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2月28日電(劉曉 許婧 李秋瑩)“1972年2月28日,那是個上海冬天少有的大晴天。現在回想那個上午,全城在燦爛陽光裡的肅靜,更像是一個正在屏息期待的人。”上海作家陳丹燕在著作《外灘:影像與傳奇》裡描繪了50年前的今天。
那天是《上海公告》釋出的日子。在尼克松總統訪華暨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之際,陳丹燕與記者聊起,那一天是怎樣影響了自己的一生。
“那天《上海公告》已經發表,全上海都知道,中國這次要開啟大門了。”陳丹燕回憶:“那時我還是個孩子,只記得大人們臉上突然出現陽光般蠢蠢欲動的神情,但並不知道為什麼。”
母親領著陳丹燕去了淮海路,到燕雲樓吃了晚飯。“那天居然有不少人在燕雲樓吃飯,我們不得不與一對夫婦拼一張方桌,我們與那對夫婦始終沒說過一句話,但仍舊有一種和煦的喜氣,在那張方桌上輕輕盪漾。”
“那天以後,上海的孩子紛紛開始學一門手藝:英文,樂器,書法,繪畫,修理電器,打字,唱歌……無論什麼,總之是一技之長。大人們對孩子說,將來總有一天要用上的。”尼克松離開後不久,陳丹燕的媽媽就鄭重地告訴她:“我們準備給你請個英語老師,來教你學英語。”
那個年代,她的父母敏銳地意識到中美關係破冰後可能帶來的變化,早早為女兒做起了規劃。當時沒有教材,中英文的《上海公告》成了很多孩子的英語啟蒙教材。
2005年,美國愛荷華大學給已經成為一名作家的陳丹燕發來邀請,邀請她參加新一年的國際寫作計劃。
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IWP),由華人作家聶華苓和保羅·安格爾夫婦創辦,是一個蜚聲全球的國際文學交流專案。1967年以來,已有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多名作家到愛荷華大學交流學習,1979年中美建交之後,中國大陸作家也可以受邀參加,其中包括汪曾祺、北島、莫言、餘華等人。
“愛荷華這個城市很小,在中西部的大平原的當中,只要開車10分鐘就出城了,周圍都是玉米田。在春夏之交的時候,在愛荷華可以看到很多大的龍捲風,有點像綠野仙蹤裡邊的故事一樣的。”
“晚上大家在一起開朗讀會,每個人讀自己的作品,然後聊一聊自己國家的作家。波蘭的作家會徹夜彈肖邦的鋼琴曲,我跟他學了波蘭的小步舞曲是怎麼跳的。有一個印度的作家,他來朗讀他寫的印度的故事,我去問他外灘的英文詞 Bund來源於印度的哪個詞。他說印度有100多種語言,可能是印度南部的一個單詞。後來我們再見,然後就永遠沒有再見。”這些美好的回憶讓陳丹燕留戀。
“我覺得那時候的美國,其實提供給全世界各國的作家交流的機會,(讓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但陳丹燕相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善意是始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