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給自足失敗後,德國把黑鍋甩給了中國,稱進口的生產裝置有問題
作為享譽全球的製造業大國,德國在此次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的表現著實讓人眼前一亮,憑藉著自身雄厚的醫療資源,德國硬是將死亡率降低到了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德國的表現就能稱得上完美,事實上德國在疫情初期的表現令人詬病。由於口罩、手套等醫療物資的需求在德國疫情爆發之後突然猛增,德國甚至做出了扣押、徵用別國醫療物資的鬧劇,令歐盟國家對其怨聲載道。
而德國自己也深知光靠“攔路搶劫”這種沒本錢的手段無法緩解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他們在宣佈應對疫情的同時,就開始大力推動國產口罩的生產。
4月份,德國500多家公司轉型生產口罩,可是這項計劃很快就遇到了一個巨大的難題,生產標準、質量不達標,利潤率也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絕大多數公司的短期轉型戰略宣告失敗。就在這場口罩“自給自足”運動失敗後,德國供應商居然把黑鍋甩給了我們,稱是這些從中國進口的生產裝置有問題,導致德國口罩國產化失敗。
德國生產的每隻口罩,都經過了精細的測量
首先,我們出口給德國的口罩生產裝置,本就是我們自用的型號,甚至為了符合德國的標準,在部分工藝上還有所加強。既然中國用得為何德國用不得?還是說根本就是在操作上遇到了難題?
其次,隨著我國在疫情爆發之後的短短不到兩個月裡,就已經實現了部分企業臨時轉型,再加上更多新企業隨後跟進,口罩、手套、防護服等基本醫療用品的產量全面暴增。
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工業浪潮下,我國的基本醫療用品產量迅速暴增,產量的提升無疑也在沖淡市場價格。但德國的本土口罩商完全沒能適應突如其來的變化,導致採購的裝置成本已經無法透過正常的出售口罩來填補。
更不用說隨著德國疫情的緩解,口罩的價格也在逐步降低。可如果只是依靠德國的本土市場,想要讓500多家口罩生產商都能收回成本甚至是盈利,無異於痴人說夢。
德國的口罩想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以“億”為日產單位的中國口罩,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如今德國已經在事實上放棄了口罩國產化戰略,時隔約3個月後又向我們追加了7億隻口罩的醫療用品訂單。作為一個以工業發家的老牌歐洲大國,德國在小小的口罩上所經歷的這些挫折,實在是令人感到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