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要這個,你給我買。"
"你就給孩子買一個好了,又沒多少錢。"
"你這做爸爸的,怎麼這麼摳門?"
……
類似於這樣的話,在生活中很常見,寵溺孩子是父母的本能,透過滿足孩子的慾望讓他們開心,與此同時,父母也能從中得到一種特殊的滿足感,但是,正如很多人擔心的那樣,如果不管孩子提出什麼要求,家長都去滿足,很明顯,這屬於"縱容"。
不過也有人覺得,不就是滿足孩子的願望麼,每一位父母都在做的事情,後果哪裡有我們想得那麼嚴重?
01
徐青青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老人的習慣大家都知道,不管孩子要什麼東西,只要有條件,都第一時間去滿足。
家裡的玩具堆成了一個小山,零食也從來不斷,孩子想吃飯就吃飯,不想吃飯就不吃,幸好基因好,不然青青肯定是一個大胖子。
前段時間青青的媽媽放假回老家,結果被閨女氣得不輕,孩子都5歲了,上街還一直要抱,不然就賴在地上打滾,大喊大叫,還撕扯她的衣服。這讓要面子的媽媽無法接受,怒極之下,狠狠打了幾下,不料孩子回家就找爺爺奶奶告狀。
"你這一回家就打孩子,想不想過日子了?"老人很憤怒,根本不聽兒媳的解釋,面對老人的咄咄逼人,青青媽媽只能選擇沉默,她很擔心這孩子的未來。
誠然,孩子還小,需要家人的"偏心",這可以理解,但如果關愛的程度超過了限度,就會出現問題,這可不是小事情。
02
被寵壞的孩子,父母要擔心"棘輪效應"
"棘輪效應",這是經濟學家杜森貝利提出的一種心理性消費習慣,它指當人養成消費習慣之後,其趨勢具備不可逆性,特點在於向上容易,向下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習慣了大魚大肉,偶然性的迴歸鄉村,那是一種享受,但如果要求長期吃糠咽菜,別說孩子了,大人也受不了。
其實"棘輪效應"在心理層面的危害性更大:
1、心理承受能力差
沒有天生的壞孩子,所有的惡習,都是後天教育的結果。
所謂的"熊孩子",只不過是從小接受的教育不對,由此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一直在"想要——被滿足"這樣的模式下長大,就很容易形成慣性思維,在他們的認知裡,成功才是常態。
可誰能保證一輩子一帆風順?一旦遇到困難,這類孩子就會變茫然,不知道做什麼,也不知道怎麼處理,一旦出現最壞的結局,他們很容易心理失衡,出現崩潰、大哭、暴飲暴食等病狀。
2、性格自我
在家,孩子享受到的是皇帝般待遇,家長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會盡可能滿足孩子,哪怕不能滿足的,也會跟孩子商量,並且伴隨補償措施,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會比較"自我"。
"貪婪"與"自私"是人類的本能,在他們的認知裡,滿足自己才是最關鍵的,如果父母的教育跟不上,很容易造成孩子變"自私",不受歡迎,畢竟沒有人喜歡跟太過小氣的人相處。
不合群的後果非常嚴重,長期一個人,往往會讓人由於孤僻而變得極端,內心充斥著暴力衝動,有些孩子甚至有可能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懂得拒絕孩子,未來更優秀
現實狀況:身邊的一個朋友,他家小孩,雖然只有4歲,可是能說會道,要只是聰明也就罷了,我們可以將其歸咎於天賦問題,畢竟父母都是老師,關鍵是那孩子情商還特別高,懂得安慰人,還喜歡謙讓,跟比他大的孩子在一起,也能表現得像個"小大人"。有一次我見他將最喜歡吃的西瓜讓給了一個6歲大的小女孩,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男的就得讓著女的。"
當時我驚為天人,這麼小的年紀就知道"謙讓女性",這以後找物件肯定不愁。向朋友取經,這麼好的娃是怎麼教出來的?
他是這麼回答我的:"還能怎麼教?你對孩子壞一點就好了,你們就是太慣著孩子。"
後來我才知道,他所說的壞,不是打孩子,而是"拒絕"孩子。
▼
孩子提出一個要求,不論難度多大,家長都應該思考一下,是不是應該滿足孩子?可以試一試問孩子,為什麼想要如此?理由是什麼?
