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晚上10時20分,日本關東軍獨立守備隊經過長時間密謀和精心策劃,炸燬了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南滿鐵路,栽贓嫁禍於中國守軍。以此為藉口,日軍向中國軍隊發起猛烈攻擊,炮轟瀋陽北大營和兵工廠,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這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
此後的“九·一八”,成為一個需要所有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一場“一夜之間發生的戰爭”,給擁有幾千年輝煌歷史的泱泱大國刻下了山河淪喪的恥辱;同時,也見證了不願做亡國奴的中華兒女憤然覺醒,英勇還擊。每年的這一天,肅穆的鐘聲、悠長的汽笛、刺耳的警報,一切都在預示著“九·一八”這個日子的不平凡,也在提醒著我們那段永遠不能遺忘的歷史。
其實,“九·一八”事變,不僅是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點和源頭,更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毫無疑問,這場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殘酷的戰爭,也是一場深切影響當代社會的戰爭。
面對這段沉重的歷史,除了用歷史紀錄片、文書、博物館等形式呈現之外,還有電影、遊戲、網路小說等進行著繪聲繪色的勾勒。而在所有這些回味歷史的表現形式中,遊戲無疑是最好的一種歷史宣傳片,無論是射擊、模擬類遊戲,還是策略遊戲等,都在積極地、以多種方式深刻的刻畫著那個時代的人、事、物。透過遊戲銘記戰爭與歷史,更是為了呼喚和平,讓戰爭永遠沉睡。
透過遊戲銘記戰爭,是為了讓戰爭沉睡
銘記,為了什麼?銘記歷史、銘記戰爭、銘記傷痛,讓我們更加珍愛和平,維護和平,讓戰爭永遠沉睡。戰爭遊戲,更是為了讓玩家感同身受的銘記歷史,讓戰爭永遠沉睡。
無論何時,二戰向來是電子遊戲世界最受歡迎的題材,遊戲也成為最為感同身受歷史宣傳片。過去數十年間,不僅有《使命召喚》系列、《榮譽勳章》系列、《重返狼穴》、《紅色警戒》系列、《盟軍敢死隊》系列、《搶灘登陸》、《獵殺潛航》、《狙擊精英》、《重返德軍總部》、《偷襲珍珠港》等放眼整個二戰的遊戲產品;還有如《光榮使命OL》、《榮譽勳章:血戰太平洋》、《亮劍2》、《抗日血戰上海灘》、《紅色警戒2中日戰爭》、《重返狼穴2血戰太平洋》等著眼於太平洋及中國戰場的遊戲產品。
細數這些經典二戰遊戲產品,有的側重於對恢復當年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的恢復,或是試圖重現當年的戰略對抗,甚至有的遊戲製作組專門聘請參與過二戰的老兵、選用二戰時的真實紀錄片等等,用最新的數字化技術再現二戰時期的激烈戰況,以戰爭為起點,透過遊戲對戰爭的殘酷進行還原。當然,也有一些遊戲試圖透過全新的故事角度來詮釋戰爭中的人性等更深層次的內涵。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二戰題材的遊戲產品可以說是銘記歷史的最佳途徑之一。透過遊戲,可以將玩家拉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感同身受的體驗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瞭解那段深沉的歷史,引發對戰爭的反思。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史為鑑,珍愛和平。可以說,二戰遊戲是對那段歷史最為感同身受的歷史宣傳片,也是最好的歷史宣傳片。
銘記戰爭與歷史,遊戲更是任重而道遠
86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變爆發。自此,中華民族開啟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3500多萬同胞傷亡。一寸山河一寸血,曾經的苦難不能忘,曾經的犧牲不敢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銘記這場戰爭,不是為了宣洩仇恨、延續仇恨,而是為了以史為鑑,吸取教訓,不再重蹈那場不堪回首的血雨腥風,為了讓戰爭永遠沉睡。
對於遊戲來說,雖然戰爭遊戲可以就地取材,把許多不為人知的劇情透過生動可玩的劇情展示出來,讓大眾以新的眼光認識歷史,成為銘記戰爭與歷史的一種寓教於樂的形式。此外,二戰遊戲尤其是抗日戰爭遊戲,更可以調動國人的愛國情懷,獲得政策支援等等,容易得到玩家的認可。但是,正因為以歷史、以戰爭為背景,二戰遊戲更應該深知責任之重大,自覺承擔起自己的職責。
任何二戰題材的遊戲作品,最為重要的就是尊重歷史,尊重文化。無論是遊戲角色、遊戲畫面和場景的設計,甚至是遊戲中所涉及的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等都需要描述正確,這就需要對有些場景進行實地考察,對歷史事件進行大量考證才能得以實現還原。而只有在歷史事實及文化尊重的基礎上,其遊戲產品才有可能被接受,否則極有可能觸發政治風險、政策風險等,引起國人抗議等。
早在1996年,日本光榮公司總部將其正在研發的戰略遊戲《提督之決斷3》的部分資料發至天津分公司,要求後者協助漢化。但是,由於該遊戲中含有大量軍國主義及美化侵華戰爭的內容,這引起了光榮天津分公司員工的不滿,其中四位員工拒絕該遊戲的漢化工作,在辭職後將該事件通告媒體。該事件立即引起了多方媒體的廣泛關注,更是引起了大眾強烈的不滿,儼然已經升級成了社會事件。最終,光榮及其天津分公司出面道歉,《提督之決斷》系列也再未進入過中國市場。
與臭名昭著的《提督之決斷3》形成鮮明對比,稍晚出現的國內遊戲工作室西山居的《抗日:地雷戰》則充分調動了國民的愛國情懷。該遊戲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和南開大學同時舉行了釋出會,吸引了學術界、政界等相關人士紛紛出席,可謂影響深遠;其後釋出的《決戰朝鮮》更是恰逢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國內民眾反美情緒高漲,一度助推《決戰朝鮮》創下了16萬套的銷售業績,成為國產單機遊戲市場上亮點之一。其實,從《地雷戰》到《決戰朝鮮》,西山居一連串的愛國情懷牌多屬於敏感的商業運作,但正因為恰逢其時,因為被廣泛的認為是愛國教育的體現。
