遙控鑰匙和一把機械鑰匙齒。
實際上,這種先交車後補件的策略也是車企的無奈之舉,不過這一策略不僅大大加大了車企的成本,還會為消費行為帶來不少變數,如所承諾補裝行為能否兌現,影響買賣雙方的和諧關係。
保時捷去年採取的策略與“先交付後補裝”一個意思,保時捷在致車主的信中提到“2021年下半年,我們從總部獲悉為了保證車輛的及時交付,部分車型配備的帶電動調節功能的轉向柱更換為手動調節的轉向柱,以確保車輛交付後仍可實現方向盤位置調節功能。同時計劃待相關晶片短缺情況緩解後,透過改裝來恢復這一功能。”
車市觀察理解認為,保時捷為了及時交付,將“帶電動調節功能的轉向柱更換為手動調節的轉向柱”,並承諾後期透過改裝恢復都是官方行為。由此造成車主投訴,保時捷官方應該承擔相應責任。
然而,因晶片持續短缺以及疊加疫情影響,保時捷電動調節功能相關晶片遲遲不到貨,於是在今年第一季度末,保時捷總部最終決定取消帶電動調節功能轉向柱的恢復更換計劃。後續工作,保時捷中國讓各保時捷中心與相關客戶進行溝通,並補償消費者2300元售後代金券。
與之相反的是,小鵬汽車對於選擇後期“補裝雷達”消費者,其將免費獲贈XPILOT(3.0/3.5)軟體。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所以,保時捷該道歉,也必須道歉,經營行為無法兌現,就是一種欺詐行為。該道歉的不僅是保時捷(中國),而是保時捷總部,畢竟作出決策的都是保時捷總部。保時捷總部做出“最終決定取消帶電動調節功能轉向柱的恢復更換計劃”,所以由保時捷(中國)道歉誠意明顯不足。
保時捷又沒道歉
看完保時捷致車主的信,通篇都在大倒苦水,不是因為晶片短缺就是疫情肆虐,都是疫情惹的禍,我們也是無能為力。對於保時捷中國的道歉,不少車主並不買賬。甩鍋給新冠疫情,只提客觀因素,不提解決方案,保時捷的這一封道歉信其實是沒有任何誠意可言,更像一招“緩兵之計”。
即便是因為晶片短缺和疊加新冠疫情,車企也不該傷害信任保時捷的消費者,消費者之所以接受後期補裝方案正是源於對於品牌的信任,保時捷這一行為與品牌形象嚴重不符。再就是,道歉就是道歉,只是擺出我們也無能為力的樣子,顯然無法得到消費者認可。
先不說電子轉向柱這一配置,在保時捷4S店單獨加裝需要3萬元,既然能在專賣店加裝該配置,為何單單保時捷總部沒貨?4S店配件難道不是來自保時捷總部?這一說辭明顯站不住腳。是沒有晶片不補裝,還是不想補裝,畢竟補裝的成本也是不少。
不排除在即將謀求獨立上市的檔口,保時捷為了追求更好的利潤表現,於是犧牲了消費者的利益,畢竟目前保持良好利潤才是重中之重。
再就是,消費者自行加裝“電動轉向柱”需要3萬元,店卻只給予消費者2300元代金券,這樣的數學是誰教的?2300元代金券能裝上“電動轉向柱”?再者買100多萬保時捷,還缺這2000多代金券嗎?
所以從它的這封道歉信上,沒有看到任何的誠意可言,保時捷道歉了又沒道歉。再就是,也暴露出保時捷品牌在管理上的混亂,由保時捷總部做出各種決策,卻要保時捷(中國)背鍋,各種推諉行為讓車主都是不齒。
中國市場是保時捷最大的市場,資料顯示, 2021年保時捷全球汽車銷量突破30萬輛,同比增長了11%。僅在中國市場就交付9.57萬輛,同比增長8%,佔其全球銷量的31.7%。保時捷此次減配行為已經引發車主不滿,並在Taycan Cross Turismo新品釋出會上遭遇了中國車主線上維權。
此次保時捷車主維權風波,會不會成為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拐點?這完全取決於保時捷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誠意。既然是自身失信,就要承擔相應責任和成本,來完成對於客戶承諾,想用2300代金券是無法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