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今天“身邊的黨員先鋒”系列報道,帶大家認識國網湖州供電公司醫務室的一名醫生,他叫閔華。
閔華1985年7月入黨,30多年來,他義務為社會大眾普及急救知識,併成立了志願者團隊,構成了湖州急救領域一道靚麗和獨特的風景線。
閔華告訴記者,他的願望就是有一天,當有突發事故發生時,圍觀的人群中,起碼有一個人能站出來,說一句“挺住,我會急救”,而不是人人手足無措。
除了是國網湖州供電公司醫務室的一名醫生,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是浙江省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講師。
說起他第二個身份的由來,還得從三十五年前,閔華退伍後剛參加工作說起。
赤誠初心 繪就最美人生底色
閔華說:“我剛到電力局工作時,經常隨線路隊下鄉施工,施工當中也不免有些受傷,比如有一次一位工人,在下電線杆的時候,一不小心電線杆壓在腳上了,造成受傷。所以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不在現場,受傷了後他們怎麼處理,萬一觸電心跳呼吸驟停怎麼辦,心跳呼吸驟停留給你搶救的時間只有4到6分鐘,如果猶豫害怕,時間就流失了,所以要告訴我們的職工,在4到6分鐘內,你必須要進行心肺復甦,再比如說出血、骨折,骨折了怎麼固定,最最基礎的東西教會他們,應該也不難。 ”閔華覺得,這事得越快實行越好,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單位領導大力支援,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到了工人們那裡,卻是剃頭桃子一頭熱。
閔華坦言:“工人師傅們寧願幹活也不願意坐教室裡聽我上課。什麼心肺復甦,止血包紮,他們認為這是醫生的事情。其實現實不是的,意外發生了可能來不及叫醫生,所以他們必須要學。” 為了讓工人們願意聽、能聽懂,閔華積極開動腦筋,一方面儘量讓自己的課講得更生動,另一方面,他將急救知識和工人熟悉的事物聯絡起來,事後發現效果非常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和精心耕耘,閔華建立了完善的應急救護培訓體系,成為了浙江省內特殊行業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的首創者和先行者,實現了村級電工全員培訓和每三年複訓,每輛工程車和每班組都配備了急救包,真正實現了湖州電力從業人員“人人學急救、人人會急救”。
傾心守護 跪地救人與死神競速
工作初許下的心願達成了,這時的閔華並沒有沾沾自喜,因此止步。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他發現湖州乃至全國範圍內,社會大眾的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率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有些地方甚至不足百分之一。於是他開始走出去,面向社會面向大眾普及急救知識,與此同時,一件件親眼目睹的事例,也更加堅定了他那份重新出發的初心。
當時閔華救小姑娘的畫面還被網友拍下,發到了網上,同時各大媒體也紛紛報道,大家對閔華的善舉讚賞有加。不過閔華他自己覺得這只是舉手之勞,任何會急救知識的人,遇到這種情況肯定都會伸出援手。不久後,在從青川往成都的高鐵上,他又用自己的急救知識幫助了一位口腔出血的老人 。
愛心傳遞 匯聚最亮“燎原星火”
透過媒體的報道,讓更多人知道了閔華和他救人的善舉。面對稱讚和鮮花,閔華卻反而更加冷靜,他想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是,當意外發生時,如果懂急救的人不在場,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有可能失去,對當事人家庭會造成極大的痛苦,所以他的堅持是值得的,要把急救知識教給更多的人,不讓上面的悲劇發生。 說起他的大眾急救教學,閔華笑稱是一種“跑場子”“擺地攤”式的授課模式。
就這樣,35年來,閔華默默無聞,利用節假日時間跟隨湖州市紅十字會開展應急救護培訓,足跡遍佈學校、社群、鄉村、部隊和企事業單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眼前這位叫張珏,國網湖州供電公司檔案室的一名檔案員。以前她沒有一點醫學基礎,現在她是浙江省紅十字會應急救護二級培訓師。身份的轉變來自兩年前,一次部門黨員活動上,她第一次接觸到了應急救護。也正是這一次,她感受到了閔華的執著,也堅定了她學急救的決心。
後來一位朋友的遭遇更堅定了張珏的想法。張珏:“我一個小夥伴,有次跟我說海姆立克在自己身上操作是不行的,我跟她說教你一個單人怎麼操作的方法,過了幾天,這個小夥伴給我發微信,說用了你教我的急救方法,我說你哽住啦,她說是的,在食堂裡怎麼弄也弄不出來,後來用椅子背一衝就衝出來了。”
現在,在閔華身邊,還有很多張珏這樣的人,他們有的是攝影師、有的是車輛維修人員、有的是新聞工作者......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和湖州市紅十字會還專門組建起一個團隊,並給它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救”在身邊——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志願服務隊。5個人、10個人……志願團隊在規模上不斷壯大,實現了從一個人到一個團隊的蛻變。現在,走到很多地方都有閔華的學生:有因為聽過閔華的課,與醫務人員接力心肺復甦,挽回溺水兒童生命的莫裕豐;從廣播裡聽到閔華的急救小課堂,果斷出手施救車禍患者的路人......“二次傳播”甚至“多次傳播”,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奇蹟,志願團隊應急救護培訓的輻射效應進一步顯現出來。截至目前,閔華志願團隊開展應急救護線下推廣志願服務時數達3萬小時,累計培訓超過30萬人次。
秉著一顆初心以及救死扶傷的職業情懷,閔華多年如一日,向大眾普及急救知識,並多次做出救人善舉,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