當然,現如今,一款二戰題材遊戲除了政治、政策風險之外,還要面臨著這種各樣的稽核機制等,尤其是當二戰遊戲鱗次櫛比,想要脫穎而出,遊戲質量也至關重要。
抗日戰爭在大部分國人心中,是永不落伍的話題,也是永遠值得紀念的歷史。文創資訊認為,無論何時何地,一款基於戰爭史實而存在的遊戲,所承擔的不僅僅是還原歷史,紀念過去,更是對未來的一種警醒。所以,任何想要涉足二戰、抗戰題材的遊戲廠商及作品,永遠都不要僅僅侷限於對戰爭的描述,而是要著眼於更深層次的警醒與人性,提醒後人: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的珍愛和平。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樊佩
作者:夜觀天象,虹攝庫爾斯克
今天是九·一八事件86週年。1931年9月18日,日軍制造“柳條湖事件”,悍然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當日,日軍在柳條湖鐵路附近放置了三具穿著中國士兵服裝的屍體,誣稱中國士兵破壞鐵路並襲擊日守備隊。隨即,日軍攻陷東北軍北大營,不足24小時,瀋陽陷落。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5人。
圖片:柳條湖事件現場,注意右下角日軍擺放的穿著中國士兵服飾的屍體。
然而,當日東北軍北大營有軍隊近7000人,進攻的日軍總共不足500人,簡直難以想象。
即便是在瀋陽,日本也僅有部隊1萬多人,而東北軍部隊則多達25萬餘人。所以戰前雖然日本軍方正在搞軍事演習,暗流湧動,但是廣大老百姓還是不相信日本鬼子敢發動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圖片:日軍進攻北大營的部隊和事後的進攻北大營紀念郵戳。
事發當晚,張少帥正在北平給梅蘭芳主演的《宇宙鋒》捧場。訊息傳來張指示參謀長榮臻“遵照‘魚電’辦理。”所謂‘魚電’是指張9月6日的電令:“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須萬方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
結果造成北大營東北軍超過400人死亡,日軍僅死亡2人,傷23人。次日9月19日張在協和醫院對天津大公報記者談話時再度說:“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對日兵挑釁,,不得抵抗。故北大營我軍,早令收繳軍械,存於庫房”。
圖片:9.18當晚,張少帥和趙四小姐正在北平看梅蘭芳的《宇宙鋒》。
轉眼間19日日軍就佔領了瀋陽城軍火庫、兵工廠、航空處等所有軍事要地。
要知道當時東北軍的武裝不是一般的好。當年東北軍軍火庫裡,有9.5萬餘支步槍、2500挺機關槍、650餘門大炮、2300餘門迫擊炮,262架飛機,還有7000萬元現金。
圖片:被日軍繳獲的東北軍法制NC-27輕型坦克,由於當晚張少帥沒有坐鎮瀋陽,而屬下將領又疏於防範,導致大量技術裝備被日軍掠去!
東北軍當時中國少有的海、陸、空編制齊備的地方軍隊。
陸軍方面擁有中國少見的機械化部隊,裝備了中國第一支裝甲部隊,由36輛法國雷諾FT-17、NC-27型輕型坦克以及24輛裝甲運兵車組成,另外還擁有鐵甲列車部隊。
圖片:9.18當晚向日軍繳械的東北軍保安隊,畫面中2名日軍就能控制瞭如此多名武裝保安隊員。
海軍方面,擁有大小艦隻21艘,3.22萬噸,艦隊官兵3300人。主力艦“海圻”號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巡洋艦,要知道當時全國海軍艦隻有4.2萬噸,官兵約有5400人。
圖片:東北軍的主力艦“海圻”號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巡洋艦。
圖片:東北軍海軍的“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最終也難逃自沉的命運。
空軍方面則擁有共5個航空兵隊,262架飛機。不過這些武器軍火、真金白銀一樣沒落下全部落入了日軍口袋。
圖片:被日軍繳獲的東北軍戰鬥轟炸機。
據1931年日本外務省及關東廳情報檔案中收有張致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密電,稱:“此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本將要求割地賠款,東北萬劫不復,宜力避衝突,以公理相周旋。”
圖片:張少帥和他手下的將領們。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我們丟了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光當時的東三省加上熱河就丟了100萬平方公里。
國恥勿忘!沒有強大的國家,僅靠幾省還是要受人欺辱。
圖片:日本關東軍為進攻北大營中所陣亡的步兵伍長新國六三立碑並舉行儀式,整個進攻中日軍只死亡2人!
圖片:後來的淞滬會戰中,日軍佇列中就出現了前文所說的法制NC-27輕型坦克,是否是繳獲的東北軍的就不得而知了。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U171525831”:張學良民族罪人
網友“万俟蘭”:這就是某些人口中的民族英雄!歷史簡直就是任人擺弄的小姑娘。還有馮玉祥,看看這些當年的人渣軍閥是怎麼成為某些人的座上賓的,為了罪惡的目的,任意歪曲歷史!
網友“十指寸筋”:那時候的東北軍都是慫貨,而且當時的軍閥根本沒什麼愛國之心,更別說愛民之心了。
網友“U139599282”:某組織為民族罪人開脫,居心何在
(2017-09-18)
日本是唯一一個在二戰中遭到原子彈打擊的國家,面對當時的國際環境,美國這樣做是有自己的考量的,在二戰的後期,日本絲毫不顧及本國的實際情況,仍然叫囂著要為聖戰進行到底,像日本民眾灌輸這錯誤的思想,美軍在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就是讓日本政府認清自己的處境,面對核武器的強大威脅,以及避免大和民族的亡國滅種,日本政府被迫選擇了無條件投降。可是戰後,日本一些狂熱分子開始叫囂讓美軍向在二戰中因原子彈死難的日本民眾道歉,企圖擾亂國際輿論,美國的態度狠狠的給了日本一個耳光,日本民眾的行為收咎由自取,原子彈下沒有冤魂,他們是不會道歉的。一個疑問產生了,日本民眾的確受到了原子彈的傷害。為什麼美軍會這麼說?
