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事情一直哭怎麼辦?”幾乎是歪歪兔育兒老師們每天都能遇到的問題。
每天上班的時候,孩子都抱著我的腿哇哇哭,怎麼辦啊?
孩子每天去上幼兒園,都要哭半天,怎麼辦啊?
給他網上買了玩具,非要讓當天就送來,送不來他就一直哭鬧,怎麼辦啊?
這樣的問題不勝列舉。這幾天我的一個朋友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她跟我感慨:“如果世界上有‘止哭’神器,我一定重金購買!”
原來她晚上下班回家已經很累了,本來想把孩子哄睡了,自己休息一會,誰知道孩子明明看上去已經困得不行了,還硬挺著不睡,非要媽媽一直不停地講故事才行,否則就一直哭。
我們常常和家長說,當孩子哭的時候,我們最好去抱著他們、陪著他們、輕輕地撫摸他們。但實際操作時,家長們就發現僅僅是這樣就已經很難很難了,因為實在受不了孩子的哭。
朋友說很多時候,當孩子哭的時候,她就會覺得特別心煩,因為她會覺得自己特別無能,她既要在忙忙碌碌中照顧孩子,又要處理自己的事情,還要考慮很多其他的事情,可是孩子卻總是因為很小的事情、很奇怪的原因哭個不停,這個時候她就會感到非常惱火、厭倦和憤怒,希望馬上能夠止住孩子的哭聲。
我想,她的做法應該和很多父母的做法是很相似的。
先儘可能地去哄孩子,告訴她明天晚上還可以給她講故事。
接著給她講道理,現在到睡覺時間了,不能再講了。
哭到不行實在受不了,就給孩子繼續講......
只要孩子不哭就好。
我們覺得只要解決那些“事情”,孩子就不哭了。如果“事情”解決不了,我們就會特別煩躁,開始不耐煩:“別再哭了,你再哭我就走了,你自己在這裡哭!”
我們總是覺得,只要孩子不哭就好了,這些麻煩就過去了。這個時候我們就進入了兩個誤區。
第一,我們誤認為只要孩子不哭了就是沒有“情緒”了。
但是如果仔細觀察,有時候就算我們真的把孩子的哭止住了,孩子安靜下來了,他們還是會悶悶不樂,甚至變得易怒,常常因為小的事情發脾氣,或者他們好像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打不起精神了。
第二,我們把“事情”和“情緒”混為一談,總是試圖透過處理“事情”來解決“情緒”。
我們上面提到的朋友,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處理“事情”上面。有些事情容易解決,也確實可以起到安撫孩子的效果,比如一直給孩子講故事直到孩子睡著。
但總有一些“事情”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哭就不去上班,也不能因為孩子哭,就能讓快遞的玩具立馬送到家。
而且透過解決“事情”來解決“情緒”,我們也沒有辦法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因為並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稱孩子意。
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不是“止哭”,而是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那我們該怎麼做?
1、不要打斷孩子哭泣,讓他們盡情哭泣。
因為,哭能癒合孩子心裡的創傷。
恵芙樂曾在《傾聽孩子》中具體描述過“哭泣”對於孩子的重要價值。
哭泣是癒合感情創傷的必要過程。孩子哭是為了排除所受的傷害。
你給孩子機會排除受到傷害的感覺,之後他會變得更堅強和自信。
我們常常覺得孩子哭得莫名其妙,比如會因為很小的事情哭,可能只是在他的畫上畫了一條線。
我們有時候覺得孩子哭得有些無理取鬧,比如,明明知道玩具剛買,不可能立馬就到,卻非哭著喊著:“讓快遞叔叔現在就送來!”
