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路橋與“長壽”啥關係?因為“回春丹”的關係!
位於長壽路東端的長壽路橋, 是1949年後在蘇州河上建造的第一座橋,為聯絡市內東西向交通的重要橋樑。這座橋於1951年5月開工,1953年9月建成通車,給附近往來兩岸上班的工人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上世紀90年代以後,為配合長壽路拓寬改建,在保留長壽路橋的基礎上,普陀區政府決定在南北各新建一座機動車橋。該工程於1997年11月開工,1998年9月,北橋合攏;同年10月,南橋合攏;12月, 南北橋正式竣工通車。長壽路橋的拓寬大大緩解了跨河交通的擁堵狀況。
這就是三座長壽路橋的由來。年歲最長的橋因位置居中,也叫中幅橋。為了配合北橫通道的專案實施,長壽路中幅橋啟動實施改造,強勁筋骨、延年益壽,盡顯回春之力。今天,最後一塊長6米、寬2.1米、重約10噸的橋面板拆除完畢,宣告57年光輝橋史走向新的開始。
據瞭解,這項“北橫通道新建工程Ⅰ標段長壽路橋改造工程”由上海城投公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新建長壽路橋中幅橋橋樑長度240米、寬度16米,面積3840平方米,將於今年年底結構貫通,在2021年6月同北橫通道西段(北虹立交-天目路高架)一起通車。工程改造通車後,將有效改善區域內機動車通行環境,提升水下通航安全,推動“一河兩岸”貫通,為提升周邊濱河的開放空間及多樣性的親水慢行岸線打下堅實基礎。
新建長壽路橋中橋體量雖小,但地處城市主幹道,夾在南北兩幅邊橋之中,能夠利用的施工場地極其狹小。上海建工集團建設者為全力打造這一便民利民工程,調集精兵強將最佳化施工方案,創新施工工藝,攻堅克難打造精品工程。
其中,採用金剛鏈對中跨橋樑分段切割的方法,呼叫160噸汽車吊站在邊跨上進行吊裝作業,分別對板和梁進行吊裝移除,由中間向兩側拆除原有長壽路中幅橋跨蘇州河的36米的橋面。與此同時,工程創新技術,實現“快速”“安靜”“綠色”施工,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周邊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長壽路橋採用鋼結構懸臂式橋,取消蘇州河中的橋墩,施工採用拼裝工藝,像搭積木一般,將橋樑主體結構分成各塊,在鋼樑加工廠加工完成後,運至現場拼裝,施工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基於在鋼構件設計、深化、加工、懸臂拼裝、專案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創新,在施工期間不佔用兩側邊橋路面,減少了對兩側邊橋交通通行的影響。
作者:史博臻 陳科技
圖:上海建工集團
編輯:朱偉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