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三大變化“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經濟觀察)三大變化“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 王恩博)“我想乘著‘復興號’看更多中國風景。”正在北京舉行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現場,有外國觀眾留下如此感嘆。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轉型,中國產品各方面發生巨大變化。“讓世界愛上中國造”這句廣告語,正日益成為現實。
9月25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圖為觀眾參觀“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模型。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從“低端”到“高大上”
“中國造”曾被貼上“低端”標籤,高鐵等一件件國之重器,改變了外界這一刻板印象。
據統計,當前中國高鐵里程已突破2.2萬公里,總里程超過第2至第10位國家總和,其中近六成建成於近五年。隨著“八縱八橫”高鐵網路規劃出爐,中國計劃到2020年,將高鐵總里程提升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大城市。
在“中國路”上飛馳的,是“中國車”。今年6月,中國首列標準動車組“復興號”下線;9月,7對“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提速至時速350公里。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復興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該動車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84%。
高品質讓“中國造”走向世界。中國為塞爾維亞量身定製的電力機車將執行在巴爾幹區域最繁忙的貨運線路上;在美國波士頓、洛杉磯,中企亦拿下多份地鐵訂單。
圖為9月21日,“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以時速350公里高速經過江蘇省常州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簡單重複”到創新制勝
多年來,中國產品以“來料加工”、“來樣製造”為主,常被詬病“簡單重複、缺乏思考”。
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比的是創新能力,這正成為如今“中國造”的“制勝法寶”。中國透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近年來持續快速增長,2013年躍升至世界第三位;中國年發明專利申請量穩居世界首位,2015年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突破百萬件,2016年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百萬件。
例如,作為世界上首個發明並使用紙幣的國家,中國如今正引領全球支付體系邁入新時代。今年二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超過23萬億元人民幣,穩居全球最大移動支付市場。
移動支付技術被不少在華外國人稱作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指出,在部分“一帶一路”國家複製推廣這一經驗,或將使其直接越過支票、信用卡等傳統交易階段,進入基於網路的移動支付時代。
9月25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圖為觀眾參觀軍事主題展廳。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從“山長水遠”到“天涯咫尺”
中國產品能夠走向世界,還得益於中國推動建設貿易大動脈,加速與世界各地貿易融通。
近期在中國官媒熱播的紀錄片《輝煌中國》提到,52條中歐班列線已將32箇中國城市與歐洲12個國家的32個城市緊緊相連,匯聚成全新國際貿易大通道。以往透過海鐵聯運,中歐貨物運輸時間需三個月,而中歐班列將這一時間縮短至20天。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表示,將中歐班列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信譽度的國際知名物流品牌,對於日益增長的亞歐大陸國際貨運需求、釋放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通道潛能、把絲綢之路從過去的商貿路變成產業和人口集聚的經濟帶,具有重要意義。
在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助推下,在沿線國家共同努力下,未來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絡還將更加緊密。“一帶一路”東牽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穿越非洲,環鏈歐亞,堪稱全世界跨度最長、最具潛力的合作帶。沿著這條道路,“中國造”料將進一步影響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