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在風力發電一線的“追風者”

原標題:海南週刊 | 堅守在風力發電一線的“追風者”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婧姝

“肩上扛著風,腳下踩著土,心中一句話,不認輸,我用火熱一顆心,寫青春……”這首在20世紀90年代廣為流傳的歌曲《追風少年》由歌手吳奇隆演唱,歌詞描繪的追風少年意氣風發,有一股子不服輸的拼勁、闖勁。

而在海南島西南部海岸線上,有一群真正的“追風少年”,他們將自己的青春熱血灑向大海,換來了一座座迎風矗立的風機和源源不斷輸出的綠色電流。近日,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奮戰在風力發電一線的追風者。

堅守在風力發電一線的“追風者”

海南東方國信風能有限公司的運維人員在風機塔筒上方作業。受訪者供圖

杜俊:

為“測風”幾乎跑遍海南島

東方市八所鎮疏港路是一條寬敞的濱海公路,海南東方國信風能有限公司位於該路一側。沿著公路行駛,不僅能體驗駕駛帶來的樂趣,還能欣賞海上風光。但在20多年前,這一帶的道路條件可沒這麼好。

“我們公司的前身是海南東方風力發電廠,風電廠1996年成立的時候我就在這兒上班了。”海南東方國信風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俊曾多次參與風力勘測、專案選址、裝置安裝等工作,對海南的海岸帶十分熟悉。

堅守在風力發電一線的“追風者”

運維人員在進行故障篩查。 海南日報記者 劉婧姝 攝

他介紹,以前我省多數風電廠地理位置偏僻,地形情況複雜,周邊路況差,開展踏勘工作還可能遇到突發性的自然災害,所以專案前期勘測人員往往要經歷多重考驗。

“以前這裡是一片海防林,路是土路,我騎摩托車沒少摔跤。”杜俊說,早年為了做好踏勘工作,他幾乎跑遍了海南島,經常在荒郊野嶺用裝置“測風”,最終大家考慮多方面因素,決定將東方風力發電廠建在八所鎮海岸線附近。

他告訴記者,風電專案建設的前期現場考察旨在為測風選址、宏觀選址、專案遴選、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等提供基礎性參考依據,其重點是對風能資源、開發條件、開發方案等進行踏勘。這對風電專案的合理性開發、投資價值最大化等有著重要的指導性作用。

“海邊平均風速較陸地快,且風速較平穩,湍流強度小,陣風係數小,風向也比較穩定。”杜俊說,一個地方只要風速達到3米/秒,風機就能轉動,年平均風速值越高開發價值越大。事實上,早在1986年,東方第一臺試驗風機就建在了八所風能試驗站。

風電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之一,海南發展風電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未來我將繼續在綠色可再生能源領域開展業務,為守護碧海藍天盡一份責任。”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杜俊若有所思地說。

文承敬:

總結出“四步法”維護風機

藍天白雲下,一排排塔筒高度80米、葉輪直徑108米的風機引人注目。“兩人一組,落實安全措施,帶好工具,快速出發。”5月10日上午,該公司運維部主任文承敬組織技術人員在一臺風機底部的控制櫃內開展日常維護工作,仔細排查故障。

“安全平臺和梯子牢固,無連線螺栓鬆動,控制櫃無煳味……一切正常。”聽完,文承敬鬆了一口氣。控制櫃內透氣性差,他才忙了一會兒,衣服已經汗溼了一大半。“這還沒上塔,塔上更熱。”他說的上塔,是指爬上塔筒之巔,對葉片進行檢修。

堅守在風力發電一線的“追風者”

文承敬(右)在中控室監控風機執行情況。 海南日報記者 劉婧姝 攝

文承敬告訴記者,葉片是風電機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變槳系統直接影響風電機組的發電效率。葉片變槳系統執行時間久了,容易出現一些小問題,需定期對葉片輪轂進行檢查,這時工作人員就要鑽進葉片輪轂內。