據有關史料的記載,日本在發動戰爭前夕,他們的民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和他們長期受到戰爭狂熱的思想有關,日本曾經一度認為只有不斷的對外擴張,才能為本國的發展謀取利益。因此他們向自己的民眾宣傳著戰爭的思想。這樣的思想長期影響著日本原本善良的民眾。我們接下來看看這些民眾是怎麼推動戰爭的發展的。
對於日本男子來說,他們認為能夠加入日本軍隊就是自己的使命,沒有加入就意味著自己沒用,他們就會採取極端的方式--自殺來表明自己的愛國心態。而且這種腦殘的行為被日本的媒體大肆的鼓吹,成了日本民眾的"英雄"。一個非常典型的事情就是,當時侵略戰爭爆發前,很多日本男子要求加入征服東北的關東軍。有一些青年就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加入,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報效國家的能力,活著也會被人瞧不起。所以紛紛自殺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
按照常理來說,女人一般是不會支援戰爭的發生的,我們對當時的日本女人產生了這樣錯誤的估計,據史料記載,戰爭爆發前,很多的日本女人都鼓勵自己的丈夫去參軍,而且這些女人為了不讓自己的丈夫有後顧之憂,居然選擇了了結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的丈夫能夠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戰爭中從而報效自己的國家。這種扭曲的愛國心理已經不能用變態來形容了。
看完這些,天真的我們還會認為他們善良嗎?對於美軍不會道歉的行為就很容易接受了。
(2017-09-12)
1931年9月18日夜10時20分,日本關東軍南滿鐵路守備隊柳條湖分遣隊按預定計劃炸燬南滿鐵路瀋陽北郊柳條湖一段鐵軌,並誣為中國軍隊所為,隨後,關東軍炮擊北大營,並大舉進攻瀋陽,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發生了……
面對日本的武裝進攻,東北地方當局毫無思想準備。1931年9月18日當晚,駐守北大營的第七旅高階軍官,自旅長王以哲以下,大都在外未歸,僅有參謀長趙鎮藩在營中。日軍的進攻剛一開始,趙鎮藩就立即用電話向第七旅旅長王以哲報告和請示,隨後又直接向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報告,榮命令部隊不要抵抗,並和遼寧省主席臧式毅一起將情況急報時在北平就醫的張學良。正在北平前門外中和戲院陪人看戲的張聞訊立刻趕回養病的協和醫院,接通榮臻電話後指示:“尊重國聯和平宗旨,避免衝突。”得到張指示的榮臻隨即釋出了一道極為荒謬的不抵抗命令,第七旅官兵必須“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對於正被日軍炮火猛烈攻擊的第七旅官兵而言,榮臻的命令完全是不可理喻。經過趙鎮藩反覆請示,榮臻才算發了善心,同意讓第七旅在必要時可以向東移動。次日凌晨3時第七旅向東突圍而出,有些軍官堅持服從榮臻的命令不肯離開,最後被士兵強行架走,電張學良,報稱:“日兵自昨晚10時開始向我北大營駐軍實行攻擊。我軍抱不抵抗主義總算沒有以挺著死的方式為國捐軀。”張對此表示認可,在19日同《大公報》記者談話時表示:“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對日兵挑釁不得抵抗,故北大營我軍早令收繳槍械,存於庫房,昨晚日軍以三百人攻入我軍營地,開槍相擊,我軍本無武裝,自無抵抗。”不抵抗主義就此粉墨登場。
張學良集國仇家恨於一身,對日本軍國主義十分仇視。在接掌東北大權後,他不顧日本方面的百般阻撓,毅然宣佈東北易幟,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同時在東北的建設中,張把重點放在鐵路、港口建設上,積極改善軍隊裝備,以加強東北之經濟國防力量,提升抗禦日本侵略的實力。儘管張對日本的擴張野心洞若觀火,但東北軍力的不足是他最大的心病。1929年爆發中東路事件,東北軍慘敗於蘇聯遠東紅軍,張也被迫作城下之盟,簽署“伯力議定書”,放棄對中東路主權的收回計劃。深感失敗屈辱的張認定東北實力不足,難以與在東北的蘇、日勢力正面對抗,正如他在晚年回憶中所說“我知道中國沒有力量跟日本打”(同上,第62頁),因此在對日交涉中張一直保持低調。1930年下半年,張學良捲入關內新軍閥的混戰,9月18日,他釋出“巧電”,入關助蔣取得中原大戰的勝利。勝利後張榮任陸海空軍副總司令,東北軍也拿下河北和察哈爾等省地盤,北方事務蔣委託張相機處理。張一時之間頗為躊躇滿志,但前後十餘萬東北軍入關,令邊防力量大為減弱。日本關東軍開始蠢蠢欲動。
1931年初,日本滿鐵公司與東北當局談判交涉鐵路問題,時任國民政府鐵道部長的孫科對日方的舉動甚為擔心,提醒張學良要慎重交涉,“最好向中央推諉,以留後路”。張卻不以為然。2月底,他把談判任務交給新任命的東北交通委員會副委員會長高紀毅,自己赴北平辦公,而高亦在3月赴津,談判以不歡而散告終。同月,國民政府情報機關發現日本在遼寧撫順、山東煙臺越界採煤,日產三萬噸,卻照三千噸報稅。而主管華北、東北軍政事務的張學良對此卻一無所知。隨後,又發生關東軍“事先不通知即進行軍事演習”事件,日本還陸續向南滿輸送大批兵員與軍火,東北形勢趨於緊張。
7月,發生“萬寶山事件”,在吉林省長春縣萬寶山鎮(今屬吉林省德惠縣)當地中國農民與朝鮮僑民就農田引水問題發生爭執,日本武裝警察捲入糾紛,竟使用機槍掃射中國百姓。日方還利用此一事件在朝鮮各地煽動排華情緒,製造了多起排華慘案。圍繞萬寶山事件,中日展開交涉。
萬案未了,又發生了“中村事件”。
