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你相信眼緣嗎?過去我不信,但是當我決定買第八代凱美瑞的那一刻,我信了。
在我還沒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就開始憧憬著人生第一臺車會是哪一臺,憧憬了四五年,也沒有想到會是凱美瑞。為什麼?因為它老氣。這就好像情竇初開的男生幻想著將來另一半是誰一樣。你會在心裡把你喜歡的型別都幻想一遍,但最終你才發現陪伴你的就是隔壁比你大幾歲,從小欺負你的胖丫。這種內心落差,不必多言……
但正所謂“女大十八變”,隔壁胖丫也會變成你喜歡的模樣。當第八代凱美瑞運動版出現在我面前時,正是我真正計劃入手人生第一臺車的時候。帥氣年輕的外觀讓我對它很有好感,TNGA架構下帶來的操控質感,也不再讓我覺得油膩。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車,豈有不要之理,於是我成為了第八代凱美瑞運動版車主——燃油的。
轉眼間,這臺車已經陪我走過了一年半的時間,五萬多公里的行程。這期間我們培養出了深厚的友誼,直到凱美瑞雙擎運動版的到來……
一年半的陪伴敵不過三天的體驗?我是個喜新厭舊的人?我對當初選擇燃油版後悔不已?且慢!聽我把話說完!
我當初為什麼買燃油版不買雙擎版?
因為缺錢?
還真不是。如果考慮到凱美瑞主銷中配豪華版及以上配置這個實際情況的話,凱美瑞雙擎23.98萬元的入門價格其實並不算特別高。2018年買車時這個級別可選的混合動力車型並不多,邁騰GTE都是最近才來的。雅閣銳·混動倒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我從一開始就鎖定了凱美瑞,雅閣銳·混動並沒有讓我心生漣漪。
我購買的2.5S鋒尚版的裸車價格是22.28萬元,選擇了白色車身和黑色車頂,因此又加了4000元,此外還加裝了幾千塊的選裝件。就實際的預算而言,買個凱美瑞雙擎是沒有任何壓力的。
不買雙擎版的最主要原因其實是當時凱美瑞運動版沒有推出雙擎車型,沒錯,原因就是這麼簡單。2019款凱美瑞的調整,對於我這種新晉車主來說只能用“羨慕嫉妒恨”來形容,一個小的改款,可以說是改得刀刀見血:2.0L車型的發動機改用了TNGA的,老的6AT變速箱也被CVT變速箱取代,至此2.0L車型最大的缺點被解決了,全系車型也升級為國六排放。運動版車型增加了胎壓監測系統和感應雨刮,並且推出了運動版雙擎車型。
如果這些變化出現在我買車的時候,我也就不會有如今後不後悔一說了。“早買早享受”,在很長一段時間中,我是這麼安慰自己的……
改款後的運動版車型增加了胎壓監測功能,對於我的車缺失這一配置,我是沒少吐槽。
中控系統的UI設計做了調整,增加了高德車機導航系統。但樣式上我更喜歡舊款的設計,保留了很多實體按鍵。
當然,身為一個汽車媒體人,我的考慮也並非這麼“膚淺”。我父母生活在鄭州,我生活在廣州,每年免不了來回跑幾趟,而一個來回加上市區的零碎路程,基本也要小5000公里,這也是為何我一年跑了4萬公里的原因。高速公路是我主要的用車場景,而豐田的混動系統其實在城市路況下更容易發揮出節能優勢,高速路況下還是以發動機驅動為主。另外鄭州上牌無需搖號,我也沒有節能牌的需求。單從節油省錢的角度來看,凱美瑞雙擎對我的誘惑力並不大。
我曾經實測一箱油從廣州跑到南昌,實際跑了830公里,表顯還剩餘80公里,算了一下全程高速百公里油耗僅5.3L左右。我想如果是雙擎車型跑高速,也就這個水平了吧。
