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明縣鯤鵬社群王銀洞一家幸福的笑。(□記者 蔣鑫 王世翔 報道)
■編者按 黃河灘區脫貧遷建,是黨中央交給山東的重大政治任務。為圓60萬灘區群眾“安居夢”“致富夢”,山東自2017年8月開始實施黃河灘區遷建工程,緊盯黃河灘、推進大遷建。菏澤是黃河入魯第一站,灘區人口14.6萬人。今年5月底,菏澤已按計劃全面完成灘區遷建工程建設任務,28個村臺社群全部分房到戶。為全面反映灘區遷建波瀾壯闊歷程、灘區群眾生活嶄新變化,深入調研如何持續抓好灘區遷建後續工作,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本報記者赴黃河灘區蹲點採訪,今起刊發“黃河灘區調研行”系列報道。
“扶貧路上春常在,致富村中景更新”。東明縣菜園集鎮鯤鵬社群,細雨中的灘區遷建村臺靜謐而祥和,在家家戶戶紅對聯紅燈籠的映襯下,一排排白牆黛瓦的樓房格外美麗。
菏澤市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涉及牡丹區、東明縣、鄄城縣3縣區8個鄉鎮182個自然村。目前,14.6萬灘區群眾已全部實現分房到戶,圓了百年“安居夢”。
從土房到樓房——
“汛期守著黃河,俺們睡上了踏實覺”
8月28日,雨。
行走在黃河大堤,一座高高的臺基上,一排排白牆紅磚的房屋映入眼簾。
“守著黃河,住在村臺社群的居民卻睡上了從未有過的踏實覺,再也不用擔心黃河發大水了。”鄄城縣舊城鎮六合社群網格員潘國棟告訴記者,“前些日子颱風過境,村臺內的積水2小時就排幹了。”
“三年築臺、三年建房、三年還賬”,這是多少年來黃河灘區居民真實生活的寫照。所謂“築臺”就是在蓋房前先用土墊起三四米高的臺基,然後在上面建房子。“我印象裡,村裡建得最高的臺基也只有4米。”潘國棟說,“搬遷後一個個‘房臺’變成了統一的‘大村臺’,現在村臺社群的臺基是5.2米,基本與黃河大堤齊平,所有的住戶都在這個大臺基上。”
在設計施工時,村臺社群充分考慮排水問題。在六合社群,制高點是整個村臺社群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小學和幼兒園所在地,然後四周逐漸降低,這樣遇到汛期急雨,可以快速實現地表和地下管網同時排水。
東明縣菜園集鎮一號村臺鯤鵬社群,居民王銀洞家的客廳裡,王銀洞6歲的孫女王梓萱向爺爺“顯擺”她畫的黃河岸邊的樹。在自己的房間裡,她開心地說:“搬新家了,我有了自己的房間,我想要粉紅色的牆,爸爸就給刷了粉紅色的牆。對面就是幼兒園,我可喜歡啦!”
王銀洞說:“房子剛分下來,孫女、孫子就天天纏著我帶他們來看新家。從小就住這樣的好房子,他們真有福啊!”
