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關於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這件事,埃及人不是沒有做過,稱為“新河谷計劃”。可惜最後失敗了,浪費了大量的真金白銀,卻沒能把沙漠便綠洲。
埃及,位於非洲東北角,氣候乾旱,自然環境相當惡劣,全國100.2萬平方公里國土的96%為茫茫沙漠。全國98.5%的人口寄居在僅佔全國面積4%的尼羅河流域。20世紀初,埃及人口僅2000多萬,到2016年已發展到9500多萬,即將破億。與快速膨脹的人口相比,可利用的耕地資源早已達到極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若不盡快開拓發展空間,埃及人將面對嚴重的生存危機。
△沙漠佔全國面積96%的埃及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埃及人把目光鎖定在了西部的沙漠,這是一片接近全國40%領土的土地。經過探查,沙漠之下蘊藏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如果能好好治理一番的話,將會得到大量耕地,再造一片新的尼羅河谷。就這樣,一個瘋狂的計劃開始萌芽,到1958年,埃及啟動了新河谷計劃,並在計劃地區新建“新河谷省”。
△因工程而建的“新河谷省”
起初,埃及人打算利用地下水治理沙漠,但是一番操作下來,發現無論是技術還是資金都幾乎不可能完成,計劃便被擱置下來。
1971年,蘇聯援建的阿斯旺大壩建成,建壩形成的納賽爾湖的蓄水量達1640億立方米(世界第五大水庫),相當於尼羅河兩年的流量,埃及政府重獲建設新河谷的信心與決心。
△阿斯旺大壩建成後形成的納賽爾湖
經過多年的綜合研究,1997年1月9日,穆巴拉克總統正式重啟了新河谷計劃(普遍稱為圖什卡工程),計劃包括在阿斯旺水庫附近的圖什卡灣建一座巨型揚水站,並修建長70公里的主渠道和4條28公里的支渠構成灌溉網,每年取水50億立方,將圖什卡(Toshka)窪地附近的土地開墾為300多萬畝良田。
△穆巴拉克在工程啟動儀式上
1998年,尼羅河上游發生了一場巨大的大洪水,洶湧的洪水湧向阿斯旺大壩。埃及政府擔心阿斯旺大壩受損,在水庫上游打開了洩洪渠道,洪水紛紛從渠道衝向了圖什卡窪地,在後續的2個月裡,這裡形成了大大小小20多個湖泊群,總面積1540平方公里!
△“一夜而成”的圖什卡胡群
這次的洪水事件,不僅衝出了超級大湖,也衝暈了埃及政府的頭腦,更宏大的專案漸漸在埃及人的腦中浮現。
看到這麼多水衝向沙漠,埃及人深受啟發,不斷擴大工程規模,最終的方案規模遠超1958和1997年的版本,將整個工程造價推到865億美元(三峽工程總投資260億美元),20年內完工,媒體將其稱為“穆巴拉克的金字塔”。
△圖什卡工程引水方案
這座新世紀的“金字塔”,透過日抽水量達2500萬立方米的穆巴拉克泵站可以每年取水50億立方,為埃及用水量的十分之一。透過一系列的灌溉渠,將西部沙漠中的可耕地和6個主要綠洲連為一體,構成和尼羅河並行的一條新河谷。若整個工程順利完工,開發面積將達26萬平方公里,46%的西部沙漠土地將得到開發利用,其中耕地面積達到1890多萬畝,相當於再造一條尼羅河谷,為埃及立下不世之功。
△納賽爾湖邊的穆巴拉克超級泵站
然而現實非常殘酷,在經歷了管理不善,貪汙腐敗,軍方干預,資金短缺等一系列問題後,圖什卡工程不可避免的爛尾了,先期投入的60億美金打了水漂,第一階段新開墾350萬畝耕地,只完成了3%,第二第三階段工程更是永久擱置。
△現存灌區
已開墾的耕地同樣問題重重。沙改土地由於鹽分太高,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改造土地,並且改造後的土壤又使得機械化操作非常困難,使得在此投資的農場大都無法盈利。而“美麗的意外”因洪水而來的圖什卡湖群,在失去水源後,迅速萎縮,終是“曇花一現”。
△迅速萎縮的圖什卡湖群
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捲埃及,強人穆巴拉克倒臺,埃及國內陷入動盪。此外圖什卡地區靠近邊境,與蘇丹、利比亞相鄰,地區局勢動盪不安,國內外投資商更是望而卻步。
△2011年,埃及民眾在解放廣場遊行示威
無論是納賽爾時期的新河谷計劃,還是穆巴拉克時期的圖斯卡工程,都是由政治強人推動,立項和方案沒有經過仔細論證而且在後期隨意擴充,政治意志完全壓倒了科學依據與工程決策,專案的實施也根本沒有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可,其失敗的結局已成必然,不世之功終成黃粱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