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至10日,25輛整齊排列的陝汽德龍重型卡車辦結完海關通關手續後,在烏魯木齊海關所屬霍爾果斯海關關員的監管驗放下,陸續駛向中哈兩國界橋交接處,等待最後出境。這是我國農業農村部會同聯合國糧食計劃署(WFP)援助阿富汗的人道主義物資。
據瞭解,此次援助阿富汗物資分為兩批發運。此批25輛卡車自河南商丘始發,是首批援助物資,將在霍爾果斯口岸透過“界橋交接”模式出境。
“界橋交接”模式是霍爾果斯海關為保障商品車順暢出口,於去年5月23日創新研提的新型通關模式。此種模式下,中方司機在全程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駕駛出口車輛停靠至中哈兩國界橋交接處,再由哈方司機將車輛駕駛出境,全過程實現點對點、人對車、不見面、零接觸,為出口商品車提供了物流運輸新渠道。
為保障此批卡車高效順暢通關,維護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霍爾果斯海關主動聯絡承運企業,提前掌握待出口車輛資訊,動態關注車輛執行情況,量身定製監管通關方案。同時,專人指導代理企業辦理相關通關手續,預審出口隨附單證,及時解決企業難題,充分發揮關員全天候進駐一線優勢,開闢專用通道,採取即時、優先驗放的便利措施,全力縮短車輛在口岸的停留時間,實現“快查、快驗、快放”。
霍爾果斯海關監管一科科長付鵬:“採取這種‘分段運輸、封閉管理、集中驗放’作業方式,進一步壓縮車輛通關中的時間損耗,在降低疫情影響的同時,實現‘把人管住、讓貨暢通’的目的,單輛車通關時間節省約30分鐘。”
為進一步提升“界橋交接”模式執行效能,霍爾果斯海關為企業提供常態化進駐、提前申報、預約通關等便利措施,快速辦結海關放行手續。同時,協調口岸聯檢部門,實施分時段集中驗放,有序增加每日交接次數,逐步提升驗放效率。今年以來,該關已透過“界橋交接”模式監管驗放出口商品車1.8萬餘輛,單日最高驗放達150輛,助力“中國製造”馳騁於“一帶一路”。(文/奎鵬遠 楊景涵 圖/張 坤)(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