既然決定要避免與日本開戰,面對日方咄咄逼人的挑釁,張認為退避和不抵抗是上策。1931年9月5日他對應召抵北平的榮臻指示中村事件處理辦法時,命令“沉著應付,勿使擴大,敵果挑釁,退避為上”。1931年9月6日張學良又自北京致電遼寧省主席臧式毅、榮臻:“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須萬方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於是當“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張首先判斷是日方的又一次挑釁行為,因而作出了不抵抗的決策,令大好河山不戰而淪入敵手。雖然張學良的部隊都開始撤退,但是仍然有許多愛國和不願意丟下親人的部隊逃了出來,同日軍作戰。但是都是些遊兵散勇,很快就被一一殲滅。
【大魚號‘你們班的歷史課代表’2017年9月18日】
(2017-09-18)
早上醒來開啟手機瀏覽新聞,看看各種網頁,朋友圈。搜尋我想要看的新聞,但是沒有瀏覽到我所期待東西。我震驚了,我詫異了,這是怎麼了?我們都忘了嗎?這個民族忘了嗎?這個國家忘了嗎?這是永遠讓人難以忘記的9.18呀。這是我們的國恥日啊。
人在優越是忘記了痛苦。在和平時忘記了戰爭。今天的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們的生活無比的優越。我們的國家中國從未有過如此的繁榮昌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已經得到了全面的復興。可是在這樣的年代,我們就該忘記過去的恥辱吧。我們的歷史白學了嗎?我們的愛國教育哪兒去了?我是該痛哭流涕,還是仰天長嘆?我心裡只有無盡的悲哀與悲哀。我的感情就是失望與失望。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瀋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九一八事變”同時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在九一八之後,日本軍隊開始了對華長達14年的侵略戰爭,所到之處是燒殺搶掠,生靈塗炭,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
勿忘918,勿忘國恥,強我中華。今天我在這寫了這些,我所能做的也就是喊的口號而已。然而如果連一個喊口號的人都沒有。那是怎樣的悲哀啊!9.18看似那麼遙遠,離我們並不遠,如果我們忘記這恥辱。我們的民族忘記了恥辱。我的國家忘記了這恥辱。下一個9.18就不遠了。他在那裡靜靜地等著。
(2017-09-17)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翌年2月清帝頒佈退位詔書,結束二百六十餘年的統治。同時民國政府以優待清室為條件,保留了末代皇帝溥儀在紫禁城的居住和體面,以及皇室的園林和私產,終以和平方式完成了走向共和的鼎革。但在清室退位之後,復辟之聲不絕於時,在癸丑(1913)、丙辰(1916)、丁巳(1917)諸年先後都有復辟的謀劃甚至行動。而隨著北洋政局的日漸動盪,一面是清室復辟行為招致社會上的反對之聲,一面是民國政府對於優待條款難以維持,紫禁城周圍漸漸集聚混雜著舊矛盾和新問題。時至1924年,由於北京政局的再一次動盪,第二次直奉混戰過程中,馮玉祥所部從直系前線倒戈,突然發動政變。對清室來說,最大的突變就是遜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是為清遺民筆下的“甲子蒙難”。此後,在日本人的幫助保護下,溥儀除短暫停留醇親王府外,從1925到1931年都到天津做起了寓公。雖然被逐出紫禁城,但小朝廷當時在體制上仍保留了多個辦事處,如天津、北平、兩陵(東陵和昭西陵)、奉天等地,其目的分別是為溥儀、留駐北京的太妃、兩陵(東陵和昭西陵)、瀋陽的一宮兩陵等所設,辦理相關禮儀和財務等事務。天津“行在”辦事處更因直接侍奉溥儀而尤受重視,在溥儀寓津最後的時間裡,這個辦事處的主管就是胡嗣瑗。據現在所能看到的,胡氏留下了1931年將近一年在天津“直廬”的日記,儲存了溥儀出奔東北之前小朝廷最後的一段珍貴史料。
日記作者胡嗣瑗,字晴初,一作琴初,別字愔仲,號自玉,貴州開州(今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人,原籍廣東順德。清同治八年(1869)出生,光緒庚子、辛丑(1901)併科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三十四年(1908)授職編修,宣統元年(1909)捐道員銜,翌年分指發往直隸試用,曾以候補道員任天津北洋法政學堂總辦。入民國後,充任馮國璋幕僚,1915年任江蘇金陵道尹、將軍府諮議廳長等職,參與馮氏機要事務。在此前後,積極參與歷次清室復辟的謀劃和行動,與劉廷琛、萬繩栻等人穿插於馮國璋、張勳等眾軍閥之間。1917年張勳復辟時,被授予內閣閣丞一職。此後長期居住杭州,與陳夔龍、沈曾植等滬杭遺老多有交集。1924年溥儀被逐出紫禁城後,追隨左右,成為親信。在天津時又任辦事處主管,參與機密。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追隨溥儀奔赴東北,歷任偽滿洲國執政府秘書長、參議府參議等職。1939年,辭去官職,仍受偽滿官方禮遇。只是胡氏卒年尚未能確定,學界現有1945(《中華民國史﹒人物傳》第三卷中張學繼所撰胡嗣瑗條)、1949(汪朝光《抗戰時期偽政權高階官員情況的統計與分析》)等不同說法。
胡嗣瑗
胡嗣瑗的《直廬日記》原件藏於遼寧省圖書館特藏部,後由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等機構影印出版。但在該影印版的前言中,誤將“直廬”視為胡氏的書齋號。實則所謂“直廬日記”,即胡氏在天津辦事處的值班日記。在清朝,“直廬”的故事就有如徐珂《清稗類鈔》“南書房舊直廬”條所言,是翰林入直之所。而且據溥儀《我的前半生》記載:“胡嗣瑗在清末是個翰林,張勳復辟時與萬繩栻同任內閣閣丞,我到天津之後到了張園,他被人起了個外號叫‘胡大軍機’,意思是有人要見我或遞什麼摺子給我,是要先經他過濾一下的。我因為相信這個人‘老誠忠實’,所以同意陳寶琛的意見,把這個類似秘書長的任務交給了他。”因著所謂“胡大軍機”的稱呼及其擔任的職務,天津辦事處也被視作小朝廷的軍機直廬。而據現在所見溥儀的日記,雖有“寓居天津日本租界期間日記存篇”的篇目,但只有1926和1928年的部分。而《直廬日記》起自1931年2月17日(農曆辛未年正月初一),止於同年10月22日(農曆九月十二日),時值胡嗣瑗隨從溥儀居住天津最後時期。其中詳細保留了小朝廷的辦事記錄,可謂溥儀在天津最後時期的實錄。
