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職責 衝鋒在一線

貴陽日報

恪守職責 衝鋒在一線

根據摸底情況,萬文華在全鎮6個貧困村14個自然寨組織實施了8個人畜飲水提升改造專案,涉及扶持資金318.45萬元。

7月1日,在全省和全市脫貧攻堅“七一”表彰大會上,貴安新區馬場鎮扶貧辦主任兼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萬文華被授予“貴州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貴陽市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自2013年進入馬場鎮工作以來,萬文華長期紮根在脫貧攻堅一線,開展資訊識別、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產業等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加班是常態,經常幾周見不到年幼的子女一面,他絲毫沒有怨言,“不能因為我一個家庭的事,影響馬場鎮貧困群眾的事。”

精準識別,抓住扶貧關鍵

在馬場鎮工作,萬文華還擔任過黨政辦副主任、非貧困村黨支部書記、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產業辦主任、貧困村黨支部書記等職務。他說,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自己對群眾的需求有著非常直觀且深刻的認識。

“只有抓實精準基礎資訊這個‘牛鼻子’,才能做到真扶貧、扶真貧。”2015年,擔任平陽村黨支部書記的萬文華就認識到基礎資訊精準的重要性。為做到精準識別,他帶隊進家入戶,核清每戶申報納入農戶的情況,對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納入。

2018年2月任扶貧辦主任後,萬文華以“錯評漏評”“錯退漏退”專項治理為契機,在全鎮進行梳理核對,清退建檔立卡系統錯評戶42戶151人、新增漏評戶11戶37人。同時,建立月動態臺賬制度,及時處理原識別與退出不精準等遺留問題,確保應納盡納,且確保後期系統人口資訊及時更新。

改善設施,築牢脫貧基石

“村裡供水不足、通村公路狹窄且破損嚴重,村民飲水、出行、運輸等都存在困難……”初到新寨村駐村及任黨支部書記時,面對村裡薄弱的基礎設施,萬文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為解決飲水困難問題,萬文華積極組織協調,實施40餘萬元的人飲提升工程扶持專案。同時,落實“組組通”及土地整治機耕道建設工作,為當地348戶1480人解決了生產生活的道路困難問題。

“路通了,飲水問題也解決了,新寨村開始透過發展產業增收致富,去年底全村整體脫貧。”萬文華說。

任職扶貧辦主任後,萬文華始終將提升和改善各村的基礎設施作為重點工作來推進。根據摸底情況,他在全鎮6個貧困村14個自然寨組織實施了8個人畜飲水提升改造專案,涉及扶持資金318.45萬元,旨在改善745戶2880人的人畜飲水設施條件,進一步鞏固258戶1174人飲水安全保障。

發展產業,帶領群眾致富

村民要致富,引入產業是關鍵。近年來,結合農村產業革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政策,萬文華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立足產業發展,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在負責畜牧獸醫工作及農業產業專案工作期間,萬文華帶頭走入田間地頭,完成松林村(貧困村)27畝QQ農場建設和一期栽種生產;指導馬場鎮南部五個貧困村聯合成立了康牛合作社,並積極組織申報專案落地,在新院村實施278餘萬元的種草養牛專案。如今,康牛合作社作為南部五個貧困村的產業支柱,完成了230餘畝牧草種植和200頭肉牛養殖,解決了近百戶村民的就業問題,為5個村集體經濟及農戶帶來了增收,共計近20萬元。

在新寨村,萬文華因地制宜,大力推動實施養鵝專案,助81戶村民增收。同時,帶領村支兩委申報實施110畝的馬鈴薯示範種植專案,為群眾謀劃產業發展增收打開了發展思路。

負責扶貧辦工作兩年多來,萬文華做深做實產業扶貧及基礎保障等工作,申報並完成洋塘村食用菌基地擴建提升專案、松林村菊花種植大棚擴建專案、四村村豇豆種植專案、南部五村種草養牛配套設施專案、魚雅村新植茶園種植專案,共計涉及產業扶持資金424.25萬元,帶動了346戶農戶增收。

同時,正在實施洋塘村食用菌大棚擴建、魚雅村古樹茶苗繁育基地專案、南部五村生態養雞專案,涉及專案扶持資金共584.7萬元。專案實施後,可帶動809戶農戶透過發展產業增收,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鵬 文/圖)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77 字。

轉載請註明: 恪守職責 衝鋒在一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