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正禮 | 王狗蛋的親事
點選上面藍字
王狗蛋的親事
淄川 | 郇正禮
出淄川縣城向南不遠,有一個人口眾多的村子。該村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禹王山下。相傳大禹治水時曾在這裡歇息而名。山上蒼松翠柏,綠樹成蔭,古樹龍幹虯枝,枝繁葉茂。樹下掩映著一座青磚灰瓦氣勢恢宏的廟宇,廟裡煙霧繚繞,香客不斷。供奉著為民治水的禹王大帝。
故事發生在清朝末年的宣統年間。
村子中央偏西有一戶王姓人家,家境雖然趕不上大戶,但也過得有滋有味。
王老漢三代單傳,到了40多歲,老婆才給他生了個兒子。王老漢心裡明白:這把年紀得子應該是上蒼最後的恩賜了,兒子若一旦有個閃失斷了香火咋辦?於是找了個算命的先生卜了一卦,先生說需要在東南方向找個替身,(當地一種風俗,由神婆朝某一個方向將一方神請回家供奉著,能替人治病消災)西北方向找個乾孃。王老漢是村裡出了名的吝嗇鬼,但想到自己有兒子了,王老漢不但答應“替身”“乾孃”都要找,還破天荒花錢僱了草臺戲班子,在禹王山前紮了戲臺子,唱了三天大戲。
說到王老漢的吝嗇,十里八鄉的都知道。他住在一套青磚瓦房的四合院,有幾十畝良田,那可是幾輩子靠勤勞、節儉,嘴裡不吃肚裡省換來的。麥子收了換棒子,棒子賣了換高粱。為啥?一是高粱便宜,二是難以下嚥。這樣就吃的少不就省了嗎?現在的年輕人是難以理解的。他家裡,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吃頓餃子,而且還是黑麵餃子白麵醭。他老婆熬不住,有時在家偷偷包水餃吃,包餃子時,在院子裡故意撒一把棒子粒,丈夫若回來,一見地上有糧食,一定是一邊撿一邊罵,等撿完了玉米粒走進屋裡,餃子和傢什早就藏好了。
王老漢給兒子起了個名字叫狗蛋,說是起個蹩腳的名字好養。狗蛋剛到十四歲,便張羅著給他找媳婦,王老漢找兒媳有兩個不願說出口的條件:一是女方家境要好,最少不比自家差,這樣等狗蛋結了婚,不至於受拖累,說不定還能得到老丈人家的幫襯;二是女的長得要腚大腰圓。他認為只有這樣的女人才有旺盛的生育能力。只有地好,才有可能長出好苗。娶兒媳婦是大事,一定要把好關,以免斷了香火,愧對祖宗。挑來撿去一直拖了近兩年,直到狗蛋快十六歲時才定了一門親事。
女方是嶺西馬家溝的。自從媒婆提開親後,王老漢裝作賣菜前前後後去了幾趟。想打聽打聽女方是否中他的意。姑娘他是見不到的,因為那時候大戶人家的姑娘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進。一般人家的也很少在人多的地方露面。都藏在家裡學做針線活。但陸陸續續還是打聽到了女方的一些情況:未來的親家家境要比自己好得多,最滿意的是個大家族,老弟兄六個,親家自己又有五個兒子,一個姑娘,兒孫滿堂,人多勢眾。不像自己單門獨戶。總覺得矮人一截,更別說在村裡呼風喚雨了。
秋還沒忙完,王老漢就推著一些自己種的白菜、蘿蔔又一次去了馬家溝。剛一進莊,沒吆喝幾聲,人們便圍了上來。一位老太太挑選了幾個蘿蔔說:
“你可要夠秤啊?”