關於這部日記的內容,羅繼祖先生很早就在《瑾戶錄》中加以介紹,指出日記除記錄胡氏家庭和本人私事之外,記載“直廬”的公事尤多。羅氏分類節錄日記中的諸多重要片段,如小朝廷的貸款與解款、楊崇祺債務案、昭西陵被盜案、淑妃文繡離婚案、溥儀賞賜匾額、私賣字畫、與日本人交往等等。尤其是昭西陵被盜一案,羅氏專列一條目加以介紹,均是日記最具價值的地方。此外,王慶祥的《淑妃傳》中,曾將《直廬日記》有關淑妃離婚案的內容也加以整理節錄,作為附錄。但需指出的是羅、王二人的整理引錄中多為節錄,釋讀文字錯謬較多,因此《直廬日記》需要有一個完整且較為完善的整理版。而且《直廬日記》中還記錄了胡嗣瑗與眾多清遺民的酬唱集飲,也多有遺民晚境的記載,對於瞭解這批人物當時的遭際和生活多有幫助。
《直廬日記》首頁
此外,在這次整理中,整理者發現胡嗣瑗在日記中有抄錄詩詞作品的習慣,而且詩詞題目開頭往往有“抄”或者“不抄”的字樣,且日記中也有“抄入詞稿本”的記錄。因此可知胡氏本人應有儲存自己文字的習慣,但偽滿覆滅後,其遺稿則不知去向了。故在整理釋讀《直廬日記》之餘,整理者盡己所能,蒐集了胡氏存世的詩文作品,以《胡嗣瑗詩詞輯存》和《胡嗣瑗遺文輯存》之名作為附錄,希望形成一本較為合格的胡嗣瑗集,全書名稱改為《胡嗣瑗日記》。只是書成之後,閱虞坤林《二十世紀日記知見錄》得知,胡氏尚有《辦事記要》稿本一部存世,為1926年9月23日至1927年1月13日間的日記,也藏於遼寧省圖書館,此次整理遺憾未及收入,只能待於來時。此次的輯錄文字中有些早已由學界前輩整理分享於學林,如《甲子蒙難紀要》等重要文獻,本次輯錄一概收入,一併向先進致謝。輯錄的所有文獻除拍賣品外,儘量全部標出文獻出處,以便讀者按圖索驥核查原貌。最後還應叢書主編張劍老師的要求,為日記做了人名字號索引,以便閱讀研究使用。
(《胡嗣瑗日記》收入張劍、徐雁平、彭國忠主編“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四輯,即將由鳳凰出版社出版。本文系整理者為《胡嗣瑗日記》撰寫的前言。)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活力老沙”:胡嗣瑗的去世情況《許寶蘅日記》有明確記載,在1949年2月,死後“貧不能斂”,靠其他遺民幫忙才下葬
網友“1078391901”:此等書法日見稀少,君不見現今號稱碩士博士博士後者,寫出字來如蟲蟻蘸墨紙上爬行,不忍直視。
網友“能不憶江南”:小楷真棒!
網友“沉沒的方舟”:胡大軍機
(1970-01-01)
美國人可能會忘記偷襲珍珠港,中國人卻永遠不會忘記“九一八”
九一八事變的始末: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日軍暗殺、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嫌棄了日軍侵華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日本進攻北大營瀋陽淪陷.....
九一八事件日軍侵佔東北地圖
九一八事件人物介紹:張學良、馮佔海、馬占山
1928年6月發生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日軍暗殺,其子張學良繼續其父的方針,引起日本的不滿
19日上午,日軍在進攻北大營的同時進攻了瀋陽,瀋陽淪陷。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整個中國東北地區,使其淪為日本殖民地。1932年3月日軍怕引起東北當地軍隊及人民的反抗,透過傀儡皇帝溥儀建立起表面上為中國人當政實為日本人掌權的偽滿州國政府。
偽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三省後,所扶植的一個傀儡偽政權。因國民政府和中共及國際社會對偽滿政權均不予承認,故被稱作“偽滿洲國”或“偽滿”。
1931年,由於受到國際輿論普遍譴責,關東軍不敢悍然吞併滿洲全境。1931年9月20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譴責日軍侵略,同日,中共中央代總書記王明發表“武裝保衛蘇聯”的講話。組織東北遊擊抗日(後形成東北抗日聯軍,即抗聯)
(2017-09-18)
九一八事變86週年 致敬老兵和那場永不妥協的抗爭
2017-09-18
重慶晨報
86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中國人民從此進入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日軍屠刀下,3500萬同胞傷亡,無數先烈血沃山河。
“九一八”事變並非偶然,日本對中國東北垂涎已久。
1904-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非法獲得在東北的駐軍權利。1927年日本召開“東方會議”,公然宣稱“惟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1928年日本關東軍發起皇姑屯事件,將張作霖乘坐的列車炸燬,想借機佔領東北。
日本的驚天野心,終於在1931年9月18日原形畢露。
是夜,日本關東軍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栽贓嫁禍給中國軍隊。隨後,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陸續侵佔東北三省!
