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膛設計精度高、射程遠,為何二戰後的主戰坦克卻紛紛改回滑膛?

    槍管與炮管的發展歷程,籠統來講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滑膛時代,一個是線膛時代。

    眾所周知,自十九世紀以後,由於火藥技術的進步、以及流體力學研究程度的加深,線膛設計也總算是結束了它的冷板凳生涯。

    並很快就取代了絕大多數的滑膛設計,就好比現代武器中的絕大多數,其實採用的就都是線膛設計。

    

    因為線膛設計那獨特的螺旋紋路可以讓彈頭在飛行過程中自轉,從而形成一種類似於陀螺那樣的穩定性。

    連帶著也就顯著提升了火器的射程和精度,這是滑膛設計的槍管或者炮管所提供不了的。

    可是在這些採用了線膛設計的炮管陣營當中,卻出現了一個異類,在短暫的使用了一段時間的線膛設計以後,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紛紛回到了原本的滑膛設計。

    

    也就是很多軍迷都十分熟悉的各種型號的“主戰坦克”,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主戰坦克都回歸了滑膛設計,就好比英國的挑戰者主戰坦克,其至今依舊採用的是線膛設計。

    不過從絕大多數都回歸滑膛設計的結果來看,顯然就意味著線膛設計其實也是有缺陷的,最起碼對於主戰坦克來講是如此。

    那麼這個缺陷到底是什麼呢?

    

    這就要從主戰坦克的用途開始說起了,通常來講,坦克其實可以根據實際用途分為三種。

    結構特點是外形小、重量輕、速度快、通行性高,整備質量一般在10~20噸左右,所以一般都是用來執行一些偵查、警戒、以及掩護等高機動特種任務。

    諸如美國的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以及英國的蠍式輕型坦克等等。

    

    中型坦克整備質量一般在20~40噸左右,所以通常能夠明顯的看出來其比輕型坦克要大一號,雖然機動性相比輕型坦克要差一點,但是攻擊力和防禦力上面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所以算得上是一種效能比較均衡的多用途坦克,可以用來執行偵查、警戒、或者掩護任務,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對接下來的主角“重型坦克”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

    就好比德國的馬克3型、4型坦克,以及英國的彗星坦克、十字軍坦克等等。

    其實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主戰坦克”,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重型坦克的整備質量一般都在40~60噸左右。

    但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其實也不乏一些遠超60噸上限的重型坦克,就好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出現的“鼠式坦克”。

    雖然有著“鼠”的名字,可其實際卻是一個重達188噸的龐然大物,所以也就有了一個“鼠式超重型坦克”的名字。

    顯而易見,重型坦克,也就是主戰坦克所追求的目的絕對不會是什麼機動性,而是在有足夠的機動能力的同時具備更高的攻擊力和防禦力。

    

    就像古人曾說過的,既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也有了輕型坦克以及中型坦克,那就讓主戰坦克的側重點放在攻擊力和防禦力上面吧。

    所以主戰坦克往往都是用來攻擊敵方坦克、裝甲車或者碉堡等高防禦的戰略目標。

    大家想啊,二戰後的坦克裝甲越來越厚,材質也越來越堅硬,是不是就意味著主戰坦克也必須要具備更高的攻擊力才行?

    而能打破敵對目標那堅固又厚重的裝甲的炮彈,也就只有穿甲彈這一種了。也就是一種具備著高硬度、高重量、以及高速度特徵的動能彈頭。

    

    那麼我們再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的穿甲彈,最初使用的是一種名為“穿甲爆破彈”或者“半穿甲彈”的全口徑穿甲彈,也就是會在彈體內加裝一些炸藥。

    從而儘可能將穿甲彈擊穿裝甲以後的殺傷力和破壞力最大化。

    那麼在使用線膛設計的情況下,線膛炮管上所攜帶的螺旋紋路無疑也能夠在提升精度和射程的同時間接提升穿甲爆破彈的穿透力。

    但是相信大家應該很明顯的就能看出來,這種穿甲彈其實是犧牲了一部分彈頭硬度的,在一戰期間或許能夠輕鬆的擊穿坦克裝甲。

    

    但如果敵方的坦克裝甲加厚呢?就好比二戰時期出現在戰場上的重型坦克。

    即便線膛設計能夠賦予彈頭足夠的穿透力,可彈頭的材質是不是能承載的住這樣的穿透力呢?

