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緬甸為何把首都,從繁華髮達的仰光,遷到落後閉塞的新城內比都

由 司馬盼香 釋出於 綜合

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的緬甸,位置優越,面積廣闊,有著近7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在東南亞國家中位居第二。境內5500萬人口,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這在同地區中,同樣鮮有國家可比擬。

不過它的首都內比都,卻是一個只有不到20年曆史的新城。不僅深居內陸,遠離海岸線,而且由於人口稀少,發展也相對緩慢。

其實早在2005年之前,緬甸的首都,是有著150多年首都歷史的沿海城市仰光。和內比都相比,仰光海陸空交通發達,人口近800萬,是緬甸最大最繁榮的城市。不僅位於三角洲入海口,處於亞洲通向中東的航線上,而且土地肥沃,農業生產條件相當優越。

(仰光風光) ‍

既然仰光各個方面都要優越於內比都,緬甸政府為何要從海濱城市,遷都到閉塞荒涼的內陸去呢?

一、見證緬甸歷史的仰光。

在歷史上,最初的緬甸和印度一樣,由各個四分五裂的土邦組成。真正成為一個統一國家,是在公元11世紀的1044年,由阿奴律陀國王將各自為政的土邦兼併為一個整體,建立起緬甸第一個政教合一的王朝——蒲甘王朝。

其後,緬甸經歷了東籲王朝,貢榜王朝等。雖然飽經動盪和災難,但主權始終在緬甸人自己手中。

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象緬甸這樣的封建集權弱國,只能被動陷入被殖民的悲慘命運。從1757年開始,英國佔領印度後,繼續向鄰近的中南半島進軍。

從1824年到1887年,英國人利用三次英緬戰爭,將整個緬甸變成殖民地,名為英屬緬甸。

英國人深植緬甸之後,發現仰光絕佳的航線位置,是其它城市無法比擬的。因此,緬甸的都城,就從穆爾曼遷到了仰光。

相比於內陸相對崎嶇的山地條件,仰光作為經濟、政治中心,對於英國的殖民掠奪更有意義。

鐵軌公路、醫院學校,辦公大樓。英國人在仰光建起了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仰光走上了向大城市目標邁進的光明道路。

從20世紀開始,英國人先進的管理和仰光的優越地理條件,使這裡很快成為東南亞最耀眼的新星,30年代到60年代,緬甸經濟突飛猛進,同期GDP居然是我國的兩倍之多,連新加坡也來取經。那時的緬甸,是東南亞各國爭相模仿的物件。

(歷史上的緬甸士兵)

二、民族控制論。

二戰之後,獨立運動此起彼伏。1948年,緬甸脫離英國殖民統治,正式獨立。首都的選址,自然也定在了仰光。

仰光不斷向周邊郊區擴充套件,迅速成為一個覆蓋近600平方公里的明星城市。可是,首都城市再怎麼發展,也不能擺脫安全穩定這一根本。

1962年3月,緬甸三軍總參謀長奈溫發動政變,成立軍政府。幾十年間,奈溫始終作為緬甸領導人掌控大權,獨裁專制死灰復燃,曾經的民主名存實亡。

奈溫政府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推行閉關鎖國,緬甸經濟陷入持續衰退的泥潭。

軍政府的強制性治理方式,還加劇了與各民族地方武裝之間的矛盾。首都在沿海,對於控制遠居內陸的割據勢力,是相當不利的。時至今日,克欽、果敢、德昂等邊界民族武裝,和緬甸中央軍之間的戰鬥仍然持續不斷。

緬甸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大多分佈於仰光沿海地帶。而內陸地方武裝的挑戰,則不斷蔓延。這讓緬甸軍政府,著實有鞭長莫及的難言之隱。

隨著和各民族武裝之間的爭端日益尖銳,為了加強對各民族武裝的近距離管控,遷都內陸的藍圖,逐漸浮出了水面。

(緬甸內戰中的童子軍)

三、戰略安全論。

2005年11月,緬甸政府正式宣佈,將國防、外交、內政、能源、農業、衛生等幾乎全部政府部門,遷往中部的彬馬那,並將其更名為內比都,作為緬甸的新首都。

對於緬甸選擇內比都作為新首都,還一種說法。

前些年,緬甸和美國不太對付。當時的緬甸軍政府擔心,位於印度洋海岸線的首都仰光,既沒有天然屏障又缺乏緩衝地帶。一旦發生戰爭,首當其衝會受到外敵的打擊,於國家戰略安全極為不利。將首都遷往中部腹地,將更有利於戰略安全防禦。

十多年過去了,內比都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存在巨大缺陷。雖然緬甸政府為新首都的建設費盡心機,但效果卻並不理想。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缺乏活力。面積號稱是仰光九倍,但人口卻只有仰光的十分之一。各國使館也不願前來,仍然駐守在仰光。這樣的新首都相比於仰光,實在沒有什麼吸引力。

(參考資料:《緬甸遷都為哪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