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2月28日电(刘晓 许婧 李秋莹)“1972年2月28日,那是个上海冬天少有的大晴天。现在回想那个上午,全城在灿烂阳光里的肃静,更像是一个正在屏息期待的人。”上海作家陈丹燕在著作《外滩:影像与传奇》里描绘了50年前的今天。
那天是《上海公告》发布的日子。在尼克松总统访华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之际,陈丹燕与记者聊起,那一天是怎样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那天《上海公告》已经发表,全上海都知道,中国这次要打开大门了。”陈丹燕回忆:“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只记得大人们脸上突然出现阳光般蠢蠢欲动的神情,但并不知道为什么。”
母亲领着陈丹燕去了淮海路,到燕云楼吃了晚饭。“那天居然有不少人在燕云楼吃饭,我们不得不与一对夫妇拼一张方桌,我们与那对夫妇始终没说过一句话,但仍旧有一种和煦的喜气,在那张方桌上轻轻荡漾。”
“那天以后,上海的孩子纷纷开始学一门手艺:英文,乐器,书法,绘画,修理电器,打字,唱歌……无论什么,总之是一技之长。大人们对孩子说,将来总有一天要用上的。”尼克松离开后不久,陈丹燕的妈妈就郑重地告诉她:“我们准备给你请个英语老师,来教你学英语。”
那个年代,她的父母敏锐地意识到中美关系破冰后可能带来的变化,早早为女儿做起了规划。当时没有教材,中英文的《上海公告》成了很多孩子的英语启蒙教材。
200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给已经成为一名作家的陈丹燕发来邀请,邀请她参加新一年的国际写作计划。
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WP),由华人作家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夫妇创办,是一个蜚声全球的国际文学交流项目。1967年以来,已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作家到爱荷华大学交流学习,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中国大陆作家也可以受邀参加,其中包括汪曾祺、北岛、莫言、余华等人。
“爱荷华这个城市很小,在中西部的大平原的当中,只要开车10分钟就出城了,周围都是玉米田。在春夏之交的时候,在爱荷华可以看到很多大的龙卷风,有点像绿野仙踪里边的故事一样的。”
“晚上大家在一起开朗读会,每个人读自己的作品,然后聊一聊自己国家的作家。波兰的作家会彻夜弹肖邦的钢琴曲,我跟他学了波兰的小步舞曲是怎么跳的。有一个印度的作家,他来朗读他写的印度的故事,我去问他外滩的英文词 Bund来源于印度的哪个词。他说印度有100多种语言,可能是印度南部的一个单词。后来我们再见,然后就永远没有再见。”这些美好的回忆让陈丹燕留恋。
“我觉得那时候的美国,其实提供给全世界各国的作家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但陈丹燕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善意是始终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