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由無數個1秒、5分鐘和24小時組成,在這數不盡的時間裡,總有人在默默守護著我們。
在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有這樣一群消防員,他們戰嚴寒、鬥酷暑,常年堅守在機場保障一線,守護西北樞紐的“雄鷹”高飛遠航。
消防訓練時的“1秒”
提起李建民,同事們對他的印象就是個子不太高,瘦瘦的,平時話不多一個靦腆內向的男孩。但他在訓練時卻和平時判若兩人,格外嚴格,他也被大家稱作班裡最“怕”的那個人。
班組裡最“怕”的就是他那塊從來都不離手的秒錶,因為在訓練場上他永遠要求隊員快一秒,再快一秒。即使隊員手磨破了,體力快要透支,甚至已經精疲力盡,他都會因為那1秒加練一組……隊員們常常會對他的訓練方式不理解,那一秒對他來說怎麼就那麼重要。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才能勝任各類急難險重的救援任務。”這句話是李建民經常在訓練時說的話。他對自己同樣是高標準嚴要求,無論是在夏季氣溫達40攝氏度,地表溫度高達6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還是在零下30攝氏度的寒冬,為了在比賽科目中讓自己再快1秒,他總是刻苦鑽研每項科目的技術動作要領,反覆揣摩,反覆訓練,一遍又一遍,時刻使自己保持最佳的狀態,從而能在搶險救援時也能爭取最大的程度完成任務。
入職至今,李建民取得了多項技能比武的獎章,在2023年“磐石杯”全國軍民航機場應急救援聯合比武對抗賽中,李建民代表新疆機場集團參賽榮獲團體二等獎榮譽。
應對火情時的“5分鐘”
2019年的那場機場南區家屬區救援後,隊員們明白他要求嚴格的良苦用心。
那是一個普通的凌晨,還在熟睡的隊員們被急促的警鈴聲吵醒,李建民迅速從床上彈起,滑桿速降、著裝蹬車一氣呵成。
行車途中,從對講機中得知有一位老人因家中電器線路老化引燃雜物導致被困,情況十分危急。
時間就是生命,破拆開防盜門後,李建民迅速衝入火場開展火情偵查,不斷脫落的屋頂和倒塌的傢俱被大火吞噬的噼啪作響。
在水槍手的掩護下,終於在臥室的角落裡找到了已經被毒煙燻得癱軟在地,陷入了昏迷中的那位老人,李建民不假思索地一把將老人背起後迅速撤離。
此時樓道里充斥著大量濃煙,能見度極低,李建民只能摸索樓梯扶手艱難前行,最終憑藉自己過硬的身體素質和熟練的業務技能將老人成功解救。
從衝進火場到老人被救出,短短5分鐘,這5分鐘裡的每一秒都至關重要,晚一秒都有可能造成生命的消逝和財產的毀滅。
這一刻,隊員們終於理解了他的苦心,也理解了訓練場上再快一秒的真正含義。
在勞模工作室裡的“24小時”
在訓練外的其他時間裡,李建民就和隊員一直待在“勞模工作室”裡,在這裡他和工作室成員全力開展發明創造、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新操作方法研究等創新型工作,一待就是24小時。
就這樣一天又一天,“李建民勞模工作室”分別製作了綜合模擬破拆訓練架、多功能應急救援平臺、消防水帶電動卷盤機、消防梯速降器及消火栓維護保養搶修車等創新專案。
這些專案都應用在航空器應急救援任務中。現如今,“李建民勞模創新工作室”已與戰術研究室合併執行,在對創新專案進行研究的同時,也對全年戰術研究課題進行整理歸納,每月召開研討會,對難點問題進行研究,制定措施及時驗證,對行業內典型不安全事件進行分析、總結,吸取經驗教訓,結合現有裝備及本機場執行現狀,制定處置措施,不斷創新救援方法,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也許你在乘機過程中從未見過他們的身影,但每一次航班平安起降的背後,都有他們在默默守護。一把水槍、一次衝刺,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的消防員在水與火的交融中書寫著時代賦予他們的職責和使命,他們用實際行動守護著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