“ 你把心放到肚子裡,不夠秤我是你兒子|”王老漢拍著自己的胸脯下著保證。沒想到老太太的兒媳也在場。一旁的一位快言快語的大嫂,看著老太太的兒媳又看看他,打趣說:
“你啊,不是不想唻。”惹得周圍人哈哈大笑。
賣完了菜,找了戶人家討了點水喝。轉彎抹角地一打聽,沒想到剛才買蘿蔔的老太太就是未來的親家母。王老漢一回顧:親家母人高馬大,胖大塊肥。怪不得兒女一大群呢。是塊好地,是塊好地啊!王老漢一邊嘟囔著,一邊尋思著,閨女隨娘。好,好,好啊! 哼著小調回家去了。
回到家的當天晚上,便將媒婆請到家裡,好酒好菜,好煙好茶,好言好語地伺候著。王老漢知道,兒子的親事成與不成,全在媒婆的嘴裡。媒婆姓胡,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平時油頭粉面,好吃懶做。煙不離手,茶不離口。伶牙俐齒,能言善辯,極盡說媒之能事。鄰村有個姑娘自幼癱瘓,相親時,她讓姑娘坐在地上攤煎餅。對著前來相親的說,你看,攤(癱)的行不?人家誤認為是說煎餅攤的行不行。忙說行行行。過了門,後悔也就晚了。封建社會的農村婚姻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封建禮教禁錮著人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從一而終。一切都認命,人不能和命爭啊!媒婆大吃大喝了一頓,臨走時王老漢又送上了一塊周村產的絲綢和兩包點心。媒婆一邊假意推辭,一邊大聲說著:“放心,放心,全包在俺身上。”
媒婆吃了王老漢的請,自然格外賣力,憑著巧舌如簧的一張好嘴,沒用幾個來回,事情便有了著落。俗話說打鐵要趁熱,好事不能拖。忙完了秋,就送柬子定親。媒婆儼然一副說一不二的樣子,王老漢連聲應承著,心裡自然很是高興。
剛過了寒衣節,王家就忙了起來。送柬的日子定在十月十六,這是王老漢找算命先生選的。送柬子是當時男女結親的一種形式。男家請人用紅紙將求親之意寫成小帖,封面寫上“敬求金諾”四字,表示求親。由媒婆連同男家準備的衣料、首飾、聘金等彩禮,用一對大紅包袱包裹,送往女家。女家收到柬帖後,加“謹遵臺命”字樣,表示同意結親,並附回禮,由媒人帶回男家。這樣雙方就算結成了親家。王老漢早有盤算,十月初六西關大集,讓老伴買了六身衣料和一對紅包袱,自己到淄川城裡元亨金店訂製了一副金耳環和一支銀簪。晚上又找到村裡的教書先生將狗蛋的生辰八字寫好。萬事俱備。十月十六,恰好立冬,初冬的太陽照在身上,暖意可人。胡媒婆風風火火,來回十多里的山路,不到半天,就把事情辦利索了。
送了柬,成了親。媒婆約定十月十八新女婿登門看望老丈人一家。
第一次登門,是有講究的。禮品要六色,每色要兩份。寓意“六六大順。”為了顯示家境好,不管遠近,一般都要騎著毛驢,自家沒有也要借一頭騎著去。騎驢就和現在的公車一樣,是種身份地位的象徵。那時淄川縣太爺出門辦案都是騎著一頭小黑驢。開車要司機,騎驢也必須有一個牽驢的。驢,自家有,誰來牽驢,王老漢費了一番心思,既得樸實本分,不使奸耍滑,又得腿腳靈活的。山路不好走,為了兒子的安全,容不得半點閃失。不知底細的人是不能用的,王老漢把親戚鄰居逐個想了個遍,沒有一個能讓他放心的。考慮再三,王老漢決定自己牽。一來能確保兒子的安全,二來還會省下一個人的工錢,況且還能混頓飯吃。
天有不測風雲,本來挺好的天,到了十七日下午,突然陰雲密佈,嗖嗖的西北風颳個不停,氣溫驟然下降,稀稀拉拉的雨滴慢慢變成了雪粒。王老漢一夜沒睡踏實,給毛驢多餵了一次,額外又在草料里加了兩把黑豆。下半夜雪停了,“嗚嗚”作響的西北風,把天也刮晴了。天還沒亮,王老漢推門一看,雪下得倒是不大,但是雨打的底,結冰了,下臺階腳下一滑差點摔倒。“操,熊天!”王老漢嘴裡罵著,心想山路本來就不好走,這一下就更難了。又暗暗地慶幸著自己的精明。掃了掃院子裡的雪,又到街上溜了一趟,王老漢回屋時,老伴的飯做的也差不多了。