“九一八”事變爆發,一夜間,民族危亡,山河破碎!
也是從1931年的這一天起,日本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的奴役和殖民統治,中國人民也開始了長達14年的艱苦卓絕的抗爭。
14年,3500萬同胞傷亡,大半個中國被日軍鐵蹄踐踏,20萬以上婦女被擄掠充當慰安婦,4200萬人無家可歸……
14年,正面戰場悲壯血戰,敵後戰場艱難相持……
14年,千萬英烈,共赴國難,但行義事,不問生死……
也是14年,我們最終取得了勝利!
倖存下來的老兵們,見證了千百戰友俱往矣的昨天,也見證了日寇低下頭顱的那一天 。
他們,曾意氣風發、熱血傾灑,時光匆匆,如今,或漸漸遠去,或風燭殘年。
李維層,1944年助遠征軍反攻滇西,奮勇作戰,逐日寇出國門,2017年1月23日逝世,享年91歲。
路珍樓,參加了廣東、廣西崑崙關等戰役,戰火中,救治了很多戰友,退役後,定居騰衝治病救人,2017年4月10日逝世,享年102歲。
張積善,在一次運輸彈藥途中遭日機轟炸,右手臂被一塊彈片擊中,血流不止,手指終身殘疾,他常說國難當頭,匹夫有責,2017年4月24日逝世,享年93歲。
2017年4月27日,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中,最年長的參加“九三”閱兵的抗戰老兵陳廷儒逝世,享年104歲。
1939年,時任小學校長的陳廷儒,面對日寇的野蠻入侵,挺身而出,踏上抗日救亡的道路。抗日戰爭期間,他領導群眾,在敵後戰場與兇殘的日寇展開殊死搏鬥,九死一生,甚至連親人也因受到牽連被敵人殘忍殺害。
2017年9月6日,參與抗戰十四年的老兵董濟民過世,享年113歲。據關愛抗戰老兵公益組織介紹,董濟民生前是大陸最年長的抗戰老兵。
從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投降,董濟民先後參加了武漢會戰、長沙會戰、豫湘桂戰役以及貴州的獨山戰役等。抗戰結束時,董濟民在遼寧錦州見證了日本投降。
2017年9月10日,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將軍在南京逝世,享年101週歲。張玉華老將軍在2015年“9·3”勝利日大閱兵上,以一個標準軍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2016年農曆猴年春晚《將軍與士兵》小品最後,坐在輪椅上的張玉華被攙扶著站起來,面向全場莊嚴敬軍禮的場面震撼人心。
2017年8月21日,90歲的老兵耿志文在成都病逝。家人在他骨灰裡找到一枚黑色彈片。據瞭解,耿志文的腰和臀部裡面,其實還藏了12枚彈片,因為戰爭年代的醫療條件,就沒被取出來。據其老伴介紹,這些留在他身體裡的彈片,雖然折磨了他大半輩子,“但後來也就習慣了,也不願意取出來了,這些是他的作戰證明和記憶。”
2017年8月18日,抗戰老兵王福昌逝世,享年102歲。而老人留下的遺物,只有一件穿了40多年的中山裝,因為他已經把所有積蓄甚至遺體都捐了。
戰爭年代扛槍上戰場,和平年代是道德榜樣,他生前總對人們講:“我不留金、不留銀,只給兒女留精神!”
今天“九一八”事變86週年,讓我們記住這些面孔,還原屬於他們的榮光。
今天,我們致敬老兵,致敬永不妥協的抗爭。“九一八”永遠是我們記憶中的一道傷痕,是不能忘卻的紀念。這一天,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牢記!振興中華,吾輩自強!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摯愛今生”:遠去的硝煙,居安思危才是國之重器!
網友“追逐”:勿忘國恥,強我中華,謹防倭寇!
網友“總有奸臣想害朕”:振興中華,吾輩自強!
