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易對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向外界尋求幫助不是弱點

小區裡,一個小男孩在學輪滑,剛開始媽媽孩子教孩子怎麼站穩,後來就讓孩子自己站著滑,媽媽便在旁邊和其他家長聊天。

孩子怎麼學都滑不好,還老是摔跤。甚至摔倒了,自己都不能爬起,可憐巴巴的看著媽媽,希望媽媽能幫助他一下。

但是媽媽卻不著急,除了在一旁不斷的喊:自己爬起來。並沒有其他的動作。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摔倒了就要自己爬起來”

這一句話是媽媽說得最多的話,她心裡自然想孩子樣樣都能自己獨立完成。

孩子也在努力著,摔倒了爬起來,又摔倒了,又爬起來,跌跌撞撞的反覆著,即使如此,孩子再也沒有叫媽媽幫忙,很顯然,孩子已經放棄了向媽媽求助。

到回家的時候,除了滿身的泥,也沒有學會怎麼站立不倒,而孩子看上去很沮喪,也沒有和媽媽說話。

在現在這個環境比較好的狀況下,很多孩子都受到寵愛或者是溺愛,也正是這種現象很普遍,所以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都儘可能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這位媽媽的出發點其實是好的,讓孩子養成一種獨立的能力。但是我們也看大了孩子的變化,有最初的開口求助,到後來的沉默不語。

他最開始是主動向媽媽求助,但媽媽拒絕了,他感到傷心,覺得媽媽只知道聊天,卻不管他,孩子其實也有“爭寵”現象,希望父母的焦點在他那裡,尤其是在需求幫助的時候。

很多家長只知道教孩子獨立一點,教孩子獨立完成,但卻不知道教孩子在有苦難的時候如何向外界求助。

別輕易對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向外界尋求幫助不是弱點

想他人需求幫助是一種能力,不是弱點

我們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迷路了,目的地也許很近,但由於不熟悉,卻不知道在哪裡,怎麼去。如果我們向別人詢問怎麼走的時候,別人一指方向,才發現:噢,原來這麼近。

現在詢問路線這麼一個簡單的事情,如果我們不熟悉,肯定回花更多的時間去找到目的地。但如果向外界求助,是不是不會走那麼多的彎路呢?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別隻看著孩子表現那麼差,對比別人家的孩子,就想打自己的孩子,或者指責孩子。那樣只會讓孩子失去對外界求助的想法。

我的一個同學,偶爾孩子一起聚會,但最近一段時間卻“不見蹤影”,後來聽別人說他每天快到中午了才起床,晚上凌晨一兩點才睡覺。

很頹廢的樣子,完全是一種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樣子,而我們也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

直到後來不斷接到陌生電話,都是小額貸款公司的,問認識某某嗎,欠了錢,找不到他了。我們才知道他借了高利貸。

原來他聽別人說投資能賺大錢,可自己錢不多,就借了兩萬高利貸,可是投資的專案很快就失敗了。可還款自己也快到了,沒辦法就在高利貸的建一下,貸了另一家高利貸。

到我們接到催款電話的時候,已經累積到十八萬了,可從借款兩萬開始到最後十八額度卻沒有一年時間。

要不是接到催款電話,他的父母都還不知道這樣的事情,不然後果會越來越嚴重,最後在父母的幫助下才還完了欠款。

如果從開始投資失敗以後,他就給家人說了借款的事情的話,那就是向外界尋求幫助,也許“虧”的也就不是很多了,不僅能完全還了,他的精神也不會受到到太大的折磨。

別輕易對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向外界尋求幫助不是弱點

向外界需求幫助也是一種技能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獨立,完全靠自己,那才是真本事的體現。但那種方式見效慢,別人已經在很遠的地方了,自己卻還在走著艱難的第一步。

“完全靠自己”的思想也很偏見,而且遇到問題時,更容易讓一個人打退堂鼓。

在“太極拳”裡,經常提到的一個詞就是“以柔克剛”,就是借用對方的力量,巧妙的化為自己的力量,從而打敗對方。

這也詮釋了,要懂得利用他人的力量,懂得向外界求助,來讓自己不斷進步,甚至因此獲得更高的成就。

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便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生病了,可他卻束手無策,這可急壞了他。好在他去請了薛雪,也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可以尋求他人幫助,也知道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一代名醫。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發現,如果葉天士自己沒能力治母親的病,但又不尋求外界的幫助,他的母親就有“生命危險”,很慶幸他尋求了外界的幫助,最終治好了母親的病。

別輕易對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向外界尋求幫助不是弱點

獲得成功不一定是自己要做多少事,而是取決於能獲得多少的幫助

在學習和工作中,很容易遇到一些麻煩,遇到一些挫折,按自己的能力,很可能就此罷手了。但換一種方式,去向別人求助。經別人一指點,可能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

而善於向外界的求助的孩子,他性格大方,豪爽,拿得起也放得下,並不會因為碰壁就放棄了。

而善於向外界求助的孩子,處理各種事情也不會用蠻力,不會強求。而是懂得隨機應變,懂得借用巧力。

當孩子表現不好,家長不是指責的態度,而是鼓勵孩子、激勵孩子,更能使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向外界求助。

我孩子以前在做作業的時候,喜歡一個人躲著做,不許別人看,最多隻允許做完了給我們看。而現在在做的過程中也不怕我們看了,隨時遇到不懂得會向我們求解,而且還會給我們說,如果發現了錯誤要給他說,他好改正。

這其實就是孩子的一種進步,他不再怕別人看著,而且遇到難題敢於主動求教。因為平常我們不會因為他做錯了題而責罵他,而是對比上次,這次有哪些地方的進步,讓孩子心中有一種進取心。

以認可孩子的心態,以理解孩子的心情來對待孩子,他才有最大大安全感,只有這樣他才願意說出心中的困惑。這樣才能讓我們更好的瞭解孩子的成長,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幫助孩子。

別輕易對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向外界尋求幫助不是弱點

鼓勵孩子前行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他堅實的後盾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只知道責怪孩子的不好,認為是孩子表現不好給自己丟臉了。因為家長責怪孩子,讓孩子感覺不到安全感,從而“封閉”自己的孩子也不少。

曾經的鄰居,經常責罵孩子。以前本來是一個活潑快樂有說有笑的孩子,後來變得沉默了,多些自卑和不自信。家長也經常拿他和班裡最好的同學比較:你看你這麼差,怎不學學你同學的好?他能考一百分,你卻才考九十分。

一味的責怪孩子,讓孩子有種想“逃”的感覺,其實每個孩子都想自己是最優秀的,但每個孩子的記憶力、智力等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也就出現了在同一門學習中表現不一樣。

在重視對孩子的教育的時候,很顯然一味的責備孩子,是起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孩子雖然犯錯了,但如果我們認可孩子的孩子的感受,在從中引導孩子怎麼做,那麼孩子的心裡想法就不一樣了,他依然會覺得父母是愛他的,而不是口頭上說的“都是為你好”。

當孩子有了這樣的引導,他才有勇氣說出心中的疑問,才有底氣向外界求助。

別輕易對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向外界尋求幫助不是弱點

因為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是他最後的“靠山”,那麼父母也要傳遞這樣一種資訊,讓孩子真是的感受到。

相信每位家長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孩子能夠遠行的時候,該放手就放手。當孩子陷入困境的時候,又能給孩子足夠的精神支撐。

這樣能讓孩子有信心出去闖蕩,也能讓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敢於向外界求助,從而獲得幫助。同時又能回到父母身邊,享受父母的關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54 字。

轉載請註明: 別輕易對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向外界尋求幫助不是弱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