九點不到,王老漢牽著毛驢和狗蛋就上路了。騎在驢上的狗蛋從頭到腳一身新,頭戴一頂棕色的氈帽,腳穿一雙白布鑲邊的黑麵布鞋。身穿一身新表新裡的灰色的棉褲棉襖,外罩一件藍色的長袍馬褂。他孃的針線活在村裡是有名的,針腳密實均勻,大小可體。王老漢一再囑咐狗蛋,不要暴露他們的父子關係,如果有人問,想法糊弄過去。從家到馬家溝雖是不遠,但要翻過一道溝兩道梁,山路本來就不好走,結冰封凍,雪地反射的太陽光刺的眼睛睜不開,加上迎面的西北風裹著颳起的雪直往脖子裡鑽,王老漢緊緊地抓住韁繩,身子靠住驢頭,生怕驢失前蹄,傷了驢上的狗蛋,平時一個時辰的路竟用了近三個鐘頭。臨近晌午,總算到了。
王老漢的親家在馬家溝是大戶,狗蛋媳婦上面五個哥哥全都成家立業,而且個個都混得不賴,特別是她大哥,在博山窯貨行裡學徒幾年,人聰明伶俐,被老闆看中,手藝得到真傳,掌握了陶瓷製坯、燒成的絕活。成了窯貨行裡響噹噹的人物。為了么妹子,專程回來上上下下張羅著。狗蛋拜見了岳父岳母後很快就被安排入了席。
狗蛋坐的宴席設在北屋的中堂,席口是講究的。迎門而放的兩把圓口椅子,左邊坐著狗蛋媳婦的大哥,狗蛋雖然年齡最小,因今天是主客,被安排坐在右邊的椅子上。其餘四個哥哥分坐在兩邊的長凳上,靠門的一邊空著,這叫敞口席。掌勺的大廚是大哥從博山帶來的,博山菜是魯菜的根。席面是四四的,四盤點心、四盤水果,先後而上。稍後撤下,桌面重新清理,酒宴才算真正開始。上菜是有講究的,四涼、四熱、四行件、四大件。按順序依次而上。從四行件開始菜起,上一個同時撤下一個,桌面上始終有九個盤,寓意長長久久。撤下的殘羹剩湯送給下人們吃。
狗蛋一開始很拘謹,不敢喝。怕喝多了出醜。但架不住幾個哥哥的勸,一來二去,慢慢地放開了。你來我往,推杯換盞,話自然就多了起來。聊著聊著,狗蛋突然想起了等在門洞裡的爹。牽驢的,是下人,上不了檯面,只能在柴房或大門洞待著。等著剩菜吃飯。
待到上開熱菜,就聽席間狗蛋說“打下去”、“打下去”,連著打下去兩盤。沒過一會,又指著一碗剛吃開的熱湯菜說:“打下去,送到門洞裡去!”幾位哥哥看著不對勁,也不知箇中原因,以為是菜不合口。
“外面冷啊,牽驢的是僱來的,讓他吃口熱乎飯”狗蛋怕他們誤解成嫌菜孬就這樣說。大哥已明白就裡,便問道:
“門洞裡的是親戚?”
“不是”
“是鄉親?”
“不是”
“那,那是...?”
“我,我和他兒媳是......?”
“是什麼?”
“是......是相好的!”狗蛋故意羞羞地說道。
幾個哥哥面面相覷,經過大場面的大哥裝作沒聽見,“來來來,咱們再幹一盅!”邊說邊給二哥使了個眼色。二哥藉故出來:
二哥走到門洞裡,站著對蹲著的王老漢說:
“你是他僱來的”王老漢只管吃,裝作沒聽見。
“你和他之前認識嗎? ”王老漢抬眼看了看,沒吱聲。
“你聾啊,說話呀!”
王老漢低著頭,只管吃。
“他說,他和你兒媳是相好的!? ”
王老漢一聽,心中暗暗驚喜兒子的聰明。裝作生氣的樣子,故意罵道:
“我還操他娘呢!”
......
星轉鬥移,十幾年過後,狗蛋媳婦孩子生了一大堆,讓王老漢鬱悶的是,還是姑娘多,只有一個帶把的。莫非……?
作者簡介:郇正禮,淄川人。1974年6月淄博四中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1977年恢復高考,考入淄博師範專科學校學習化學專業。畢業後在淄博礦務局中學任教。中學高階教師,現已退休,閒暇時蒐集民間故事,學習寫作。
編輯:高生國
看文章後點贊點在看並轉發
關注“淄博民俗文化”點評留言
【來源:淄博民俗文化】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