但其實,惹孩子哭的小事背後可能大有文章。就像我們成年人,自己一個人去醫院掛點滴的時候沒有哭,卻會因為快遞沒有按時到就哭起來。
有時候孩子並非任性或者無理取鬧,只是處於困境時以這種方式療愈自己。
比如我的那位朋友,在她拒絕再給孩子講故事之前,她的孩子可能已經遭受了一整天的拒絕。
朋友白天上班的時候,由奶奶在帶孩子。根據我的觀察,奶奶總是阻止孩子,孩子想自己吃飯的時候,奶奶怕他把衣服弄髒;孩子想玩水的時候,奶奶怕他著涼;孩子跑來跑去的時候,奶奶怕他摔倒。
也許一整天裡,孩子想幹什麼都被拒絕了,只是直到最後一次被媽媽拒絕的時候,他才哭出來。
有時候孩子會在哭之後,告訴你他們大哭的真正原因,有時候他們可能不會,但不管怎麼樣,痛快哭完是孩子療愈自己內心創傷的一種方式。
孩子在哭過以後,之前的委屈、緊張、困惑才能消失,隨後,他們才能感到安全和自信。
所以,孩子哭的時候,不要急著去阻止他們,不要給他們講任何道理,說任何忠告,因為他們在哭的時候,聽不到任何的忠告和道理,這些都會顯得多餘。
如果一定要說點什麼,就說出孩子的感受——
“是的,我知道你很難過......”
“你真的太生氣了。”
然後,讓孩子盡情地哭。
先讓他們宣洩情緒,在他們能消化資訊的時候,再去和他們談。哭在前,談在後。
2、陪在孩子的身邊
讓孩子盡情地哭,並不代表我們不管他們了,這個時候我們最好放下手邊的事情,陪在他們身邊,輕輕地摟住他們、撫摸他們,用關切的目光看著他們。
或許有的孩子在哭的時候,不願意讓人碰,也不會和你目光接觸,只是閉著眼睛一直哭。不要著急,只是他的注意力暫時還在他的壞情緒上面,他還沒有把它清理完。
我們一定要陪在他們身邊,然後會發現,隨著哭泣,他們的情緒會慢慢放鬆下來,嘗試在他放鬆下來的時候再去撫摸他、摟住他、用關切的目光看著他,足夠的哭泣和你的耐心會讓他們全面地放鬆下來。
家長在孩子哭泣的時候陪伴他們也有很大的價值。
還是借用恵芙樂的話來說:
孩子哭是為了排除所受到的傷害。
有你在他身邊,他會感到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支援和關心,他會認為,正當周圍都亂成一團時,是你來到他的身邊,與他共度難關。
傾聽哭泣的孩子,能使他得益於所面對的困境,並從所受的傷害中得到恢復
而且我們發現,有的孩子在充分哭泣以後,會突然增長新的領悟力、熱情和創造力。
我們有位同事說,有一次孩子痛快哭完以後,去畫了一幅畫,這是孩子哭過之後,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表現,也是對父母認真傾聽的報答。
所以,孩子哭的時候,被忘了陪在他們身邊。
3、找到一個可以傾聽自己的夥伴
然而,耐心地陪伴孩子,允許孩子盡情地哭,對於父母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時候,孩子的情緒會觸發我們自己的情緒,我們也有很多的委屈和苦惱要說,比如做父母有多難,孩子有時讓我們多麼惱火,我們有多麼疲憊等等。
所以父母也需要有這樣一個夥伴,可以滿足自己被傾聽的需要,這個人可以是自己的另一半,也可以是自己的朋友。
歪歪兔的育兒老師也是這樣的一種存在,很多家長表示在和育兒老師溝通以後,自己的情緒就好多了,對育兒也更有信心。
這和孩子的狀況是一樣的,他們得到了一個良好的傾聽者,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清理了一部分自己的壞情緒。
當我們信賴一個傾聽者時,我們會更好地理解孩子是怎麼努力地想要信賴我們。在被傾聽之後,也會有助於我們更有耐心地傾聽孩子,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擺脫煩惱。
所以,找一個你信賴的傾聽者吧,這對你和孩子都很重要。
不論如何,每個孩子都有權利擁有一次完整的哭泣。
孩子,痛快哭吧,我們陪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