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滴滴用懸疑驚悚的虛構故事拍了一支安全宣傳片之後,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以有問必答的形式,實名解答為什麼滴滴要在司機安全教育上做這樣一個“劍走偏鋒”嘗試。
“影片釋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鼓勵,也有人提出疑問。”侯景雷在最新一期的有問必答中解釋,滴滴希望用微電影的方式警示,把安全駕駛觀念進一步植入司機心中。侯景雷表示,疲勞駕駛是城市交通嚴重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危害不言而喻,防控也是行業內的超級難題。疲勞除了和工作時長相關,更和司機作息習慣、身體情況甚至和氣溫、氣壓等因素相關。由於疲勞駕駛的複雜性、隱匿性和多變性,目前業界仍缺乏科學有效的監測手段和專業測量工具,通常以駕駛時間作為界定疲勞駕駛的主要基準。滴滴要做的,就像電影裡的情節一樣,當疲勞駕駛預警系統識別到司機疲勞時,滴滴會發簡訊給司機的緊急聯絡人,讓司機的家人、朋友化身為“安全使者”,引導司機休息,透過語音播報來提醒、關懷司機。
侯景雷詳細介紹了滴滴從哪些維度用實際行動去預防和治理疲勞駕駛。滴滴從2017年就開始試行《滴滴網約車駕駛員防疲勞駕駛規則》,經過多次最佳化迭代,目前已經覆蓋全國所有滴滴網約車駕駛員。上述規則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要求,結合滴滴不同業務線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包括短時策略和長時策略兩部分。其中,短時策略要求,所有滴滴網約車駕駛員服務時長(從司機接到訂單到訂單結束計費的全部時長)累計滿4小時且之間一次性休息時間不足20分鐘的,需要下線休息20分鐘才能再次上線接單。長時策略則要求司機在達到一定計費時長(從乘客上車後司機點選開始計費一直到結束計費的全部時長)後休息6小時才能上線,根據不同業務線的特點有所區別。
侯景雷在有問必答中透露,在滴滴,平均每天有6000人次司機因觸發疲勞駕駛被強制下線休息至少6小時,有超過17萬人次司機被強制下線休息至少20分鐘。同時,僅透過駕駛時長判定疲勞並不準確:比如有司機連續駕駛時間不足4小時,但他前一天深度熬夜,身體早已極度疲憊;比如因身體、睡眠質量、心情的影響造成的疲勞、瞌睡等都是無法監測預警的。為此,滴滴利用AI技術搭建疲勞駕駛預警系統,搭載在安全車載智慧硬體中,實時分析識別司機的疲勞狀態。在司機進入疲勞狀態前,透過語音提醒司機注意行車通風、及時休息,避免疲勞駕駛。當司機連續2次被識別為疲勞特徵時,將被強制下線。
侯景雷表示,滴滴會繼續努力,將基於AI識別能力與司機畫像輸出能力,在行程前、中、後開展防疲勞安全教育,並透過崗前培訓、月度培訓、線上專項培訓等多個渠道,預防疲勞駕駛。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顧立 實習生 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