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
1、提高智商
美國兒科協會研究認為,5歲之前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越強,他們的智商就越高,未來獲得成功的機率也比一般孩子要大。
說話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它需要孩子進行一系列複雜的腦部活動:
聽到父母問話——分析意思——結合自身情況考慮——組織語言——表達
想要清楚的回答父母提出的問題,這個過程缺一不可,父母透過不斷提問,並且與孩子對話,充分調動孩子的大腦,迫使他們自己去思考,從而達到鍛鍊的效果。
2、確立威嚴
案例:曾有這麼一個新聞,大街上孩子要玩具,家長不給買,結果導致其暴怒,不僅賴著不走,甚至還對母親拳打腳踢,完全不顧周圍人的眼光。有人說這是父母教育的悲哀,孩子不懂事,其實還能說明一點:這個孩子完全不害怕父母。
在他的腦海裡,父母的地位與自己一樣,甚至還不如自己,毫無威嚴可言,自然敢動手。
一直有專家建議,家長應該與子女做朋友,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他們,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對此只想說兩個字:荒謬!
什麼是朋友?雙方可以開玩笑,沒有任何等級劃分,高興了一起喝酒,不高興也能互相發火,如果孩子跟家長變成這種關係,又如何區分誰是父母,誰是孩子呢?萬一孩子哪一天做錯了事情,又有誰可以管教他?
關係融洽的定義絕對不是"沒大沒小",父母沒有威嚴,早期可能看不出危害,可年紀越大矛盾就越多,小心最後養出一隻"白眼狼"。
聰明的家長,會從四個層面教育孩子
1、適度的"窮養"
有些父母可能有"被迫害妄想症",自己家明明是有錢的,卻故意做出沒錢的樣子,讓孩子吃苦受累,恨不得連衣服都打補丁。嬌慣是不好,可是可以裝窮,也是一種傷害。我們不滿足孩子的願望只是不想讓他們變壞,吃苦只是手段,超過限度的"窮養",反而會導致孩子自卑、性格極端以及沒自信。
▼
正確的做法是,在給孩子花錢的同時,注意大多數人的標準,可以跟別人一樣或者稍微差一點,但不要相差太多,"適度"二字非常的關鍵。
2、思想教育要跟上
從小富養就不能成才嗎?話可不能這麼多,如今的狀況是:寒門難出貴子,不是沒道路,而是富人家的孩子更加努力。那些孩子從小享受的東西,也許是一般人一輩子的終點,可奢侈的同時,人家思想教育跟得上,金錢帶來的不僅僅是"紈絝",還有自信、擔當與勇氣。
▼
"棘輪效應"是很棘手的問題,但如果將其轉變成一種動力:讓孩子意識到,要想繼續享受美好富足的生活,就必須加倍努力,那麼富養其實遠比窮養要好,過程輕鬆,氣質還到位。
3、跟孩子談條件
同樣是一瓶水,你口渴的時候喝,跟平時躺在床上喝,感覺肯定不同。孩子在長大過程中,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要求,其中有一些是應該滿足,就算孩子不說,父母也會去做,但是另外一些可有可無的,也別急著一棒子全部pass,完全可以透過講條件的辦法,讓孩子參與進去。
▼
想要玩具?沒問題,只需要你去打掃一下屋子就可以;要零食?也不是不行,但是今天晚上必須學會一首兒歌;要出去玩?寫好作業就批准……將義務與權力給孩子分清楚,讓他們自己決定自己享受什麼樣子的待遇,若是不從,那就拒絕。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孩子的牴觸心理會大大減少,畢竟父母也不是完全不願意。
4、家長不能隨便心軟
不得不承認,吃過苦的孩子與沒吃過苦的孩子,確實存在比較大的差別,有些時候,是要讓孩子受點委屈,孩子情商再高,沒有經歷過的話,那都是紙上談兵,唯有親身實踐了,方能考慮周到。
▼
家長只需要把握好大方向,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無須在意,如果孩子栽了跟頭,父母只需要安慰一下,然後看著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最好不要去插手,那沒有意義。
總而言之,在"滿足孩子要求"這件事情上,家長最重要的是把控好尺度,無論是"嬌慣"還是"無視",都是不可取的,相對於孩子的生活習慣,他們的心態變化才是重點,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