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布斯中國就公佈了一份名為2020年中國汽車富豪榜的名單,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以往常年“壟斷”榜首的吉利汽車老闆李書福在今年卻只能屈居第二。不過,取代榜首的並不是哪位異軍突起的造車大牛,而是一個“賣電池的”,他正是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這背後,新能源汽車在動力電池領域,車企、配套商之間的隔空“暗戰”不斷。
“首富”直言不造車 卻在新能源車界“一騎絕塵”
近日,福布斯中國就公佈了一份名為2020年中國汽車富豪榜的名單。不過,該名單的前三強不再是過去長期“霸榜”的吉利李書福、長城魏建軍以及比亞迪王傳福,而是多了一位“不造車”的新面孔,那就是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他憑藉高達158億美元(約人民幣1077.88億元)的財富值,一舉登上了中國汽車首富。
提及寧德時代,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鋰離子電池研發製造公司,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風口,快速崛起。如今,該公司已成為中國新能源電池市場中,地位難以撼動的企業之一。
在前不久釋出的第10批新能源汽車目錄動力電池配套名單顯示,寧德時代(131款,含江蘇時代),而比亞迪(20款)、億緯鋰能(14款)、鵬輝能源(13款)、國軒(11款)配套前列。今年公佈的第3批新能源汽車目錄動力電池配套中,寧德時代配套車企多達22家,是唯一配套車型覆蓋全品類的電池類企業。
國內包括蔚來、小鵬、北汽、廣汽、吉利等多家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均有配備寧德時代提供的動力電池,甚至是特斯拉中國Model 3電動車,也開始使用寧德時代生產的無鈷磷酸鐵鋰(LFP)電池。
資料顯示,中國動力電池排名,寧德時代位居榜首,營收457億元,而比亞迪營收僅176億元,未進前五。
據韓國新能源市場分析公司SNE Research最新資料,在全球市場,2020年前9個月,寧德時代裝機量位居全球第一,市場佔比23.1%。LG化學和松下分列第二、第三名,市場佔比分別為22.9%和21.2%。
新能源車界“一騎絕塵”,但卻直言“不造車”。11月14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央視《第一發布》上宣佈,長安汽車將攜手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一個全新高階智慧汽車品牌,首款新車將不日亮相。外界紛紛將此解讀為,寧德時代、華為將參與造車。對此,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寧德時代沒有造車的計劃”。作為全球新能源動力電池的老大,寧德早早地打開了與一流汽車企業、上下游重要零部件供應商、技術公司、國際知名汽車企業的合作大門,以圈住自己的市場份額。顯然,寧德時代不是一個被動選手,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還是更願意主動出擊,尋求共同合作。
動力電池市場群雄逐鹿 技術之爭從未停歇
不止是寧德時代,比亞迪、欣旺達、國軒高科等一眾動力電池企業,北汽新能源、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車企也紛紛將目光瞄向了新能源電池領域。
新能源電池為何備受重視?還在於新能源汽車的成長性。有機構認為,近五年內都無法找到成長性與其比擬的行業。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1150萬輛,相較於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1.6%。而動力電池佔據整車成本1/3的事實一直沒有改變。因此,誰掌握了動力電池,誰就掌握了電動汽車的定價權和產業主動權。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的資料預測,到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供應短缺約18%。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約40%,動力電池對應市場空間可達6000億元。
在此背景之下,今年以來,已有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利天萬世、格林美、恩捷股份、德方奈米、豐元股份等十餘家動力電池企業進行了投資擴產。其中,電池專案產能規模超5000萬千瓦時。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有近7成已被淘汰出局,足見其競爭殘酷。
