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手把手教都不一定能學會, “教拳不教步,教步死師父”,的確是這樣,不是不教,是真心學不會。我說幾個簡單的吧,太難的自己練不好,所以不好說。
首先,武術的步法與身法基本上自成一脈,和外國的功夫的步法很不一樣。其一:要求身正,就是脊柱不能彎,也就是大龍,龍頭就是腦袋,龍尾就是尾閭,龍要頂拔,也可以說是挺拔,就是後弓,但不是駝背,練武時候的站法與平常的站法不一樣,身背五張弓,背後有一張,背上沒有轉折了,勁力就通透,能放鬆的下來,彎腰駝背的,不是放鬆不下來,是因為他勁力有折損,背微挺拔,有抻拔之感,氣血下沉,松到腳下,剛開始拖泥帶水,越練越輕巧,最後感覺沒有身子,基本上就算入門了。
補充小知識:頭什麼時候能動?當你發力打人的時候能動,龍頭一轉,尾閭扣,脊柱形成擰裹,天龍就出來了,就如同摔跤的變臉似的,一變臉,人就出去了。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撂跤的不懂用尾閭,或者說很少有人懂,跳黃瓜架兒,埋步眼,埋上了變臉扔人,其實要是會用尾閭的話,連臉都不用變,大尾巴軸一扣,敵人就出去了。撂跤的傳統跤法與傳統武術來比,用勁兒的巧妙之處還是差的太多了,扯遠了。
其二:無論怎麼轉身走的都是腰,用腰走,看似慢實際快。這個慢是別人看著慢,所以往往反應不過來,這個很難理解吧?我看看能不能表述清楚,很多人練步法,就練腳,動步就是邁腿,要不就是轉腳踝,走的都是小打小鬧的東西,算是個玩意兒吧。步法用腰走,逢上步、退步、逃步、偷步、墊步、舍步、闖步等等必先走腰,“腰為主宰,腳下相隨”,腰要提拉翻轉,帶著步走,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是脫節的,慢慢的就合上勁了,越來越快,而且腳下有根有勁。
補充小知識:這就是為什麼武術看著簡單,但是很難的道理,老祖宗把這個研究透了,比如說你不按這個方法練,練個十幾年也能有身法,但是是假的,你上步,我伸腳一絆你,你就夠嗆,再或者,我都不絆你,我自己趔趄了,你上步打我,都有可能摔著,這就是腳下無根,傳統武術的方法就是有根,你絆我吧,滋要你敢伸腳,你準出去,腳下進步有搓勁,一搓就出去。就如同內家拳最後不用出手,跨打,一個上步人就出去了,搓、趟之法,這個隱蔽性還特別好,要不說中國人聰明,為什麼練腳要走腰,腰先動,敵人看不出來,就算眼尖的看出來了,也是慢動,不做防備,老師父一般能瞧出來,所以腰動了,上肢與腳開始蓄力了,但是敵人還沒發覺,等腳出去,本來就快而且還帶著勁力,敵人就不好跑了,腳到手到,手再過去,那人不趴下等什麼呢?這就是老外不懂的地方。
其三:膝蓋要彎,這個彎是要從微彎開始練,不能直接馬步練身法,那是開玩笑了。但是彎膝蓋需要練,不那麼簡單,人正常站著,直著站著,大腿肌肉不容易放鬆,但是強迫放鬆可以,現在要求膝蓋彎曲,大腿肌肉依然放鬆,經過練習可以,但是這個比較簡單,小腿還要放鬆,這個慢慢練吧。等什麼時候都鬆下來了,上下通透了,輕靈,腰一轉,直接就有了。
恩,就說這麼多吧,雖然不是什麼上檔次的東西,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也不知道,武術這東西,瞎練的太多,浪費時間,還不如干點別的呢,練明白挺難的,很多人練武不帶著腦子,不知道想什麼呢,我就不怎麼樣,悟性比較差,還好有些東西我是知道的,原來不知道為什麼過去那麼多大師為什麼把好多東西帶到墳墓裡去,也不教給別人,早先特別不理解也不認同這種做法,後來就明白了,這種東西教出來學不會,太寒磣,第二也傷人,有那時間乾點別的,其次,是老師寒心了,總有人把這東西當做談資,與人聊天顯示自己多知多懂,比如我這樣的,但是我確實本著推廣的精神說啊,看著外行瞎練,我看著真心疼。
武術真挺難的,練過的就明白,先學會怎麼站著,怎麼坐著,怎麼睡覺,怎麼呼吸,怎麼走路,怎麼握拳,怎麼踢腿。老師傅就怕說這個,一說這個徒弟一聽這麼難,都跑了,弄得青黃不接。搞到現在,會懂胳膊瞎輪,瞎打就告訴說是練武術的,夢吶~!!幾千年的內涵就算你學一輩子,也只是看到一個角兒而已,武術,因為博大而精神,而且,學一輩子只能學到武術的皮毛,這不是恐怖,最恐怖的是黃帝內經,武術不過是黃帝內經的皮毛,如果說黃帝內經是一個大樹,武術不過是片葉子罷了。我們就是葉子上的微生物。
我十分佩服老祖宗的聰明才智,簡直不是人類的智慧,武術技擊只是一個層面,就是那片葉子上的葉莖,有貫穿,但不是全部。
【武術之家的故事】
【武醫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