網友“赴一場情深似海”:永遠的老兵
網友“有人樂有人傷”:勿忘國恥
網友“喂,低調”:致敬先輩不忘國恥
(2017-09-18)
86年前,日本關東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點燃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戰火。日軍發動事變第二天即侵佔瀋陽,此後又在短短5個月內侵佔了東北全境。
1931年9月18日,日軍制造“柳條湖事件”現場。
1931年9月19日晨,日軍在瀋陽外攘門上進攻中國東北軍。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對日本的進攻採取了不抵抗政策,當時駐守北大營的東北軍第七旅7000名官兵幾乎沒有抵抗,拱手讓出了北大營。
1931年9月19日,日軍佔領東三省官銀總號(中央銀行)大金庫。
1931年9月19日,日軍所搶掠的東北軍武器裝備。
1931年9月19日,日軍進入瀋陽後,佔領了有“遠東克虜伯工廠”之稱的奉天兵工廠和東塔飛機場。日軍繳獲巨量的戰利品:飛機262架(事變時東北軍飛行員全體休假),各種炮3091門 ,機槍5864挺,步槍、手槍11萬餘支。日軍還在瀋陽城內進行了大肆洗劫,中國銀行的4000萬兩白銀被掠劫。
佔領瀋陽北大營的日軍。
進攻北大營的是日本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700人左右;而駐守北大營的東北軍第七旅是精銳部隊,戰鬥人員總計7000餘人,每個連配備捷克式輕機槍12挺、捷克式步槍120支。兩方軍力對比懸殊,原本日軍沒有勝算,結果真是令人痛心。
“九一八”事變當夜,並非所有的東北軍都沒有抵抗,時任北大營駐軍第七旅620團團長王鐵漢在回憶錄中寫道:當敵人向本營房進攻時,我即下令還擊,斃傷敵人40餘名。
日軍拍攝的進攻北大營照片。
日軍制造事變時,張學良遠在北京看戲;東北邊防軍代理長官張作相在老家錦州給父親辦理喪事;第七旅旅長王以哲到瀋陽城裡參加社會活動,只有旅參謀長趙鎮藩住在營區。
趙鎮藩在《日軍進攻北大營和我軍的撤退》中記述,在部隊突圍時,有部分軍官被打懵了,站著不動,竟然是由士兵硬架著才突圍出去的,要不然都得被日軍俘虜。
日軍佔領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
日本資料顯示,當時日本關東軍總計有11069人,另外輔助部隊約1萬餘人;而中國東北軍方面,在東北的正規軍16.5萬人、非正規軍4萬人,總計超過20萬人。
“九一八”之後,日軍搜捕抗日誌士。
事變發生時,蔣介石正在從南京去南昌的船上,直到19日晚他才得到日軍發動事變的初步訊息。9月23日,國民政府發表宣告:政府已有最後之決心,為自衛之準備,決不辜負國民之期望。
更多精彩內容請新增微信公眾號“小歷史”(Microhistory)。
(2017-09-18)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每年9月18日,國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場震驚世界的“九一八”國恥,那一幕兩萬日本關東軍兇殘撲來,三十萬中國東北軍倉皇逃跑丟掉東北國土的荒唐場面。這是落後捱打時代的中國,血性尊嚴幾乎丟盡的恥辱一刻。無論過去多少年,依然值得警鐘長鳴。然而同樣應該銘記的,更有其中另一幕震撼記憶:
縱是那般沉淪的一刻,中華,尚有英雄在!
在那個日本兇殘刺刀壓境,國民政府陷入茫然甚至顫慄的時刻裡,這些不同身份背景處境的人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挺身而出,以鮮血甚至生命的代價,在九一八這段悲涼的歷史哀樂裡,奏響中華民族抵禦外辱的鏗鏘強音!
一:
打臉“不抵抗”命令的瀋陽農民
九一八事變裡,最讓後人羞恥的,就是臭名昭著的“不抵抗”命令。這個命令,
以當時東北邊防軍參謀長榮臻的原話叫“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在庫房裡,挺著死”。
然後,日軍的瘋狂進攻,就變成了當夜一邊倒的屠殺,不少東北軍軍營裡的軍官撒腿跑精光,把沒有武器計程車兵們扔在軍營裡任人屠戮。一些嚇得躲進營房計程車兵,竟被日本兵捅死在床上!
然而,就是在這個深夜裡,有一個平民,卻望著瀋陽城漫天的戰火,
在淒厲的槍聲裡默默拿起了武器——馬慶福
。
馬慶福(1894—1931),瀋陽東山坡一位開荒種地的普通農民,他在這場慘烈事變後的第二天,就傾家蕩產拉隊伍,之後的三個月裡,這支隊伍成了“抗日救國軍”裡的骨幹力量,雖說裝備低劣,卻多次襲擊日軍,甚至還幾次扒掉瀋陽周邊的鐵軌,給日軍帶來不少麻煩。
1931年12月,由於兄弟抗日武裝不慎洩露情報,駐紮安家窩棚的馬慶福,陷入了二百多日軍的包圍。
二百裝備精良的日本關東軍,攻打馬慶福這四十多人且裝備低劣的民團,竟然死磕四小時前進不得。
甚至馬慶福還一度組織反擊,將日軍一個機槍陣地端掉,連日軍的機槍也繳獲在手,給號稱“精華”的關東軍,一記狠狠耳光!
氣紅眼的日軍調來炮兵部隊,以猛烈炮火將安家窩棚打成一片火海,還安排翻譯不停喊話,唾沫橫飛勸投降。但馬慶福和他的戰友們,卻依然在炮彈呼嘯裡頑強抵抗,直到全數陣亡。日軍在馬慶福的遺體上,更找到一枚刻著“馬心懷”的名章——那是馬慶福在九一八事變後改的名字,銘刻著他用生命踐行的理想:
心懷祖國,血戰到底!
不知,面對這位農民留下的名章,九一八事變當晚,那些事變當晚聲嘶力竭喊不抵抗的官員們,那些撒腿逃跑的軍官們,以及九一八事變後淪為漢奸的敗類們,臉,是否會稍微紅一下。
二:為東北軍正名的“鐵漢”
九一八事變當夜,瀋陽北大營橫遭日軍兇殘進攻,“不抵抗”命令更如冰冷絞索,把東北軍士兵們“捆”著送上日軍的刀口。各位將軍們更是神通盡顯,爭著撒腿往關內跑。在這恥辱時刻,卻是一位平日儒雅的團長,收到“不抵抗命令”後當場一句悲憤怒吼:“我們官兵不能抱著槍等死!”
這位憤怒的團長,
正是東北軍六二零團團長:王鐵漢。
王鐵漢
王鐵漢(1905年2月24日-1995年12月15日),一個十分剛硬的名字,卻是粗人扎堆的民國軍界少有的儒雅人物。這位曾經北大預科裡的高材生,放棄讀大學機會從軍的熱血青年,掃一眼花名冊就能準確記住士兵名字的東北軍才子,卻在“九一八”當夜,做出了他戎馬生涯裡第一次“抗命”的決定:先把榮臻的“不抵抗”命令罵回去,然後下令全團瞪圓眼睛,朝著洶湧而來的日軍,發起憤怒反擊!