搬家之前,王銀洞拍了老村裡80多張老房子的照片,那些老房子黑瓦磚牆,低矮。“給後人留個紀念,得讓他們知道,咱灘區人以前住的房子是啥樣。”
站在王銀洞家二層的大露臺向外望去,就能看到鯤鵬社群幼兒園。“過去蹚著泥巴路,走大老遠送孩子,現在坐在客廳裡就能看孩子上學。”王銀洞笑著說。
社群居民蘇冬雲的一個孩子在北京工作,另一個孩子在濟南工作,以往他們回家,用不慣旱廁。進廁所拿著薰香進去,怕蚊子咬。“現在居住條件好了,孩子們也願意回來了!”蘇冬雲說。
從小村到社群——
“住進新社群的感覺是方便,幹什麼都方便”
8月27日,鄄城縣舊城鎮六合社群,居民陳佰藏剛在社群裡到處轉了一圈,四處檢視自來水等設施情況。
陳佰藏是原三合村黨支部書記,雖然退下來了,但村裡的大事小情他還是一如既往地關心,做起社群服務工作也是有板有眼。說起住進新社群的感覺,陳佰藏就一個詞——“方便”,幹什麼都方便。
“過去家裡來個人得準備好幾天,提前去買菜割肉,還得做飯做菜,很累。現在門口就是超市,坐上鍋現買菜都來得及。”陳佰藏一邊說一邊指著不遠處的超市,日用百貨、水果蔬菜,再也不用跑老遠到鎮上去買了。
中午,太陽高照,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裡很安靜,每一個進門的人都必須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和出示健康碼。走進室內,窗明几淨,輸液室裡有3個床位和50多張座椅,張保現正在值班。
他是鄉村全科醫師,搬到新社群後他的“辦公面積”翻了一番,“想不到農村的衛生室能有這麼好的條件。”張保現說,原來村民有生病的,因為距離太遠只能“上門看病”,他經常揹著藥箱走家串戶,“就是蹚著泥巴的赤腳醫生啊”。如今,搬進新社群,老百姓看病拿藥方便,有醫保的還可以直接在自助機上刷卡辦理。
在六合社群黨群服務中心,旁邊的國家電網服務站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是電力部門設在小區裡的服務網點,老百姓可以來這裡自助交電費。工作人員王學文介紹,六合社群試點建設了“智慧村臺”。智慧村臺系統可提前監測出異常資料,避免停電。
夕陽西下,站在5.2米高的臺基上,老百姓終於可以平視黃河大堤了。向北望去,在一片老村拆遷后土地上,復墾地裡的玉米棵棵挺拔,顆粒壯實飽滿。
距離新村臺社群三四百米的地方,一棟紅磚的老房子作為歷史建築被保留下來,留下了滄桑的灘區歲月,也映襯著新村臺、新生活的美好與希望。
群眾感言
搬新家了,再也不用怕水了
鄄城縣舊城鎮六合社群居民蘇麗英:我以前在外地打工,不能照顧孩子。現在搬進新村臺社群,不但住上兩層小樓,還能在離家一路之隔的扶貧車間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夠陪伴孩子。這樣的日子,千金不換!
東明縣焦園鄉向陽社群居民朱麥屯:搬新家了,再也不用怕水了!屋臺這麼高,上面水電都有,安排得好,我們高興!大家都說,託黨的福,感黨的恩。原來漂泊在外的老鄰居,看到社群建得這麼好都回來了。
鄄城縣董口鎮黃河社群居民馮再國:從灘區到社群,一字之差,折射出灘區鄉親們生活的大變化。我們一定跟黨走,擼起袖子加油幹,把黃河灘建成幸福灘。我流轉了500畝地種地瓜,要把地瓜粉條加工生意做大,帶動更多鄉親富起來。
幹部心語
我們在創造歷史、見證歷史
東明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興集鄉2號村臺建設指揮部指揮長辛繼梅:為了灘區遷建,我們長期吃住在建設現場。一次我在村臺的路邊等車,一個年輕人停下車,一定要捎著我,這讓我心裡感到很暖和。現在到村臺上走走,看著嶄新的房屋、平整的道路,看到灘區群眾發自內心的笑臉,我覺得之前所吃的苦、所受的累,都值!
東明縣沙窩鎮黨委書記邢鵬英:沙窩鎮3號村臺搬遷的那幾天,我忙得沒吃過早飯。每天一大早來村臺,晚上12點多才離開。有一位群眾的工作沒做通,我在他家裡掏心窩子聊到晚上12點多。看到灘區群眾搬入村臺新家後滿意的笑容,我流淚了,我們在見證黃河灘的鉅變,在見證歷史。
專家點評
群眾的笑,是對遷建最大的肯定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協同創新中心、哲學學院副教授鄭偉:昔日貧困的黃河灘現在變成了“幸福灘”。灘區群眾知道,之所以能夠告別“三年攢錢、三年墊臺、三年建房、三年還賬”的惡性迴圈,迎來新生活,關鍵在黨。共產黨人和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不怕苦,不畏難,匯聚起共建偉業的強大合力。基層幹部的無私奉獻獲得了人民群眾的支援,他們有的帶病堅持工作,有的無暇照顧年幼的孩子和患病的親人。他們不僅建起了實實在在的村臺,更築起了時代的豐碑。
群眾的笑,是對遷建最大的肯定。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要始終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在黃河灘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