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宣告一嚴重國際打破,深海實時觀測,海狼核潛艇要哭泣了

中國又宣告一嚴重國際打破,深海實時觀測,海狼核潛艇要哭泣了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介紹西太平洋實時化科學觀測網建設最新進展

  我國西太平洋深海資料成功實時回傳190天

6月19日上午,中國“深海實時傳輸潛標系統成果推介暨發展戰略研討會”在青島舉行,標誌著這套國際先進水平的系統正式交付應用。2016年底,中科院海洋所在西太平洋綜合考察航次首次實現了深海資料的實時化傳輸,深海觀測資料已成功連續實時回傳190余天,創造了國內外實時獲取深海資料的最長工作時間,這標誌系統進入了穩定執行階段。科學家和業務使用者可以透過電腦或手機終端實時掌握深海大洋的動力狀況,對深海資料的檢視模式從“錄影回放”變成了“現場直播”。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0所與國家海洋中心共同研製的新型實時傳輸潛標系統是“863”海洋監測技術的重點課題之一。新技術能使深海潛標透過光纜或無線聲波將資料傳至浮標。然後浮標將資料傳至一顆通訊衛星。

  深海實時傳輸潛標系統按使用者要求布放在200M~4000M深海域,進行水下溫度、鹽度、海流等海洋環境要素長期、定點、多層同步實施觀測。並且實驗時無線水聲通訊和有線資料傳輸兩種方案都成功了!

  這套實時監測系統太牛了!如果成功運用到潛艇上是非常牛逼的,是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以後在095和096核潛艇上,每到19:00點艇員就可以在餐廳看新聞聯播。

中國又宣告一嚴重國際打破,深海實時觀測,海狼核潛艇要哭泣了

  實時傳輸潛標帶有水面天線系統,水面天線與潛標連線,能將在水下采集到的資料透過通訊衛星實時傳輸到基地

  實時傳輸難在哪裡

海洋實時觀測資料長期依靠衛星遙感和浮標,無法像衛星遙感和浮標那樣獲得實時資料,因為潛標最上面一個浮體距離海平面還有四五百米,這些資料無法穿透海水傳輸到衛星上。

  為了能破解難題,中國研發人員設定了一套特殊的浮體,裡面放置了一個數據實時傳輸的裝置,它與潛標透過無線和有線兩種方式連線。潛標將資料傳輸給浮體,浮體發射到衛星上,衛星再反饋回陸地實驗室。浮體設計的是上圓下尖,外形像個圖釘,這種外形設計可以讓浮體克服海上的風浪巨力,牢牢“釘”在海面上,也方便固定標示海底潛標的位置。

  為了保證這些潛標能工作一整年,科研人員在設計時使用了大容量的電池,為了提高裝置的功能效率,降低了採集資料的功耗,給裝置加了自我識別工作系統,潛標可以自我識別當下的環境,避免無效和重複的採集,這大大降低了電量浪費率。還可以智慧地壓縮資料,這也縮短了傳輸時間減少了能耗。

中國又宣告一嚴重國際打破,深海實時觀測,海狼核潛艇要哭泣了

  科學家們說,收集到的資料也能幫助海軍開展行動,深海感測器收集的水速、溫度和鹽度能幫助中國潛艇避開有害的海流。

  這些潛標還能記錄和監測他國潛艇的透過情況。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正在為美國潛艇研發類似技術。

  由於海水和海洋雜波影響,水下的核潛艇能接收訊號,但不能回覆。要傳送訊號,潛艇必須浮出水面,從而增加了被發現或遭攻擊的風險。

  美國公司提出的解決辦法是透過浮標讓潛艇與衛星間建立聯絡。與中國的設計思路一樣,這種技術是全世界的難題。如今中國終於成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可喜可賀!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1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又宣告一嚴重國際打破,深海實時觀測,海狼核潛艇要哭泣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