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蹲麥田被誤當反面教材:不是“無用”恰是“大用”
林文在田間取樣。圖片來自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官網。
堂堂博士,竟然被人視作不好好讀書的“反面教材”,對於這劇情,你是奇怪呢,奇怪呢,還是奇怪呢?
據媒體報道,33歲的林文是中科院博士,畢業後到山西農學院任教,因為常年蹲麥田做研究,被不少人誤認為是農民,還被當成反面教材教育孩子:“你看,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像他們一樣種地”。訊息一經傳出,引發熱議。
不是坐實驗室或當金領,而是常年蹲在麥田裡,林文的身份被誤會,當然不能怪那些村民。畢竟,田裡的林文跟他們想象中的博士形象,實在是判若霄壤。
但退一步講,若林文真的是讀了博士後務農,就是“沒用”嗎?這麼問並不是亂設標靶:從輿論場中部分人的反應看,他們覺得“農學博士下田做研究被當務農”很好笑,但卻不認為“務農=沒出息”的邏輯有不妥之處。
可種地就是無用嗎?“職業無貴賤”“不以掙錢論成功”,就算不談這些舊道理,從人生際遇的角度看,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成為農民不都是因為不好好學習;從新興職業農民的角度說,我國是個農業大國,“無農不穩”,在三農現代化的背景下,如今國內也正湧現出更多的“新型職業農民”,他們有知識、懂技術、用網路,正在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所以說,把田裡的中科院博士當做農民,雖說是誤會一場,卻同樣令人深思。即便林文真的是農民,作為反面教材來教育孩子也不合適。
更何況,林文這樣不是“無用”,而是“無用之用,其用甚大”,是有“大用”。
農業研究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能做出造福無數人的科學貢獻,就離不開其幾十年如一日深入田間地頭觀察實踐。即便如今名滿天下,仍然是專注于田疇的“一介農夫”。乾瘦、黝黑、小平頭,同幾十年前最初進入大眾視線時一樣,袁老似乎沒什麼改變,即便年屆九十,他也是幾乎每天都要去試驗田“打卡”。
與袁老這樣的“前浪”相比,林文們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後浪”。但就紮根土地這點而言,他確實堅守了科研精神,他常年蹲守麥田,也有助於“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據瞭解,林文致力於研究旱作小麥水分和肥料的高效利用,探究“以肥調水,以水促肥”的新技術。對於地處黃土高原,乾旱缺水、土壤比較貧瘠的山西,這項技術極具意義。林博士團隊的技術推廣之後,小麥產量屢屢重新整理紀錄,平均畝產從323公斤到710公斤(2017年),731.4公斤(2019年),每畝增收200元。
出生於農村,主動選擇學農,希望自己能用所學服務農村——林文稱得上一位優秀的“新農民”。我國農業的發展,也需要更多的“林文”們。容易被誤會的他們,恰恰很好地證明了讀書與學習的價值,也是用知識真真切切地為社會福祉總量做了加法。
□胡欣紅(教師)
編輯 孟然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