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市防澇智慧

古代城市防澇智慧

入夏以來,暴雨頻繁,不少城市遭受洪澇之災。疾風驟雨中人們發現,一些中國古代的排澇水系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選址和“血脈”是關鍵

城市選址是我國古代城市防洪防澇的第一條重要經驗。歷史名城蘇州、紹興、桂林、無錫等,是選址注意防洪的成功例子,歷史上也罕有洪澇之災。

除了城址地勢要較高,古人還特別注意城址地形上排水是否便利。古人發現,龜背形地形排水效率很高,選擇龜背形基址建城,城內不會出現內澇。查閱中國古代方誌和各種歷史文獻發現,中國歷史上曾有約40座各種形態的“龜城”。此外,城址要有適當的坡降。

此外,中國古城防洪有“防、導、蓄、高、堅、護、管、遷”八條方略,其中,最重要的防澇經驗,是建設一套完善的城市水系,由環城壕池和城內外河渠湖池組成,這樣的排澇系統具有多種功用,被譽為“城市血脈”,其調蓄能力是城內防止雨澇之災的重要因素。

紫禁城近600年無雨澇

自永樂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竣工至今近600年,竟無一次因暴雨致災的記錄,排水系統一直沿用而有效。

紫禁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營建的,利用了原有的排水系統,並在此基礎上作了改進。首先,開鑿了繞城一圈又寬又深的護城河,蓄水容量相當於一個小型水庫。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紫禁城北門神武門地平面標高46.05米,南門午門地平面標高44.28米,差約2米,其排水設施充分利用了這一地形特點而建。城內庭院都是中高邊低、北高南低,雨水首先流入四周房基下的石水槽,亦即明溝。臺階或建築物之類的障礙物則都開有溝眼,方便地面水穿過障礙物。地面或明溝的水透過入水口流入地下暗溝內,再經支線匯入幹線,總彙於內金水河。

以故宮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為例,前三殿建在8.13米高的三層臺基上,臺基四周欄杆的底部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還有一個雕琢精美的石龍頭,名曰“螭首”。每逢雨天,雨水從1142個排水孔噴出,呈現“千龍噴水”景觀。

贛州“福壽溝”的啟示

中國的古城是軍事防禦與防洪工程的統一體,其中的佼佼者要數贛州古城,該城900多年前的古代排水系統在防洪防澇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北宋熙寧年間,劉彝任虔州知州,組織人員規劃並修建了贛州城裡的街道,根據街道的佈局和地形特點,採取分割槽排水的規制,建成兩個排水乾道系統,因兩條溝的走向形似篆體的“福”字和“壽”字,故名“福壽溝”。全長12.6千米的福壽溝,其排水系統的設計思想是“因勢利導”,利用城市地形的高低落差,採用自然流向的原理,使雨水和汙水自然排入江中。

為防江水倒灌入城,劉彝還根據力學原理,在福壽溝出水口處,“造水窗十二,視水消長而後閉之,水患頓息”,可謂思考周詳,盡得巧妙。如今這仍是贛州城裡日常排放汙水的主要通道。據《解放日報》

福壽溝平面分佈。資料圖片

來源:漯河晚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39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城市防澇智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