我知道這臺車並不完美
眼緣能讓人一見鍾情,但之後的生活依舊要磨合。人和車也是如此,雖然我對自己的車百般喜愛,但我也清楚知道這臺車並不完美,也承認它有著我不喜歡的地方。
紅色內飾是第八代凱美瑞很出彩的設計,也是我最喜歡的。
首先是外觀方面。運動版車型的尾部沒有標出2.0L和2.5L排量資訊,而且兩個排量車型的外觀完全一樣,都可以選擇雙色車身,都是18英寸雙色輪轂,都有著“雙邊四出”排氣(有兩個假的,對此我也挺鬱悶)。也就是說單從外觀,我找不到身為2.5L車型車主的優越感。這讓我養成了不好的習慣,看到一臺運動版我就喜歡趴窗戶看,看內飾是不是紅色的,座椅是不是織布的……
這臺2.5L發動機的抖動和噪音處理得並不算完美,反而是卡羅拉和雷凌搭載的那臺1.2T渦輪增壓發動機,給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這是因為我日常是使用發動機啟停功能的,而很多人因為受不了發動機頻繁啟動帶來的抖動,都把它關閉了。這臺2.5L發動機啟動時的抖動要比1.2T發動機明顯很多,前者的抖動會傳遞到車身,最終讓車內的每個乘客都能感受到,而後者的抖動,基本只停留在油門踏板那微微一顫上,很是輕描淡寫。
抖動會在起步之後延續下去,但不會再傳至車身,而是停留在油門踏板上,伴隨著發動機低扭時的沉吟聲,讓你能夠體驗到機械質感的魅力。日常的城市用車我通常採用ECO模式,這種模式下8AT變速箱明顯會慵懶很多,降擋的速度不會很快,會有點拖拉的感覺,因此你會覺得動力的傳遞不太平順。但是這種情況在普通模式下就會蕩然無存,如果是SPORT模式,動力的輸出和銜接就完全變了樣,那種暢快感覺非常爽,當然油耗的增加也非常爽,所以我一般不用。
混動系統能彌補很多燃油車體驗上的不足
在駕駛燃油版凱美瑞一年半之後,我再次體驗了凱美瑞雙擎,不得不承認,豐田的這套混合動力系統在提升行駛質感方面,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
首先是發動機啟動時惱人的振動沒有了。豐田THS II混合動力系統在怠速時發動機本就是不介入工作的,因此也就沒有發動機啟停一說。而且電機驅動下的起步非常輕快,也沒有了發動機低扭時的沉吟聲和油門踏板的輕微抖動。這些變化雖然看似不大,但在我體驗了兩天早高峰之後,我就覺得“香味撲鼻”了。
E-CVT變速箱相比我的那臺8AT變速箱而言,確實會平順不少。變速箱透過雙電機帶動行星齒輪,透過齒輪之間不同的運轉方向和轉速差實現變速箱的功能,不僅能夠實現無級變速,電機驅動下的變速系統反應也會比傳統AT變速箱快很多。這種差異尤其在減速過程中體現明顯,8AT變速箱的降擋過程動力銜接我總是覺得不理想,速度不夠快。但是雙擎車型的動力傳輸感覺就和CVT變速箱是一樣的,同時相比2.0L汽油版車型動力明顯要強勁不少。就動力傳輸的品質來說,雙擎車型無疑是最好的。
從此前的效能測試來看,凱美瑞2.5L汽油車型和雙擎車型的百公里加速表現是差不多的,前者8.68秒,而後者8.47秒。但實際體驗中雙擎車型的動力似乎更強,放在加速測試中,這種強弱差異應該是能帶來一兩秒的差距。歸根結底這還是由於電動機響應速度快帶來的錯覺。在面對相同的超車需求時,雙擎車型的動力會給我更強的信心,因為即便是在五六十的速度下突然加速,電機的爆發也能夠帶給你一些推背感,但是我那臺車就不行了,它要經過踩油門-降擋-抬升發動機轉速-釋放扭矩-傳遞扭矩等一系列過程,當動力傳遞到車輪時,最佳的超車機會也就錯過了。
