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8月5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人民政府8月5日公佈《廣東省金融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該規劃提出,廣東要圍繞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支援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目標,加強體制機制和標準對接,促進粵港澳金融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十三五”時期,廣東省金融產業體系加快發展,主要金融指標居內地首位。其中,2020年全省跨境資金流動規模達1.5萬億美元,跨境人民幣結算規模累計至2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人民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結算第一大幣種。
“十四五”時期,在建設廣州、深圳“雙城聯動”的金融市場體系上,該規劃明確,支援建設國際一流的深圳證券交易所。鞏固提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場優勢,支援打造大灣區債券平臺、智慧財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建立連線技術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全國性綜合服務平臺,加快建設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
同時,強化廣州期貨交易所與香港聯合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聯動合作,吸引國際投資者參與,打造服務高質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
該規劃專章提出,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最佳化廣東全省金融空間佈局。其中,廣東要圍繞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支援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目標,加強體制機制和標準對接,促進粵港澳金融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充分發揮廣東毗鄰港澳的優勢,著力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深融合的跨境金融聯通體系,提升國際化的金融市場功能。”該規劃顯示,廣東將支援粵港澳大灣區內交易所加強合作,最佳化完善“深港通”“債券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安排,適時研究擴充套件至“南向通”。支援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大灣區債券平臺,吸引符合條件的港澳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發行債券。支援大灣區內地主體到香港、澳門發行債券籌資。推動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粵港澳大灣區內現貨交易量大的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品種,並加強與香港、澳門市場的聯動。
加快銀行保險市場聯通方面,該規劃提出推動“徵信通”,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全面推行港澳居民信用報告自主查詢服務,支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徵信服務機構與香港、澳門徵信服務機構按照“商業自願”的原則開展業務合作,透過協議安排為大灣區內企業和個人提供可互查、互認的徵信服務。
此外,拓展跨境移動支付在公共交通、醫療衛生、公用事業繳費、校企園區等領域的跨境應用,推進大灣區移動支付無障礙合作區建設。加強數字貨幣跨境支付應用創新。
探索“保險通”方面,規劃稱,支援粵港澳大灣區內保險機構合作開發跨境醫療、人壽保險和航運保險等產品,以及為客戶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賠服務,探索“等效先認”和“一張保單保三地”,推動設立港澳保險售後服務中心並逐步擴大所涵蓋的產品型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