十四年抗戰的第一槍,就這樣在1931年9月19日凌晨1點40分,由他悲壯打響!
這場激烈的交火中,六二零團以傷亡十九人的代價,叫日軍付出了四十多人的傷亡。並在兄弟部隊覆滅潰散的情況下,孤軍奮戰殺出血路。但毅然自衛還擊的王鐵漢團長,卻也與東北軍其他軍官一道陪綁,遭到了當時國內媒體的口誅筆伐。直到兩年以後,蔣介石才親口給了正了名:“在北大營當時的情況,你做的很好。”
從此以後,
親歷國恥的王鐵漢,更在十四年抗戰戰場上,以越來越多的血戰,為受盡嘲笑的東北軍正名。
他陸續擔任一零五師的師長和四十九軍軍長,在抗戰最為慘烈的淞滬會戰與長沙會戰中屢立戰功,公認正面戰場上令日軍膽寒的中國將軍。1945年8月,也是這位打響抗戰第一槍的英雄,代表國民政府在杭州接受日軍投降。以當時報界的評論說,他不止代表了國民政府,更是代表那支揹負國恨家仇的東北軍,完成這歷史性的一刻!
而在1948年,解放戰爭勝利的前夜,即將敗退去臺灣的王鐵漢將軍,再度故地重遊北大營遺址,面對眼前一片斷壁殘垣,這位抗日戰場上歷經血戰都不曾流淚的硬漢將軍,當場含淚發出一聲質問:“
日本進攻北大營時,我們兵力將近八千人,敵方僅有不到七百人,可我們竟然要放棄!
正是這一放棄,日本人進了中國,十四年間殺了我們那麼多同胞!慘不慘?”
這一句質問,是一位九一八國恥的親歷者,對至今為止,所有洗白“不抵抗命令”的論調,那些所謂“實力不夠不能打”之類的理由,打得啪啪的一聲耳光。
三:令張學良羞愧的軍閥
九一八事變後,作為直接當事人的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員張學良,成了國內一度被口誅筆伐的人物。但對於當時來自各方面的指責,眼睜睜看著國土淪喪的張學良,基本陷入了沉默狀態,直到被一位“老朋友”堵在北平家裡罵大街——
昔日北洋軍閥直系梟雄吳佩孚。
吳佩孚
吳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秀才出身的山東大漢,受甲午戰敗刺激投軍的北洋軍界強人。雖是北洋軍閥時代譭譽參半的爭議人物,
但唯獨一個高貴品質,卻是無論敵友都敬佩:慷慨報國!
終生以岳飛為偶像的他,早年手握重兵時,就曾在五四運動的關鍵時刻通電全國,豪言不惜與日本一戰。後來在軍閥戰爭中落敗,更是拒絕了歐美政客拉攏他出國的“好意”,甘願在國內清貧度日,也因一生清廉,生活很快陷入困頓,九一八事變前,基本就靠張學良接濟!
但在九一八國難爆發後,貧寒的吳佩孚立刻青筋暴跳,怒衝衝的把張學良堵在家裡大罵,問張學良為什麼不抵抗。張學良如平日般搪塞兩句,惹出吳佩孚一句打人打臉的怒喝:“國仇你不報,家仇(張學良父親張作霖被日本炸死之仇)你不報,你老子的棺材已經豎起來了!”這戳心窩一句,
叫張學良終於難忍,咬牙半邊迸出一句:“玉帥(吳佩孚)說的對,我給我父親丟臉了。”
張學良
當然,這事傳開後,很多北平的“名流”們,嘲笑聲也多,說吳佩孚站著說話不腰疼,事情要攤在他身上,他做的沒準更丟人。可是八年以後,
吳佩孚卻做出了最慨然的回答:以生命為代價。
1937年北平淪陷,吳佩孚拒絕了國民政府邀請他南下大後方的安排,毅然留守在淪陷區,之後的兩年裡,吳佩孚的戰鬥力連續爆表,把上門勸他做漢奸的日本人及其走狗統統罵出門去。甚至面對日本人散佈的“吳佩孚做漢奸”的謠言,他慨然召開記者會,向全世界打侵略者的臉:
中日友好的前提很簡單——日本軍隊全部滾出中國去!
這位晚年貧寒的北洋梟雄,就以這始終剛正不阿的態度,成了日本人在大後方攻不下的“堡壘,
也終於在1939年被日本特務土肥原暗害。
以吳佩孚很多生前老友的回憶:對這一天,吳佩孚早有準備,他是在用生命,為全國的抗日軍民,樹一杆不屈的標杆!
當他去世的噩耗傳來時,國民政府的輓聯,足以縮影他一生的鐵骨:
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壯志;大風思猛士,萬方多難惜斯人。
為何中華不會亡?因為無論怎樣悽風苦雨時代裡,無論身份出身,血不曾涼的英雄,從未斷絕!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無恙爺”:勿忘國恥!勿忘深仇大恨!警惕周邊!奮發圖強!報仇雪恨!
網友“仲長芝”:解放後花花公子被美化,吳被不斷醜化
網友“你個瑤秀該”:牢記九一八,不忘國恥
網友“1080322308”:國人到九一八紀念日最不能忘的還是張喪良,這個良心國仇父仇都遺忘的狗東西,擁有幾十萬全副武裝的將士競夾著尾巴逃跑,還有臉殘喘延年!真應了禍害一千年的古言
網友“U164360486”:老蔣丟了江山真不虧,為人太仁慈了,對張不良這樣一個渣子還不殺掉,居然好吃好喝讓他活那麼久
網友“夢迷。三生界”:老子英雄兒混蛋
網友“飛..”:真丟人國仇家恨都不報就跑了
網友“清風明月90”:勿忘國恥/警惕倭寇
網友“時間”:長得人高馬大的,一點兒血性都沒有
網友“公孫月”:民族功臣張學良,敢問是哪個SB給他封的?
(201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