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有的人會“認床”? 玉置應子給你答案

由 漆雕佁 釋出於 綜合

  在最新一期的《當代生物學》(CurrentBiology)期刊上,來自美國布朗大學的玉置應子(MasakoTamaki)與同事發現了“認床”現象的本質。

  我們日常說說“認床”,認的其實是熟悉的環境。當不得不在陌生環境裡度過一夜時,人們就常常會睡不踏實——這一型別的睡眠障礙,被睡眠專家們稱為“第一夜效應”(First-NightEffect,簡稱FNE)。“這種效應非常強穩固,我們在進行睡眠實驗時常常在參與者身上觀察到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飽受其害。即便是我們研究團隊自身,也會在出差旅行時難以入睡。”玉置應子說。

  玉置應子和同事從早前的研究中獲知,在一些鳥類及海洋哺乳動物中,有一種有趣的“單側腦半球睡眠”現象。“在它們睡覺時,一側的腦半球處於睡眠模式,而與此同時,另一側卻是清醒的。”玉置應子說。這樣看似奇怪的睡眠方式很可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在群敵環伺、危機四伏的大自然中,清醒的一側大腦能夠幫助它們防範捕食者。“我們因而開始設想,是不是人類也有著一種兩側大腦不對稱的休息模式?既然我們無法確認新環境是否安全,那麼我們也理應有一種內在的監察系統。”她說。

  家麻雀就是一種有“單側腦半球睡眠”的鳥類,只緣“醒”著半邊腦。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們結合了腦磁圖(MEG)、核磁共振(MRI)以及多導睡眠描記圖(PSG)等技術共同對睡眠中的大腦進行神經成像,檢測了他們睡眠時的慢波活動(SWA)——這是唯一能夠反映睡眠深度的特徵。結果發現,被試在睡眠實驗的第一天,左右腦半球在睡眠中表現出了不一樣的睡眠深度。

  在對不同腦半球的神經網路進行對比後,玉置應子發現左右腦半球在第一晚的活動差異,發生在所謂的“預設網路”(Default-modeNetwork)上。預設網路是一個聯絡多個腦區的網路系統,在人們走神、發白日夢、注意力分散時活躍。使你得以短暫地脫離工作狀態,讓大腦在清醒時獲得休息。

  研究者發現,當被試來到陌生的實驗環境首次過夜時,左腦半球中預設網路的慢波活動要低於右腦半球,提示這些區域在第一夜中的睡眠深度比右半球淺。這樣半邊腦“沉睡”半邊腦相對“清醒”的狀態,可能便是人們第一夜睡不安穩的緣由。

  預設網路區域的慢波活動(SWA)強度。紅色代表左側預設網路,藍色代表右側預設網路。可以看到,第一夜時(Day1),左側預設網路的慢波活動強度顯著更低,這意味著更淺的睡眠深度。到第二夜(Day2),左側預設網路的慢波活動得以恢復。

  在睡眠時,人類大腦的神經網路大多處於休息狀態,而預設網路卻並不會完全關閉,這意味著它可能會很適合“守夜人”的角色。後續研究發現,在睡眠實驗的第一夜短暫地播放一些“異響”,被試左右腦半球對這些聲音的應答也截然不同:相對“清醒”的左腦半球的振幅反應更為激烈,這意味著它的警覺程度更高。到了第二天晚上,被試已經對睡眠測試的環境變得熟悉,左右腦半球中預設網路的差異也隨之消失,睡得比原來更沉了。(所以叫“第一夜效應”嘛……)

  被試在第一夜(Day1)和第二夜(Day2)睡眠中,左腦半球(紅色)和右腦半球(藍色)對異響的應答幅度。

  研究者在論文中指出:在陌生環境中睡不安穩可能是人類的一種生存機制——一側大腦半球在睡眠中保持相對警覺,從而充當“守夜人”來防範潛在危險。一旦偵察到不熟悉的動靜,守夜的這半邊大腦就會喚醒睡覺的人。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為什麼是左腦來負責警戒呢?科學家也說不準。“一種可能的原因是左腦不同區域之間的功能聯絡更緊密,這種密切聯絡可能更適合於守夜。”玉置應子說,“第二種可能是——不一定只是左腦。因為我們只檢測了第一個睡眠週期的狀況(大約最初90分鐘睡眠),可能在這一階段都是左腦來負責警戒,往後就不一樣。可能在下一個週期裡,就是右腦也可能來接守夜的班,讓左腦休息。”

  知道了“為什麼”,說說“怎麼辦”?

  對於“認床”嚴重的人來說,這些也許都不是重點——就算更換睡眠地點,我們也已經不太用擔心睡夢中來襲的野獸了,要怎麼才能避免“認床”導致的失眠困擾呢?對此,玉置應子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在睡覺之前就切斷預設網路的工作狀態,或許就能幫助我們在新環境下睡得更好。我們或許可以嘗試對左側的預設網路進行一些無創的處理,比如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來減弱這一區域的啟用狀態,來降低它的警戒強度,進而減輕認床效應。”

  經顱磁刺激示意圖。經顱磁刺激的原理是藉助小範圍的磁場對特異腦區的電訊號進行干擾,增強或減弱某些神經活動,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呃,除此之外呢?研究者表示,一些行為訓練方法也許也能奏效。帶上自己的枕頭,選擇睡眠環境與家裡差不多的酒店,乃至頻繁換地方睡,可能都能幫助減輕“認床”。

  從前,當我們的祖先顛沛流離在未知的黑暗中時,睡眠時的高度警戒或許能夠更好地保全他們的生命。而現在看起來,“認床”更像是一個幸福的煩惱:它依然是堅定的守夜使者,為你在陌生的環境裡獲得安全的守護,同時也帶給你輾轉難安的困擾。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科學家們能夠對這一現象有更充分的認識,幫助我們在離家在外時安枕無憂。

  當然,睡眠障礙有很多種,有些型別的問題並不是幹掉“守夜人”就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