不過凱美瑞雙擎對於電機的性格把控得比較嚴苛。在ECO模式下電機同樣不會過於暴躁,油門總是要探到一半左右才會有動力湧上來,這和我的車沒什麼不同。不同之處還是動力湧出後的爆發速度,畢竟噴薄而出和細水長流是不同的,電機爆發速度總是會強於汽油機。所以不論我用什麼駕駛模式去駕駛這兩臺車,雙擎車型都會給我更輕快的感覺。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的車就一無是處,例如剎車腳感。雖然剎車都有助力,但雙擎車型的剎車電子味道就是很濃郁,沒有汽油版的剎車那麼沉穩,制動力的響應也不如後者循序漸進,不經意間我總是會剎得急了些。這就苦了坐在副駕的媳婦,她一度認為是我開上凱美瑞雙擎過於激動造成的……
另外由於電池被佈置在後排座椅下方,凱美瑞雙擎的後排座椅明顯要比汽油版薄一些,但好在內部的填充物還是足夠厚的,不會太影響乘坐舒適性。而且後排的實際空間也沒什麼差異,後排座椅也都可以放倒。改款後的凱美瑞也沒有用上豐田TSS 2.0系統,這與我的車是相同的,系統依舊不支援低速跟車功能和車道保持,不過相信很快就會在新款車型上配備了。
凱美瑞雙擎的電池佈置在後排座椅下方,包括電池的散熱裝置,因此後排坐墊明顯我的車更厚實一些。
豐田TSS系統和標配的10安全氣囊都沒有缺席,但2019款凱美瑞的TSS系統還不支援低速跟車和車道保持功能。
至於油耗表現,從兩天的上下班代步來看,相同路徑和相近路況下凱美瑞雙擎單程油耗在5.8L/100km左右,而我的車在8L/100km左右。雙擎車的省油優勢,在市區通勤的場景下很明顯。
運動版凱美瑞雙擎的另一大優勢是車身的前後左右都能看得出雙擎車的身份,在我看來這不僅意味著這臺車搭載了混動系統,還意味著它的價格是24.28萬元。我可以省去趴窗戶看內飾的工作,只需看看車標,就知道它是不是比我的便宜了。
我不會承認我後悔了
如果你期待看到我淚流滿面心痛不已地告訴你“我後悔了”,那我很抱歉讓你失望了。對於當初的決定,我並沒有後悔,雖然我承認凱美瑞雙擎真的挺香。
我眼前的這臺車,是我的人生第一臺車,它不是老爸借給我的代步工具,因為行駛證上清晰地印著我的名字。而我是個90後。
我覺得90後是幸運的,因為汽車工業歷經百年,我們雖然沒有趕上汽車誕生時的偉大時刻,沒有趕上汽車工業發展中遇到的激情與悲壯,甚至沒能切身體會到21世紀初汽車走進中國千家萬戶時的那種朝氣蓬勃,但是在新能源汽車的時代真正到來之前,我們踩到了汽油機時代的尾巴。
不難想象,我的餘生大部分時間會與新能源車共同度過,但我慶幸的是在我人生最好的年歲中,能夠認真地聆聽汽油機的轟鳴,感受那飽含力量的顫動,聞到流淌在汽車體內的“血液”味道,然後以經歷者和體驗者的身份,為我的子孫講述汽車工業的百年蹉跎。
我希望我的第一臺車是一臺燃油車,不摻雜任何電動的成分。沒有該與不該,也沒有好與不好,無需講任何道理。因為我知道,這臺車對於我來說不僅是“第一個”,也很有可能成為“唯一一個”。
如果你告訴我你沒有這些情懷上的羈絆,那我會優先推薦你這臺凱美瑞雙擎。因為相比於汽油版,它的行駛質感確實更好,油耗表現也確實更低,而且廣汽豐田推出的電池無憂計劃也能夠解決你的用車顧慮。一步到位,當然是更好的選擇。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黃克宇)
車型引數配置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