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導購原創]
說到汽車的“安全配置”,可能很多朋友首先都會想到高剛性車身、安全氣囊個數、ESP以及現在名目繁多的駕駛輔助功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的不是這些,而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甚至容易被忽略,但實際上卻和安全息息相關的配置。
1.防眩目後視鏡
後視鏡對駕駛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夜間行車時由於後車的燈光照射,後視鏡經常會產生眩光影響視線,而自動防眩目後視鏡則可以有效緩解這種情況。當感測器檢測到有強光照射時,會給鏡片中內建的特殊導電層通電,使得鏡片變暗,反光率下降,減少眩光。車內自動防眩目後視鏡的普及率比車外後視鏡高一些,一些十多萬元的緊湊型轎車就會配備,而車外防眩目後視鏡則常見於一些中高配的中型轎車。
2.胎壓監測系統
胎壓監測系統可有效避免因輪胎問題引發的危險狀況,有效提高行駛安全性。胎壓監測系統主要分為兩類,第一種是直接式,即輪圈內部設有感測器,可監測胎壓和溫度資訊,如果出現異常會對駕駛員發出預警;第二種是被動式胎壓監測,即透過ABS感測器監測輪速差而判斷輪胎狀況,精度和資訊顯示直觀性不及主動式系統。前者在10萬元左右價位的車型上基本已經普及了,後者則常見於10萬元以內的一些小型車。
3.自動大燈
自動大燈是一項便利性配置,其實也可以算一項安全配置。如今城市裡的照明條件越來越好,很多車的LED日行燈也能提供比較亮的照明效果,這就導致有的朋友晚上開車忘開大燈。這時候雖然你自己能看清楚前面的路,但由於示寬燈沒亮,你後面的人可能就看不清你,容易導致危險。把燈光撥杆停留在Auto擋位,自動大燈就可以有效避免這個問題。
4.人機互動系統
看到這大家可能會有些疑問,人機互動系統根本不算是安全配置,怎麼就和安全性扯上關係了?彆著急,且聽下文分析。
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汽車的電子系統整合度一定會越來越高,功能也會越來越豐富,這本是好事,但如果影響到了駕駛安全,那可就是壞事了。在這個領域,造車新勢力們的步子明顯比傳統車企邁得更大。比如圖中這臺拜騰M-Byte,48英寸螢幕看上去十分科幻,但在動態行駛中到底好不好用,還有待日後的使用者驗證。
相比觸屏,傳統的按鍵 旋鈕在操作反饋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首先它可以給你清晰的物理反饋,一按就知道有沒有操作成功,盲操時可減少分散注意力。其次在按下按鈕或者轉旋鈕時,按鈕本身就是手指的穩固支點;而行駛時操作觸屏,手需要懸空,還得控制力度,點一下還需要看一眼確認是否操作成功,如果螢幕缺少明顯的震動或聲音反饋,肯定不如機械按鈕方便快捷。
雖然機械按鈕方便,但中控觸屏化還真是個逃不脫的大趨勢,各大傳統車廠也在這個領域逐漸發力。在這裡我想表揚一下奧迪的最新一代MMI系統,雖然多數功能都被整合在了螢幕裡,但總體的使用體驗還是挺不錯的。首先螢幕採用了傾斜設計,距離駕駛者較近,抬手就能夠到,操作很順手;其次螢幕內建了物理震動反饋功能,能最大程度上模仿機械按鍵的觸感。
這套系統傾向於把更多的資訊投射到儀表上,進一步減少駕駛者的視線轉移。一套佈局合理的人機互動系統和駕駛安全性息息相關,所以在選車時沒必要一味追求新鮮功能,最好可以實際體驗一下,便捷好用才是王道。
5.電動座椅
電動座椅相比手動調節座椅最大的優勢不在於豪華,而在於可以在行駛過程中小幅調整坐姿,令身體得到放鬆,有利於緩解疲勞。如果是手動座椅,那麼在行駛過程中調節坐姿就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很可能會導致身體瞬間失去支撐,進而造成危險。
在部分賓士車型上配有“座椅動力學”功能,有別於傳統的座椅按摩,這項功能透過有節奏地小幅調整坐墊和靠背角度來減緩駕駛者的疲勞,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安全性。
總結:上述的配置不僅能為日常用車生活帶來便利,它們更與安全性息息相關。在選車時大家不必追求高配,其實一項配置真正好用才是王道。看完這篇短文,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精彩內容回顧:
推薦330TSI 豪華版 大眾威然購車手冊
SUV中的“三好學生” 試駕豐田威蘭達
15萬就能享受頭等艙級體驗 試駕啟辰星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趕快下載愛卡汽車APP吧,一手資訊搶先知!
與安全息息相關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