    

    畢竟以全口徑穿甲彈的工藝來看,想要更大的穿透力,就必須要更大的口徑。

    而更大的口徑也就導致彈頭會變的更粗,而站在流體力學的角度,更粗的彈頭所攜帶的能量勢必也就會因為受力面積的變大而更加分散。

    

    更別提彈頭在高速碰撞下,往往還會產生一些不可避免的變形,又會進一步降低彈頭的穿透力。

    這也就意味著這種全口徑型別的穿甲彈其實在穿透能力上也是有上限的,並非就真的是越大越好,除非就真的是用一塊幾十噸重的大鐵坨子去砸,可那明擺著就沒什麼實際意義了不是嗎?

    所以在經歷了“半穿甲彈”到“穿甲彈”,也就是使用了一段時間硬質不裝藥的穿甲彈以後,彈藥設計師們很快就發現了這樣其實也不行,方向不對。

    

    故而又重新換了一個方向,研發出了一種類似於“彈中彈”的“次口徑穿甲彈”,也就是在穿甲彈裡面,還同時存在著一個更硬、密度更大的穿甲主體。

    直到最後逐漸演變成了“脫殼穿甲彈”,也就是在穿甲彈出膛後,外面那層“殼”會自動脫落,直接讓更尖銳、密度更大、更硬的穿甲主體去攻擊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意味著穿甲彈外面的那層殼頂多也就是起到了一個“彈託”的作用。

    

    那麼線膛設計的缺陷也就暴露出來了。

    大家想啊,現代穿甲彈的穿甲主體一般都是又細又長,明顯就跟口徑不匹配,雖然“彈託”可以起到撐滿口徑的作用,保證氣密性。

    但是線上膛設計那螺旋紋路的作用下,先不說氣密性這一塊比不上滑膛設計,所以在彈頭動能上會有一定的衰減。

    光是彈託旋轉後所引發的“離心力”就已經足以大大影響到穿甲主體的精度和射程了,線膛設計反而成了雞肋。

    

    因為在彈託的旋轉之下,穿甲主體前端那一塊其實是沒有任何支撐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就跟陀螺旋轉、或者我們手上夾根筆直的小樹枝,然後來回搓的情況差不多。

    即便排除手掌來回搓動所引起的位移,小樹枝的上下兩端也並不會穩定在一個點上,而是會圍繞一箇中心點形成一個倒圓錐體一樣的運動軌跡。

    如此一來,在穿甲主體出膛以後,原本應該保持穩定的穿甲主體卻反而因為離心力的影響而變得極為不穩定。

    

    雖然後面所產生的彈頭激波能稍微起到一點穩定作用,可這個時候的彈頭方向還是原來中心點所指的那個方向嗎?

    顯然不是,因為在出膛之前,彈頭其實就已經不在中心點上面了,即便只是十分微小的偏差,可隨著射程的增加,這個數值勢必也就會越來越大。

    滑膛設計就不一樣了,氣密性足夠,雖然也有可能因為發射藥爆燃的不平衡讓彈頭產生旋轉,但影響程度肯定是沒有線膛設計那麼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滑膛設計的炮管內面更為光滑,所以使用壽命往往也比線膛設計要更長一些。

    那麼作為穿甲彈的重要消耗主力,在火藥配方沒有進一步更新迭代的條件下,大家說還有什麼比滑膛更適合主戰坦克的嗎?

    顯然沒有。

    【en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01 字。

轉載請註明: 線膛設計精度高、射程遠,為何二戰後的主戰坦克卻紛紛改回滑膛? - 楠木軒