從刀片電池到無鈷電池,再到石墨烯電池,中國動力電池技術之爭頻頻。3月29日,比亞迪正式釋出“刀片電池”技術,並高調聲稱“刀片電池”具有安全效能好、迴圈壽命長、能量密度高等優勢。作為大幅優化了電芯單體和模組結構的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的能量密度較傳統磷酸鐵鋰電池提高50%以上,成本能下降20%-30%,放電倍率將大幅提升,壽命長達8年120萬公里。這也引發了作為國內三元鋰電池的主要製造商寧德時代隔空“回懟”。
與此同時,整個動力電池行業一直沒有停止對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挖掘。目前來看,三元鋰電池仍是動力電池市場的主流。資料顯示,2019年,磷酸鐵鋰電池的裝機量份額為32%,三元鋰電池則為62%。
5月18日,脫胎於長城汽車的動力電池製造商——蜂巢能源,正式釋出了兩款新型無鈷電池,續航里程達到800公里。從明年下半年開始,蜂巢能源的兩款無鈷電池將會陸續量產和應用到長城汽車旗下的新能源車產品上。廣汽新能源埃安車型在前不久的廣州車展上正式亮相。新車搭載全球首個兩擋雙電機“四合一”整合電驅,百公里加速進入2秒區間;同時,全球首個石墨烯超級快充電池、矽負極高能量密度電池技術,其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該款“超級快充電池”搭載實車後進行的充電測試顯示,僅需8分鐘就可以將電池充至85%。
特斯拉一邊手牽松下與寧德時代這兩大巨頭,一邊又在加速自行研發。
本土車企配套商動作頻頻 部分技術不輸“特斯拉”
為了不被電池供應短缺卡住電動化戰略提速的步伐,各大車企除了與動力電池頭部廠商簽約外,也紛紛開啟了入股電池廠商、自主投資研發的步伐。同樣,對於重慶這個汽車生產的“重鎮”,車企和配套商絲毫不掩飾對於新能源領域的熱情。
在長安汽車品牌日當天傳出訊息稱,截止目前,長安新能源已完成首輪融資,掌握三大專用平臺384項核心技術,累計申報專利580多項,釋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內首創的高科技產品——長安智慧芯,第三代智慧整車域“七合一”控制器,效率提升6.8%,能耗水平持續領先行業10%以上。未來5年,長安汽車將推出23款新能源新車。
同樣,小康股份也在近年砸下百億元,一口氣吃下多家新能源公司,欲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領銜”。旗下金康新能源是國內為數不多擁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之一。在三電方面,正形成整車控制器、動力電池系統、電驅動系統、增程器平臺等方面的全球領先技術。部分技術較特斯拉而言,也毫不遜色。
2019年2月22日,重慶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基地在璧山開工。專案總投資100億元,建設鋰離子電池生產線8條,採用領先的全自動化鋰電生產工藝,生產動力電池電芯、模組等核心產品並發展相關配套產業。
觀察
換電模式成車企競爭新賽道
當各大企業在動力電池領域“短兵相接”的當下,一些企業卻將目光瞄向了車電分離的換電模式。
8月20日,寧德時代宣佈,將攜手蔚來汽車、國泰君安國際和湖北省科投三家企業,共同投資成立武漢蔚能電池資產有限公司,以推動“車電分離”新商業模式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並在此基礎上推出BaaS(Battery as a Service,電池租用服務)業務。
按設想,電池企業做好標準的PACK,存入“電池銀行”,換電服務公司從中把電池“貸”出來,用於換電服務。
在9月,一週之內,兩大車企在渝佈局換電站。長安汽車首個換電站在奧體中心開啟試運營,吉利換電站在禮嘉落子。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電池銀行”裡的商品,必須能夠流通。誰拿出來都能用,才能稱之為“銀行”。行業內目前正在討論共享換電站相關的標準和可行性方案,或將推薦3~5種電池包放到市場,經過一定時間的實際使用,供市場自由選擇。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認為,電池資產管理公司屬於重資產,必然需要外界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對土地方面的需求也比較強烈,需要各地合理布點。此外,還需考慮我們城市內的電壓和供電網路各方面的配置安全等。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 實習生 宋沁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