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9月29日拍攝的位於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量子通訊“京滬幹線”總控中心的分會場。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我國開通全球首條量子通訊幹線 成功實現首次洲際量子通訊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記者董瑞豐、徐海濤)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訊幹線――“京滬幹線”29日正式開通,結合“墨子號”衛星,我國科學家成功與奧地利實現了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訊。這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訊網路雛形。
這是9月29日拍攝的位於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量子通訊“京滬幹線”總控中心的分會場。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在“京滬幹線”北京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29日下午使用量子加密視訊會議系統,分別與合肥、濟南、上海、新疆等地成功進行通話。
隨後,白春禮透過“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奧地利科學院院長安東・塞林格進行了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訊視訊通話。塞林格在通話中向我國近期在量子通訊領域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賀,希望進一步加強兩國的科研合作。
自2013年立項以來,“京滬幹線”專案組突破了高速量子金鑰分發、高速高效率單光子探測、可信中繼傳輸和大規模量子網路管控等系列工程化實現的關鍵技術。目前,連線北京、濟南、合肥、上海的全長2000餘公里的量子保密通訊骨幹線路已全線貫通,並透過北京接入點實現與“墨子號”的連線,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訊網路邁出堅實的一步。
據瞭解,“京滬幹線”線路金鑰率大於20千位元/秒(kbps),可滿足上萬名使用者的金鑰分發業務需求,已實現北京、上海、濟南、合肥、烏魯木齊南山地面站和奧地利科學院6點間的洲際量子通訊視訊會議。透過這條線路,交通銀行、工商銀行、阿里巴巴集團也實現了京滬異地資料的量子加密傳輸等應用。
“京滬幹線”專案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表示,量子通訊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訊方式,未來將以“京滬幹線”為基礎,推動量子通訊的大規模應用,建立完整的量子通訊產業鏈和下一代國家主權資訊保安生態系統,最終構建基於量子通訊安全保障的量子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