“輪轂內空間狹小,只能勉強容下兩個人,而且幾乎不透風,在裡面檢修是個苦差事。” 文承敬2007年入職後一直從事運維工作,經驗豐富,是風機維護的行家裡手。

“從事風機運維工作要膽大心細,如果說有什麼秘訣,那就是‘四步法’,即眼看、耳聽、鼻聞、手動。”文承敬解釋道,眼看即觀察各種儀器裝置引數是否正常,耳聽則是聽控制櫃內是否有放電聲音,發電機軸承、齒輪箱等有無異響,鼻聞是聞一聞控制櫃內有無煳味,最後一步是動手清理乾淨工作現場。

一番忙碌後,他回到公司的中控室。這裡擺放著幾臺電腦,工作人員正密切監控著14颱風機的執行狀況。忽然,一陣警報聲響起,文承敬緊張地盯著電腦螢幕,查詢原因。“是9號風機的偏航警報,這是風機過於‘疲憊’進行自我保護的表現,約10分鐘後就能恢復轉動。”文承敬說,現在的裝置智慧化程度高,給運維工作帶來了便利。

符院:

技術尖兵啃硬骨頭

公司總工程師符院今年49歲,長著一頭白髮,曾經被同事們稱為“秀才”的他白淨、文雅。若不是有人介紹,你一定很難想象,他曾帶著團隊在塔筒上爬上爬下,多次攻克風機維修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以前工作條件非常艱苦,我們的風機都是從德國進口的,安裝和維護環節比較依賴德國方面的技術支援。”符院回憶,有一次,一隻老鼠闖進了7號風機,引發開關櫃著火。消防員趕到後撲滅了大火,可是裝置儀器已被燒燬。

“黑黑的一片,全燒焦了。”符院急壞了,燒燬的裝置不及時修好,將直接給公司帶來損失。如果坐等德國專家來現場進行維修技術指導,時間成本又太高。情急之下,他組織技術骨幹攻堅克難,研究維修難點及需要更換的儀器,儀器能用國產的就用國產的,最後在一個月內就完成了這次大修。“完成那次維修後,我們更加註重自主進行技術研發,以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符院說,下一步,他們計劃主要依靠自己的團隊維修故障裝置。

堅守在風力發電一線的“追風者”

文昌市木蘭灣一帶的風機。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2015年12月,我們全面啟動技術改造專案,拆除了原來的18颱風力發電機組,安裝了14臺2.5MW風力發電機組。技術改造完成後,風機的單機容量達2500KW,是目前海南單機容量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組。”符院介紹,公司已累計發電超過5.4億KWH,相當於為國家節約了標準煤約19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約1600噸、二氧化碳約50萬噸。

什麼是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是指把風的動能轉化為電能。根據發電裝置所在位置,可將風力發電分為陸上風力發電和海上風力發電。

利用風力發電的裝置被稱為風力發電機,簡稱風機。根據轉速和併網方式,可將風機分為定速風機和變速風機。

風機為什麼能夠運轉?

風機主要包含三部分:葉輪、機艙、塔架。風並不會直接推動葉輪葉片,而是透過吹過葉片形成葉片正反面的壓差,這種壓差會產生升力,使葉輪旋轉產生電流。一般來說,風機的葉輪並不能提取風的所有功,大多數風機只能提取風的功率的40%甚至更少。

如何選定風機安裝區域?

首先要了解風資源狀況。一般來說,某地10米高度多年的年平均風速達4米/秒左右,就比較有開發價值。當然選址還得綜合考慮地方政策、併網條件、避開文物和自然保護區等因素。如果上述條件符合,即可在區域的中心位置建70米高的測風塔開展風資源勘察。然後,結合實測資料、氣象記錄等製作風速圖、風向玫瑰圖,根據地形地貌、地質情況等合理選定風機的具體安裝區域。(劉婧姝)

來源:海南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55 字。

轉載請註明: 堅守在風力發電一線的“追風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