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介绍西太平洋实时化科学观测网建设最新进展
我国西太平洋深海数据成功实时回传190天
6月19日上午,中国“深海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成果推介暨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标志着这套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正式交付应用。2016年底,中科院海洋所在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首次实现了深海数据的实时化传输,深海观测数据已成功连续实时回传190余天,创造了国内外实时获取深海数据的最长工作时间,这标志系统进入了稳定运行阶段。科学家和业务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实时掌握深海大洋的动力状况,对深海数据的查看模式从“录像回放”变成了“现场直播”。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0所与国家海洋中心共同研制的新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是“863”海洋监测技术的重点课题之一。新技术能使深海潜标通过光缆或无线声波将数据传至浮标。然后浮标将数据传至一颗通讯卫星。
深海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按用户要求布放在200M~4000M深海域,进行水下温度、盐度、海流等海洋环境要素长期、定点、多层同步实施观测。并且实验时无线水声通信和有线数据传输两种方案都成功了!
这套实时监测系统太牛了!如果成功运用到潜艇上是非常牛逼的,是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以后在095和096核潜艇上,每到19:00点艇员就可以在餐厅看新闻联播。
实时传输潜标带有水面天线系统,水面天线与潜标连接,能将在水下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卫星实时传输到基地
实时传输难在哪里
海洋实时观测数据长期依靠卫星遥感和浮标,无法像卫星遥感和浮标那样获得实时数据,因为潜标最上面一个浮体距离海平面还有四五百米,这些数据无法穿透海水传输到卫星上。
为了能破解难题,中国研发人员设置了一套特殊的浮体,里面放置了一个数据实时传输的设备,它与潜标通过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连接。潜标将数据传输给浮体,浮体发射到卫星上,卫星再反馈回陆地实验室。浮体设计的是上圆下尖,外形像个图钉,这种外形设计可以让浮体克服海上的风浪巨力,牢牢“钉”在海面上,也方便固定标示海底潜标的位置。
为了保证这些潜标能工作一整年,科研人员在设计时使用了大容量的电池,为了提高设备的功能效率,降低了采集数据的功耗,给设备加了自我识别工作系统,潜标可以自我识别当下的环境,避免无效和重复的采集,这大大降低了电量浪费率。还可以智能地压缩数据,这也缩短了传输时间减少了能耗。
科学家们说,收集到的数据也能帮助海军开展行动,深海传感器收集的水速、温度和盐度能帮助中国潜艇避开有害的海流。
这些潜标还能记录和监测他国潜艇的通过情况。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正在为美国潜艇研发类似技术。
由于海水和海洋杂波影响,水下的核潜艇能接收信号,但不能回复。要传送信号,潜艇必须浮出水面,从而增加了被发现或遭攻击的风险。
美国公司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浮标让潜艇与卫星间建立联系。与中国的设计思路一样,这种技术是全世界的难题。如今中国终于成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